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柯氏模型的高校干部培训项目评估基于n大学的调查【字数:13225】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绪论 2
(一)研究背景 2
(二)文献综述 2
1.国内研究现状 2
2.国外研究现状 3
3.简要评述 3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4
1.研究内容 4
2.研究方法 4
3.技术路线 5
二、相关概念界定 5
(一)高校学生干部 5
(二)培训和学生干部培训 6
(三)柯氏模型 6
三、实证分析 6
(一)案例代表性说明 6
1.学校选择 6
2.培训项目选择 7
(二)设计和实施 7
(三)结果分析 7
1.样本来源 7
2.描述性分析 8
3.分析说明 10
四、结论与建议 11
(一)研究结论 11
(二)对策建议 12
1.重视对培训组织的管理 12
2.切实了解学生的培训需求 12
3.开发多种培训方式 12
4.建立团校,完善培训体系 12
五、创新与不足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附录:关于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培训效果的调查问卷 14
基于柯氏模型的高校学生干部培训项目评估
——基于N大学的调查
引言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金字塔尖”,其发展水平直接反应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同时也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因此,我国非常重视高等教育,习主席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而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责任,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高校中,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行为和思想的标杆,是校园活动和学生管理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更是未来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时,尤其会重视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为所有学生树立榜样。因此各高校实施学生干部培训计划,开设各式各样的学生骨干培训班,以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能力。
近年来,高校组织的学生干部培训出现了“重形式、轻效果”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学生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校学生干部培训的组织者也发起了新的挑战:培训是否发挥作用、培训是否适应社会需求、学生干部对培训是否满意高校有关部门急需审视自身发展现状,优化学生干部培训体系,以更好地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因此,运用科学的评估模型评价高校学生干部培训项目的效果,探索现有培训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是完善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体系的重要任务。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在“ CNKI中国知网”中,检索近十年(2009年—2019年)关于高校学生干部培训的文献,以“学生干部”并含“培训”为关键词进行精确检索,截止2019年3月1日,共检索到379篇期刊和论文,发布数量总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可见近年来社会对于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
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关于高校学生干部培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高校培训学生干部的意义
一直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高校培训学生干部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较多学者倾向于结合新时代、新形势来分析高校培训学生干部的意义。吴垚(2016)认为,加强高校学生干部的培训除了有助于适应高校日常管理和思政教育的现实需要,提升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还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接班人。袁贵彬(2014)指出,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创新高校学生干部培训,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诉求。
(2)高校学生干部需具有的能力和素质
关于高校学生干部需具有的能力和素质,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各有不同。刘珊(2017)认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应注重人格魅力、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方面的培养。师晓娟(2009)关注到高校学生干部在素质方面,应具有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集体素质;在能力方面,要有联系沟通、及时应变、科学决策、领导组织等能力。不同的是,张元龙(2005)还关注到了学生干部的身心健康,他认为高校学生干部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应该要综合、全面,包括政治素养、文化涵养、工作效能、心理素质和健康体质五个方面。由此可知,学生干部不仅要具有相关的业务能力,先进的思想文化素养,强大的心理素质,在生理上也不能忽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高校学生干部培训存在的问题
(4)加强高校学生干部培训的对策
在国内,不少学者从多方面提出了改进高校学生干部培训的建议。董敏(2015)立足于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应在转变培训理念的同时丰富培训方式,包括建立健全科学系统的培训体系、鼓励学生组建兴趣社团、促进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善于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培训教学。徐利民(2011)认为,要解决目前高校学生干部培训存在的问题,需注重提升学生干部的适应能力,并且引入淘汰管理机制,激励学生干部不断进步,在管理模式上创新发展。陈毅光(2009)表示应从细节入手,主动关注学生干部的成长经历、积极发展社团文化建设、充分落实班团干部交换制度。由此可见,学者们认为创新制度、关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集体学习等有利于完善高校学生干部培训。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rlzy/562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