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教育对大求职能力的影响研究【字数:13260】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文献综述2
(一)核心概念界定2
1.职业生涯和职业规划2
2.职业规划教育2
3.求职能力2
(二)中外高校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现状2
1.国外职业规划教育现状2
2.国内职业规划教育现状3
(三)职业规划教育对大学生求职能力的影响研究3
二、研究过程4
(一)研究假设及问卷设计4
1.研究假设4
2.问卷设计4
(二)问卷调查结果5
1.样本基本情况5
2.问卷结果5
(三)数据分析6
1.信度分析6
2.效度分析6
3.T 检验6
4.相关分析7
5.回归分析8
三、结论及建议9
(一)研究结论9
(二)对高校和学生的建议9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4
职业规划教育对大学生求职能力的影响研究
引言
引言
我校近年来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十分重视,不仅开设了专门的课程,还会定期邀请知名企业的HR、优秀的往届校友走进校园举办相关的讲座,并成功举办了模拟面试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职场风采大赛等相关赛事,体现了我校在职业规划教育方面的不断探索。基于现实的需要和学校的高度关注,本课题希望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职业规划教育确实能对求职就业起到一定的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积极影响,让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和想法,看到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采取相比之下最为有效的方式来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工作后也能有明确可行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为之不断奋斗。
一、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1.职业生涯和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这一概念来自于英语“career”,指一个人在一生中所从事工作、承担职务的职业经历或相继历程。职业规划是一个系统持续地计划自己职业生涯的过程,包含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部分。
国内研究者将职业生涯规划定义为个人在综合评估自身的爱好和能力后,结合社会需求,定下最合适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为达成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1]。
2.职业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教育的前身是职业指导。1971年美国的马伦博士正式提出“生涯教育”这一观念,意味着现代职业生涯教育的开端。他把生涯教育定义为一种全面性的教育规划,重心放在个体的整个生涯,即从幼儿园到成年,按照生涯认知、生涯探究、生涯定向、生涯准备和生涯成熟等阶段逐步实行,让学生掌握谋生技能并确立自己的生活形态。而沃兴登(1972)认为生涯教育能够通过提升职业选择的技巧和掌握职业技能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享受成功美满的职业生涯[2]。
学者们普遍认为职业生涯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是以引导个体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
3.求职能力
大学生的求职能力是指大学生寻找工作、进入用人单位并保住工作的能力[3],包含了求职技巧能力、求职判断能力、求职动机能力和求职通用能力[4]。也有学者将求职能力归纳为就业环境了解、职业定位、信息获取能力、求职材料制作能力、面试能力和维权能力六个层面[5]。
(二)中外高校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现状
1.国外职业规划教育现状
美国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贯穿大学始终的过程,并拥有高水平的教学人员和健全的运行机制。大一主要是让学生全面地了解自我,大二则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调研,深入了解各个职业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并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大三的学生则会去到工作场所进行实地体验。大四时学校会向学生推荐合适的工作机会,并指导学生如何写简历和参加面试;加拿大高校则是很好地利用了自身的校友资源,他们会定期邀请事业有成的校友回到学校向学生接受职业发展的经验;在英国大学里,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主要集中在帮助学生认知自我,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则是推行了“三明治计划”——即高校与企业对接,允许学生去到企业中有偿实习一年,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计入学分,但实习结束后学生仍需归校修完学位[6];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则让学生能够提前接触社会,学生每周可以处于半学习半工作的状态,每周去企业三到四天,在学校一到两天。而在日本也有一个完善的就业机制,具体体现在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发布、各类就业支援中心的开设以及政府的预算支持上。由于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日本政府通过“学生职业综合支援中心”对那些毕业后没找到工作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兴趣以及就业市场的需求开设相应的讲座和培训[7]。
2.国内职业规划教育现状
(三)职业规划教育对大学生求职能力的影响研究
从上世纪末至今,有关职业规划教育的探讨从未停止,但大多集中在探讨职业规划教育是如何影响就业、具体影响了哪些方面,比如影响学生的自我定位、适应力、就业竞争力等方面,这也是本次研究的关注点之一。但如今职业规划教育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对其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可能有的方式成效甚微,而有的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进一步研究不同种教育方式对求职就业影响程度的区别是很有必要的。以我校为例,我校目前的职业规划教育不仅局限在课堂上,更是有竞赛、讲座、实地参观和体验等多种形式。学生通过哪种形式的教学能学到更多东西、学生更愿意通过哪种形式学习,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其研究结果也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可以为学校进一步开展和完善职业规划教育作参考。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rlzy/562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