港港区6万吨级件杂货码头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附件)【字数:27319】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我国港口的发展与现状 1
1.2 中国河港港口发展状况 1
1.3 高桩码头的发展 2
1.4 扬州港概况 3
第二章 设计资料 5
2.1 气象 5
2.2水文 5
2.2.1水位 5
2.2.2流速、波浪 5
2.2.3 冰凌 6
2.3 地质 6
2.4 地质构造及地震 7
第三章 总平面布置 8
3.1 总平面布置原则 8
3.2 设计代表船型 8
3.3 码头前沿水域尺度 9
3.3.1码头前沿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高程 9
3.3.2 码头前沿设计水深 9
3.3.3 码头前沿底高程 9
3.3.4回旋和停泊水域 10
3.4 航道尺度 10
3.4.1 航道宽度 10
3.4.2 航道水深 10
3.4.3 航道设计底高程 11
3.5 库场堆场面积 11
3.6 机械选型 12
3.7 码头总尺度 13
3.7.1 泊位数 13
3.7.2 泊位长度 14
第四章 荷载计算 15
4.1永久作用 15
4.2可变作用 15
4.2.1堆货荷载 15
4.2.2流动起重运输机械荷载 15
4.3 船舶荷载 16
4.3.1作用于船舶上的风荷载 16
4.3.2作用于船舶上的水流力 17
4.3.3系缆力 18
4.3.4挤靠力 20
4.3.5撞击力 20
第五章 结构选型 21
第六章 面板计算 22
6.1 计算原则 23
6.2 计算跨度 23
6.2.1 基本尺度 23
6.2.1施工期跨度 24
6.2.2使用期跨度 24
6.3 面板所受的作用分析 25
6.3.1永久作用 25
6.3.2可变作用 25
6.4 作用效应分析 26
6.5 作用效应组合分析 29
6.5.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作用效应组合 29
6.5.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作用效应组合分析 30
6.6 面板的配筋计算 31
6.7 吊环尺寸 33
6.8 面板的抗裂验算 34
第七章 纵梁(联系梁)计算 36
7.1 计算原则和基本尺度 37
7.2 计算跨度 38
7.3 联系梁所受的作用分析 39
7.3.1 永久作用 39
7.3.2 可变作用 39
7.4 联系梁所受的作用效应分析 39
7.4.1 永久作用标准值产生的作用效应: 40
7.4.2 可变作用标准值产生的作用效应 41
7.5 作用效应组合分析 45
7.5.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作用效应组合分析 46
7.5.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作用效应组合 46
7.6 联系梁的配筋计算 48
7.6.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8
7.6.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49
7.7 裂缝宽度验算 51
第八章 纵梁(轨道梁)设计 51
8.1 基本尺度 52
8.2 计算原则 52
8.3 计算跨度 52
8.4 作用 52
8.5 内力计算及效应组合 53
8.5.1 弯矩计算及效应组合 53
8.5.2 剪力计算及其效应组合 64
8.5.3 内力计算作用效应汇总 76
8.5 配筋计算 85
8.5.1 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86
8.5.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87
8.6 裂缝宽度验算 87
88
第九章 横向排架和桩基计算 88
9.1 基本尺度 89
9.2 内力计算及效应组合 89
9.3 横梁配筋计算 90
9.3.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90
9.3.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91
9.3.3 裂缝宽度验算 92
9.4 桩的参数 93
9.5 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汇总结果 93
9.6 单桩承载能力验算 94
第十章 靠船构件计算 95
10.1 靠船构件内力计算 96
10.2 靠船构件的配筋计算 97
第十一章 施工组织设计 98
11.1 测量工程 99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tgc/cbyhy/77369.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