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新农保对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字数:13076】

2024-02-25 14:1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本文基于2013年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对新农保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农保对农村土地转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并不能显著促进农村土地的转入。同时在新农保政策实施以及土地流转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参保积极性不高、补贴率低、流转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基于此,我国应建立更为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减少农户流转土地的后顾之忧,推动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
目录
摘要4
关键词4
Abstract4
Key words4
一、引言 4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4
1.研究背景 4
2.问题提出5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6
1.研究目标6 2.研究内容6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7
1.研究方法6
2.数据来源7
(四)技术路线7
(五)可能的不足与创新之处 8
1.创新之处8
2.可能的不足9
二、文献综述、概念界定与作用机制9
(一)文献综述 9
1.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状况的相关研究9
2.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研究 9
3.新农保政策对农村土地流转影响的相关研究 10
(二)概念界定 11
1.土地流转 11
2.新农保 11
(三)作用机制11
三、实证分析12
(一)计量模型与变量选取 12
1.计量模型 12
2.变量选取 12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13
(三)回归分析结果 13
1.新农保对土地转出的影响 13
2.新农保对农户土地转入的影响 14
四、结论与启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新农保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
引言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研究背景<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br /> 长久以来,农村居民以农地产出作为其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土地政策也被视为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础。然而,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以分散经营为主要特点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已越来越无法适应以市场化、规模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对提高我国农业的机械化与现代化水平,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表1 农村土地流转状况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亿亩)
4.03
4.47
4.71
5.07
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亿亩)
13.26
13.41
13.42
13.7
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比率
30.39%
33.33%
35.1%
37.0%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该意见指出:鼓励承包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制定扶持政策并研究确定不同地区土地规模经营的适宜标准。从表1可以看出,2014年至2017年我国农村耕地流转面积占我国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比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农村耕地流转总面积为5.12亿亩,流转面积约占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7%。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此外,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诸多研究发现:对农村居民来说,农村土地长期以来发挥着社会保障的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农村土地的流转(王兴稳、钟甫宁,2008)。 晋洪涛(2009)通过对我国养老保险替代效应的研究发现:土地在我国长久以来发挥着独特的养老保险替代作用。也就是说,如果存在某种机制能够有效替代土地对农户的养老保障功能,那么就可能在很大程度上突破土地流转的阻碍从而促进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
2009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的实施,使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关于新农保的实施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是否推动了农村的土地流转?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对于该问题,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包宗顺(2009)通过对江苏省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状况与土地流转状况的研究发现,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参保比率与土地流转比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詹和平与张林秀(2009)基于江苏省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户更倾向于转出土地。赵光与李放(2012)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土地所发挥的社会保障功能与农村居民的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何国俊和徐冲(2007)基于北京市的调查数据发现,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户比未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户具有更强的土地流转意愿。这说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具有促进作用。
此外,也有少量文献表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对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并无明显的促进作用,甚至可能存在着一定的抑制作用。杨中超(2012)通过对新农保与农户土地流转的研究发现,新农保的实施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的土地流转,但是受目前新农保补贴率低等因素的影响,这种促进作用并不是特别的明显。罗必良(2012)通过对广东省的调查研究发现,新农保虽然可以替代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但是并不能增强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甚至农户参与新农保对其土地流转意愿具有抑制作用。
2.问题提出
已有的关于新农保对农户土地流转影响的研究,对实际发生的土地流转研究较少。同时,关于新农保对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学界并没有形成明确统一的意见。因此,关于新农保对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以及新农保是否推动了农村的土地流转,有必要从实证角度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基于此,本文使用2013年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数据,从实证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从而进一步了解新农保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进行提供一些建议与参考。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3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