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的影响【字数:8208】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
(一)文献综述 2
(二)相关概念 4
(三)相关理论 4
三、研究设计 5
(一)研究假设 5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5
(三)变量设计 5
四、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6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6
(二)变量间的相关性检验 7
(三)多元回归分析 8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9
(一)研究结论 9
(二)政策建议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的影响
以浙江省为例
引言
引言
农业一直以来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分,但农业生产活动往往具有抗风险能力差、风险集中、损失严重的特点。因而自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选取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进行试点,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对参加种植业农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1]的政策要求,从而在全国范围普及政策性农业保险。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再次指出:“抓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政策落实,督促保险机构及时足额理赔。优化“保险+期货”试点模式,继续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上市。”[2]可以想见,农业保险在未来仍会作为一种主要的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发展农业的形式。
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的目的在于保本,形式主要通过补偿差价或者承诺支付种植成本两张方法。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保本达到减少农户损失预期达到稳定生产的目的,但执行较为被动,只能在事后进行补偿,具体对农业生产的作用不够显著。同时由于某一地区农业灾害往往造成集中性破坏,因而保险公司往往容易因为一次灾后赔付而难以维持,这不利于农业保险长久发展。虽然目前农业保险正面临一个转变,从最开始的单纯的“政府+保险公司+农户”政策性保险模式分化出“保险+期货”的试点模式。但由于还处于试验阶段,并不能作为普遍性现象进行研究。因此目前的关注点主要还是针对农业保险这一单纯的保险形势实施过程中的不足进行研究改进。
目前国内针对农业保险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还没有国外的深入和完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农业保险对农药和化肥的投入量、对耕地的使用程度的影响等方面。针对具体的实施模式以及具体的农业产出的研究较少,其中主要是针对粮食主产区所有作物的产出进行研究。
浙江省自2006年起开始试点实施农业保险,主要采取“共保运营模式”,由政府推动,以中国人保为主导,联合其他十一家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采用商业化模式运营。众多财险公司参与分散风险,政府补贴降低农民成本。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农业产出的研究,研究的范围缩小、内容更加具备针对性。据此可以更加深刻了解农业保险实施过程中的作用过程和具体效果。通过把握该主题的现状与问题,为进一步了解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的实际效用以及后续政策变更提供参考。
二、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一)文献综述
1.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活动的研究
国外的研究中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的文献众多,成果斐然。例如Keeton, Skees和Long 使用美国285个作物报告地区的6种主要作物数据, 比较两段时期总耕地利用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每增加1%的农作物保险参与率, 就会相应增加150万英亩的耕种面积[3]。Zaura Fadhliani针对印度尼西亚水稻种植者的实证研究发现, 农业保险对农户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与风险保障水平、政府提供的保费补贴有关, 补贴比例越多则农民对农业生产的要素投入越少[4]。
而对于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绝大多数国外文献认为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呈现促进作用。Orden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对农作物产出的提高幅度在0. 28% ~ 4. 1% 之间[5]。有少数文献认为农户保险对农业产出没有明显影响。例如Chamber在模型分析中发现农业保险对农业产量的影响并不能确定[6]。Goodwin,Vandeveer and Dea在调查中发现,农户保险成本的降低并不能对作物种植面积产生显著影响,从而对产量变化也没有显著作用[7]。
2.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的研究
关于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的影响,国内的研究结果大致呈现出三种观点。农业保险促进、抑制以及不影响农业产出。
一部分学者的观点是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作用过程主要是农业保险通过价格保障或成本保障降低农户的风险预期,同时由于政府进行保费补贴,农户投保成本低,保险公司在进行巨灾赔偿时也有政府信誉担保。因此刺激农户增加生产投入,尤其在自然灾害多发地带,从而促进农业产出增加。赵娜娜等认为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活动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其对农业生产的促进效应的程度依赖于农业风险的大小,影响力度也会随着农业风险水平的上升而增强[11]。聂荣、闫宇光等认为农业保险具有促进农业产出的福利效应[12]。张伟等认为农业保险补贴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影响粮食产出:一种是通过供应较高保障水平的农业经营收入来鼓励农民增加农业生产投入,从而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位产出水平;另一种是通过对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采取不一样的保费补贴标准,来引导农户改变不同作物的栽种面积从而增大粮食作物的种植规模[13]。
同时一部分学者研究发现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农业保险对于农业产出的影响并不明显。张跃华、史清华等根据上海的农业保险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业保险对产出的影响并不明显,产生的福利效应也并不如理论分析的那么大[14]。胡二军根据苏州地区农业生产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农业保险对粮食总产出的影响,并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农业保险可以稳定农户的收入,但是并不能驱使农户增加产出[15]。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05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