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智慧农机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以宁波为例【字数:14646】

2024-02-25 14:1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也是实现全面小康与现代化的基础。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设备的投入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现代农业设备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慧农机”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智慧农机”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一部分,也是农业机械适应发展趋势的一个新方向。本文旨在分析“智慧农机”对农业总产值带来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指出“智慧农机”影响农业总产值的机理,讨论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因素并以宁波市各个地区的农业数据为基础,计算出智慧农机项目的净效益值。实证结果表明,智慧农机项目对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有正向的效果。最后,本文基于我国“智慧农机”发展状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绪论‥ 2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2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4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4
(五)可能的创新与可能的不足 5
二、理论分析 6
(一)“智慧农机”的含义 6
(二)“智慧农机”的发展概况 6
(三)“智慧农机”对农业总产值的作用机制 7
三、实证分析—基于宁波各地区农业数据 7
(一)模型构建 7
(二)变量选择 9
(三)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10
(四)回归分析结果 10
(五)稳健性检验 12
四、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12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智慧农机”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
——以宁波市为例
农林经济管理学生 林召陇
引言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智慧农机”给现代农业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其更加具有活力。相关文献的研究表明,智能化农机设备相较于传统农机更加精准智能、自动高效。它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智慧农业不可缺少的一环,对于提高农业生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产效率,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有着重大意义。它也是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是通往智慧农业、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在以往的研究中,缺乏对于“智慧农机”的定量分析。如果能够用数量分析法,对于智慧农机项目实施的效果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智慧农机项目对农业带来的提升,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提高农业领域的智慧化水平,进一步向现代农业迈进。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智慧农机相关文献综述
关于智慧农机的定义,目前还没有权威的说法,不同学者的看法也各不相同。郑文钟(2015)将“智慧农机”描述成:在农业机械设备上安装微型的计算机,传感器向微型计算机发回各种信号,经由计算机处理加工之后传递农业机械相对应的指令,进行相应的生产工作,从而智能化地对农业生产进行管理。贡军(2017)提到:“智慧农机”主要是利用遥感、光谱等现代化技术再通过传感来进行农业作业,主要是收集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等农业数据信息,从而实现实时农业数据的共享。陈润红(2017)认为“智慧农机”的概念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是安装有中央处理器和各类传感器、无线通讯系统的农机,广义的是“智慧农机”智能系统,简单的说就是依靠卫星定位、集成电路和传感器等手段,建立农业卫星定位与实时监测系统和农机信息数据大平台,借助智能客户端的力量,实现农机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应用。智慧农机的发展情况也有学者进行了研究。高波(2018)将智慧产业和智慧农机进行类比,她认为普通产业进行智慧升级才有了智慧产业,那么智慧农机的发展也应离不开农机产业和农业产业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让智慧农机与产业体系相适应。甄鸣和涛高波(2018)在文章中提出智慧农机是农机和大数据的结晶,智慧农机的重中之重是大数据的结合,形成新型的“互联网+”模式。智慧农机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促进智慧农机的发展。王建伟(2015)提到美国、欧洲和日本已经在拖拉机、播种机和收割机上应用卫星定位,并使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在丹麦,大部分的农户如果想要获取自己的农业信息或者获取技术服务,可以前往农业资讯服务中心实现,以色列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控制的滴灌系统在农业中的应用也是十分的广泛。洪建军(2019)在谈到智慧农机项目时提到,鄞州农机局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智慧农机项目的研究开发、建立示范基地和进一步宣传推广等一系列工作,在农业领域中应用农业自动化的生产线。在作业管理过程中引进农业物联网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智能化水平。从智慧农机项目的效益来讲,刘军霞(2018)认为智慧农机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机械的优化配置,保障了农业作业的有序性,从而避免跨区域时的盲目作业,减少了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了管理服务的精度和效率值。林建强(2018)提出,智慧农机项目促进了高端新型农机的应用,实现了管理模式的创新,从而达到了共享资源的目的,还使农业产业更加兴旺发达,有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刘韬和徐岚俊(2018)在文中谈到农机管理部门或合作社可以通过智慧农机项目了解农业的生产状况,农机手可以实时监控农业作业面积、质量和损耗,这样一来农业合作社的管理效率和农机手的作业效率就有了显著的提高。
2.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因素相关文献综述
关于影响农业总产值的理论,上个世纪就有国外学者例如Kalirajan,Obwona, MingMiin,Chang等人提出,资本投入量的多少与与技术生产力的提升与农业经济增长息息相关。除此以外,Mincer,Schulitz,Becke这三位教授针对劳动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这一生产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多次发表了学术著作。国内学者对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因素也有许多研究结论。常春华(2006)提出政府对农业的投入的是一个不太明显的因素。从作者文中的模型分析来说,政府针对农业的财政支出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不是特别显著。这就表明目前我国政府对农业领域的财政支出不足或者说农业领域投入的资金利用率不太高。李国璋、周琦(2007)采用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分别对化肥施用量多少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以及农业机械动力大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运用方差分解法分析化肥施用量与农业机械动力的变动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程度。朱春江,唐德善(2006)利用古林法证明农业科技对农业的影响最大,农业科技是发展农业必不可少的因素。袁磊(2013)在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提到,农村用电量这个指标看起来好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比较小,然而实际上这个指标是农业基础设施完备程度的直接表现。农村用电量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农业机械总动力投入和水利设施投入的直接反映。董小菁(2015)从研究回归结果得出结论:在农业领域,受灾面积的大小也对农业总产值的高低有明显的影响,而且受灾面积和农业总产值的关系表现为负相关。李荣(2016)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在农作物耕种面积以及农业财政收入不变时,当化肥使用数量增加,农业总产值会增多,两者呈现正比例关联性。所以,农业的发展需要得到科技的推动,通过科技来确保化肥的效率。巍钰(2014)以动态面板为基础,运用GMM估计方法对农产品产值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农业投资、农用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均是影响农产品产值的重要因素这一结论。钟雨佳(2015)运用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得到结论:耕地面积的变化会对农业总产值发展产生影响,如果耕地面积减少会制约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但也有学者认为农业总产值产值主要取决于农产品的价格因素。夏龙和成定平(2005)通过传统的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研究分析,总结出以下结论:价格因素对部分农产品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存在着的。然而价格影响供给的经济机理在中国农业产品市场并不是特别明显。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3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