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与消费结构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字数:12536】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一、引言3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4
(一)基于宏观数据的研究4
(二)基于微观数据的研究4
1.城市居民家庭资产配置对于消费的影响4
1.农村居民家庭资产配置对于消费的影响4
(三)研究评述与理论分析5
三、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5
(一)数据来源5
(二)变量选取及描述5
1.变量选取 5
(1)家庭金融资产结构5
(2)家庭消费结构5
(3)其他6
2.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6
(1)农村居民家庭6
(2)城市居民家庭7
(3)其他7
(三)模型设定7
四、实证分析7
(一)农村居民家庭资产结构对于消费的影响7
(二)城市居民家庭资产结构对于消费的影响9
(三)稳健性检验11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11
(一)研究结论11
(一)政策建议12
(1)进一步完善国内金融市场,提高居民对金融市场的参与度12
(2)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引导保险市场规范发展12
(3)降低人口抚养比,优化家庭人口结构12
致谢14
参考文献15
表1 农村居民家庭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其含义7
表2 农村居民家庭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其含义8
表3 农村居民家庭金融资产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对消费的影响9
表4 城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对消费的影响 11
表5 稳健性检验 12
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与消费结构
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
引言
引言
近年来,我国进入经济结构转型的攻坚时期,由原先严重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投资型”和“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向“新常态”转变(王小华、温涛,2015)。我国政府正积极推动解决由原先的大量投资和出口而消费不足导致的经济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打破高产出与低消费的循环(王保花、鹿方圆,2016),扩大内需成为未来拉动经济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尽管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一直处于低水平的状态,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5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仅有37.1%,远远低于中等收入国家60%的平均水平,并且从消费结构上来看,食品及居住消费仍然是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部分,在总消费支出中的占比在50%以上,引导和调整消费结构也将成为未来消费升级的着力点之一。此外,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比长期以来处于高位,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并没有呈现出缩小的趋势。基于我国存在大量农村人口的事实,解决农村居民消费疲软的问题,将极大地扩大我国内需。
另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金融市场、房地产、保险市场等不断开放和完善,居民家庭资产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各种家庭资产及其带来的财产性收入也成为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家庭资产及其所产生的财产性收入直接影响到其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资源禀赋的多寡,因而会对居民家庭的消费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贺洋、臧旭恒,2016)。并且,伴随着流动性较强的金融资产的在居民家庭资产所占比重的增加,居民消费率也呈现出小幅的上升,这也在揭示了居民金融资产和消费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本文利用2013年CHFS的截面数据,在考虑金融资产风险性的基础上,研究金融资产对于居民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的影响。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总结;第二部分是对本文选取的数据和使用的模型进行介绍;第三部分是对模型结果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最后一部分是将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基于宏观数据的研究
在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中,国内外学者从多种角度探讨了各项家庭资产对于消费的影响。并且,由于房产在居民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房产持有量及房价波动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研究重点。此外,随着近年来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股票市场的不断成熟,股市价值波动和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也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
由于宏观数据的易于获取性,基于宏观数据的研究相对较多。国内学者多是基于国家统计年鉴或者中国人民银行的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采用协整或面板协整的计量方法来进行研究。
田青等(2008)利用1999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于我国东中西三大块区域的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出房产持有量的增加在不同地区产生的效应不同,对于东部地区居民消费具有微弱刺激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具有抑制作用。万晓莉(2017)则认为,房屋价值对于消费的影响极其有限,而房产价值波动及其预期则不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
在有关股市价值和居民消费的研究上,叶阿忠(2009)使用中经网产业数据库1996年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造边际消费倾向理论模型,论证了股市收益波动对于消费影响的不对称性。胡永刚、郭长林(2012)则进一步考虑了股票价格的信号传递效应,得出股票市场对于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影响。但Groenewold(2003)认为信号传递效应并不明显,股市主要通过财富效益影响居民消费。Guojin Chen等(2016)提出,宏观经济的风险下的资产溢价的逆周期的特点会影响消费者对于持有资产的预期回报率,从而影响其对于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的消费。
在关于农村地区的研究上,张凯(2006)、胡帮勇(2013)、邓春生(2018)均肯定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于农民消费的刺激作用,他们认为,农村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将削弱农民所面临的流动性约束,增加农民的金融资产,从而提高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3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