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对农户增收的影响以芜湖南陵县为例(附件)【字数:11705】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一、引言 2
二、文献综述 3
(一)电子商务研究 3
(二)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影响研究 4
三、南陵县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4
(一)发展模式一:“企业领头型”——基于永兴米业有限公司的调研 4
(二)发展模式二:“农户微商型”——基于个体农户微商的调研 5
四、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5
(一)数据来源 5
(二)电子商务对农户增收的影响因素 5
(三)模型构建与实证结果分析 6
五、结论与建议 8
(一)全文结论 8
(二)建议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电子商务对农户增收的影响——以芜湖市南陵县为例
金善宝实验班(经济管理类)学生 袁梦
引言
引言
“三农”问题向来备受关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21世纪以来的主旋律。“三农”指“农业、农村、农民”,其中农民是最受普遍关注的,而农民最关心的是收入问题。农户的收入增长已然成为“三农”的重中之重。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用农业信息技术代替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一种新型途径。在目前农业的发展水平之下,正确处理好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是确定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程度和方式的关键,也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在当前农业供给侧改革新常态下,农民和农业的增收、农村繁荣是重点环节,电子商务也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措施。目前,国内电子商务发展迅猛,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因此,电子商务入村被认为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农业规模化的一种更高效的形式。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以更高的层面、更广阔的视角,在现有的国家战略体系中加入了农村电商这一部分,并且也是第一次把“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列出来,带入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点、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关注电子商务,这是首次对农村电子商务提出政策指导,也为如何实现电子商务进入农村并得到长远持久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对于农村基础建设这一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目标,要建立并完善有利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农村基础建设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打好基础。此外,电商扶贫作为国家精准扶贫的十大工程之一,尤其在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国家经由政策上的指导以及物质方面的支持,使得农村生活得以改善。特别的,将国家重点开发扶贫的示范点和周围连带贫困户相结合,使农村电商发展和农户增收相互促进。今年最新的国家发布的文件表明,2019年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关键的时间段,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应该作为全党工作的核心。并且,文件提出通过数字乡村战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新型产业形态。
近五年,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由点及面发展了起来。据统计,我国共有756个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各区域间的发展也较不均衡。各大企业在农村广泛开拓电子商务业务,比如阿里巴巴所提出的“千县万村”,以及联想所提出的“云农场”计划。各个大型电商公司都把农村定位为最有发展前景之地。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移动网络正逐渐被开发并推广,带动了农村地区的使用。电子商务在促进城乡同步发展、拉动城乡消费需求、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效果。截至2016年6月,农村网络普及率为31.7%,城镇网络普及率67.2%。国家正在实施“电子商务进万村”、“互联网+三农”等工程,农村地区光缆到村、光纤入户快速推进,农村网络通信状况的显著改善,为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农村网民人数持续增加。
党的十九大对乡村发展这一方面极其关注,指明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电子商务结合第一产业生产、第二产业加工、第三产业与市场对接,充分迎合了“产业兴旺”的目标。而农民收入的增长是农户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也是中国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乡村振兴也为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第一,电子商务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主要体现为农业产业链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产品生产区域分布广泛,各地区产品种类丰富、差异化较强,各地的资源禀赋也各有不同,这为农产品打造品牌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品牌建设可以为农产品提高更多的溢价能力,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品牌化注定会成为农产品电商的发展道路。此外,电子商务使农业的供给与市场需求更加合理。例如订单农业的统筹规划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及时调整生产。第二,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模式也在演变之中,体现为传统电商向现代社交电商转化,单一的网络销售模式向批发模式转化以及单一线上交易向线上线下相结合交易转化。同时,随着流量红利减弱,整体性的消费结构正在改善,数字经济正逐渐占据主流,农村电子商务必将探索出独特的发展之路。第三,在政策的支持下,多个数字化公司进一步发展,并合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多方面对贫困地区进行救助。
农村电子商务是农产品上行的核心动力。据调查,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产品上行所占据的区域仍然不够多,并且农户对农产品上行这一方面缺乏相关认知。当今经济新常态下,与农业相关的概念并不局限于农产品,还应包括农业相关工业品、民风民俗相关衍生品和乡村旅游等。目前,农产品上行依然存在很大阻力,例如乡村地区缺乏物品运输所需要的基础性设施、电商运营效率低、物流成本高、没有电商人才等。对于农民而言,因为存在着区域差异、经济水平差异多种因素,思想过于保守,面对新事物需要较长的适应期,很多农民习惯于传统的买卖双方交易形式,并不能完全接受网络销售、网络付款等新型交易方式。若农产品电子商务过程中出现滞销或过剩,小农户在短期内无法顺利将生产产品转换成货币,将无法获得投入品的回报,最终都会阻碍农户农业收入的增长。从长远来讲,农户收入的减少,还将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造成社会不稳定、国家粮食安全受威胁等问题。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3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