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消费者金融素养对商业养老保险参与行为的影响基于chfs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字数:8343】

2024-11-02 13:3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当前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保险制度处于变革期,合理制定养老规划是十分重要的,消费者的个人金融素养水平往往会影响着他们做包括养老规划的投资决策的结果。本文选择CHFS2017年的调查数据,使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构建出金融素养水平变量,利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水平对是否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水平越高,越有可能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此外,消费者的文化程度、家庭总收入、房屋总资产也对商业养老保险的购买行为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本文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和公民的商业养老保险购买意愿的建议和方法。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一、引言2
二、文献综述与假设提出3
(一)文献综述3
(二)假说提出3
三、实证研究设计4
(一)数据来源4
(二)变量选取4
1.因变量的选取4
2.自变量的选取4
3.控制变量6
四、实证结果报告与分析4
(一)变量描述性统计6
(二)Probit回归结果分析 7
1.金融素养水平8
2.其他控制变量8
四、结论与启示8
致谢9
参考文献9
消费者金融素养对商业养老保险参与行为的影响
——基于CHFS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引言
引言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数达14.0亿,其中014岁的人口数是2349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16.78%;65岁及以上人口数是1760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12.57%。以上数据能够让我们清楚地知道:中国已全面进入了老龄化的社会阶段。与其同时,全球人口的平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会逐渐加深。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意味着领取养老金的人口比率将会持续攀升,会破坏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
人口老龄化不但影响着老年人以后的生活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的质量水平,还影响着社会和政府的财政负担。现阶段的政府限于财力基础,并不能完全提供高水平的养老方式。商业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第三支柱产业能够弥补社会养老保障部分(董艳华,2019)。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具有很强的福利性,中国政府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但是在不可阻挡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进程下,政府在的福利投入渐渐力不从心,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胡承欢,2019)。这时,商业养老保险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商业养老保险相较基本养老保险缴纳方式具有自愿性、产品种类丰富,同时可能有较高的收益等,可以满足各种各样的保险需求。2017年7月4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鼓励商业保险机构投资养老服务产业,进一步加速商业养老保险进程,构建商业养老保险体系。因此,必须完善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使商业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进而推进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发展。
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水平影响商业养老保险的购买行为。商业养老保险首先是商业保险,是年金保险的一种形式,购买商业保险是一种投资行为。与基本养老保险的强制性相比,商业养老保险的自愿性和灵活性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消费者要权衡各类保险的风险和预期收益,消费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保险的具体信息,然后再进行筛选和分析,这个过程受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影响。此外,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不仅要了解各种保险的种类,对每个产品的优劣势也要分别比较,投资回报率的计算也比较复杂,消费者对保险合同的理解也必须建立一定的金融素养水平的基础上。因此,金融素养水平的差异会导致消费者在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和预期收益时的不同选择。一般来说,金融素养水平越低,消费者做的投资决策就越不准确,甚至放弃投资。在投资商业养老保险时,金融素养同样影响着这一投资行为。
本文将以CHFS(2017)调查对象作为研究对象,从定量的实证研究角度分析探讨金融素养水平与商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之间的关系。最后,为提高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提供一些建议,这将不仅对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具有推动作用,同时也将对促进我国金融改革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假说提出
(一)文献综述
1.金融素养的界定
如何衡量一个人的金融素养水平一直以来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标。在国际研究中,美国总统金融素养咨询委员会将其定义为“利用知识和技能有效管理金融资源的能力”(Hung et al.,2009);欧盟委员会认为金融素养是“消费者和小企业所有者具备理解零售金融产品、做出有效金融决策的能力”。这说明金融素养水平不单单包含金融知识,也包含了消费者使用他们的金融知识对自己的投资决策做出规划和选择。在国内研究中,刘国强(2017)指出,金融素养包含4个方面:金融知识、行为、态度和技能,代表消费者处理日常金融事务的能力的熟练程度,实践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这进一步说明了,金融素养水平的测度不仅仅是金融知识,更包括消费者使用相应的金融技能做出合理金融决策。
2.金融素养影响家庭金融行为
研究发现,金融素养水平高的家庭,他们的投资组合分散化的程度更高(Abreu and Mendes, 2010)。Klapper(2013)等研究发现金融素养与使用非正规借贷来源负相关,金融知识水平越高,个人应对宏观经济冲击能力越完备。尹志超等(2014)在研究中发现,金融知识的增长会使家庭更多地参与风险市场。而在消费信贷方面,金融素养水平低的借款人拥有更高比例的高成本信贷(Disney and Gathergood, 2013)。金融素养影响着家庭金融行为,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家庭金融行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受着金融素养水平的影响。Boisclair(2015)调查了加拿大居民金融素养水平,并发现金融知识掌握越好的居民更有可能为自己的退休做准备。Lusardi et al(2015)在分析了美联储雇员的退休计划后,认为拥有较高金融知识水平的群体比一般人更能做出详细的退休计划。王丹丹(2014)调查发现,北京地区居民的金融素养水平越高,其建立合理的退休规划的概率就越大。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05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