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税延养老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研究【字数:10132】

2024-11-02 13:3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社会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我国应对老龄化社会问题的举措尚不完备,特别是在对于养老保障这一方面,居民的养老收入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社会保险是最基本的保险,只能够保障老年人退休之后的基本生活,而企业年金的发展相对滞后,门槛高、参加的企业少都成为企业年金发展遇阻的原因,而商业养老保险的市场广阔并且相对较为灵活,可操作性较强,税延养老保险就是其中一种。目前,对于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的试点已经结束,实行期间一年多以来,试点效果远远低于预期,居民的购买意愿不高,税延养老保险进一步推广遇到了难题。以人口老龄化作为切入点,研究南京市居民对于税延养老保险需求的实际影响因素,主要原因是覆盖的范围有限,税优力度减弱和操作流程过于复杂。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出具体的需求影响因素,并且根据对南京居民调查与实证分析提出有关的对策建议。一是对投保人进行分类;二是拓宽销售渠道;三是简化缴纳程序;四是设立不同幅度的扣除比例。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3
Key words3
一、引言4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4
1.研究背景 4
2.研究意义4
二、文献综述4
(一)国内研究现状 4
1.税率优惠研究4
2.税延养老保险需求研究5
3.税延模式研究5
(二)国外研究现状 5
三、现状及问题分析6
四、南京市税延型养老保险的问卷调查分析7
(一)调查者基本特征 7
(二)调查者对税延养老保险的认识情况8
(三)调查者对社保的态度8
(四)调查者对保险公司的态度9
五、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因素9
(一)选择变量9
(二)构建模型10
六、研究结论10
七、对策建议12
致谢14
参考文献14
南京市税延养老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引言
引言
现在中国社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因而导致政府面对的养老金缺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口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国家在税延型养老保险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并且初步的试点已经结束。税延养老保险不仅可以帮助投保人减免一定的个税缴纳,而且也可以减少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又能够促进保险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个人、政府和保险公司三方而言,三者都可以受益,由此可见,推行税延型养老保险是大势所需。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018年4月2日至次年四月,在试点地区实施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从试点范围来看,试点区域经济水平有不同层次,政府更希望从多个试点实施情况来搜集各方经验,以寻求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进一步推广。
2.研究意义
理论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我国仍没有完全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准备,尤其是在养老保障这一方面,居民退休后的能够受到保障的收入一直是国家和居民关注的焦点。本研究着重于南京市税延养老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从微观上的数据上具体分析南京市居民对于税延养老保险的需求受何种因素的影响,并且能够丰富相关的文献。
实践上,以南京市老龄化社会现象严重这一现实背景作为前提,结合南京市居民养老现状,从个人层面、政策层面、供给层面、社会层面这4个方面对南京市居民的购买意愿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下表格是我对于南京地区目前退休人员养老金与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十年的数据整理:
表1 南京市退休人员养老金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情况表 (单位:元)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人均养老金
20688
22944
24960
27420
29868
31908
33372
34485
35808
36756
人均可支配收入
28310
32207
36322
39881
37016
40455
44173
48104
52916
57149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通过研究南京市居民对于税延养老保险的需求,有助于保险公司设计出适合南京市的税延养老保险方案,既能减少南京居民对未来养老保障的担忧,又易于投保人投保,市场能够充分发挥自动调节的作用,促进社会和平稳定,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构建小康社会,都将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税延养老保险刚刚起步,尚处于探索阶段。
1.税率优惠研究
在现有研究中,国内对实行税延商业养老保险带来的优惠进行测算逐渐增多,崔军等(2018)认为,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替代率现在在我国还未能达到国际标准,并且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居民日渐增加的养老保障需求,现行的税优制度对于投保人投保的激励促进效果将会越来越弱;同时危素玉(2018)提出应该在税延制度中增加调整机制,引入税收优惠金额的动态调整机制。纳税起征点的提高与增加专项扣除项目能够减轻甚至免除中低收入的纳税人的负担,提高其生活水平,但是这些税收减免政策会阻碍了税延养老保险的发展。
2.税延养老保险需求研究
杨宜勇等(2017)运用 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进行具体的分析,得出收入水平、学历、年龄、生育子女数以及工作的性质都会对商业养老保险的购买意愿产生影响。高志缨(2014)认为税延政策能够让居民根据自身的家庭情况与工资水平选择合适的养老保障方案,能够更好的促进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发展。黄雪,王宇熹(2015)通过保险精算模型和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出税延政策能够大大增加劳动者的自愿储蓄意愿,同时让劳动者能够合理的避税,减轻负担,对于税延养老保险的发展与推广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3.税延模式研究
袁中美,郭金龙(2018)通过收集上海市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模拟测算,测算结果显示投保人享受的福利水平会受到性别、年龄、收入的影响,并且影响较大。而目前的税优政策对于中等收入的居民的激励最大,并且他们同时缴纳五险一金,缴费扣除额位于1000到1200元时,政府所承担的财政负担在政府的承受范围以内。付正(2016)以上海市为例子做了一个关于推行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方案设计,利用国外经验,分析比较了不同的税优政策下的征税模式,认为在当下 EET 是最合适的税延模式、在税收优惠额度的测算上。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05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