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政治关系对贸易往来的影响研究基于行业异质性视角【字数:12114】

2024-02-25 14:0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本文使用了中国与印尼、韩国、美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越南、德国、英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和法国之间的贸易和政治关系的月度数据,时间是从1993年1月到2018年5月,并以此为基础对国家间政治关系与贸易往来的影响问题做出了探究,同时基于所能查到的28个细分行业数据对此问题中的行业异质性视角进行了更深一步的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如下总体来说,国家间政治关系与贸易往来之间确实存在正向影响,但并非所有行业都符合这一规律,且行业间的差距不容忽视。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3
一、文献综述 4
(一)政治关系对贸易往来没有影响4(二)政治关系与贸易往来之间存在正向关系4
(三)政治关系对贸易往来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 5
二、计量方法与数据 5
(一)引力模型计量方程 5
(二)数据描述 6
三、经验分析结果 8
(一)总体分析 8
1.简单分析 8
2.总体回归9
(二)行业分析10
1.行业概述10
2.回归分析 11
四、结论14
致谢14
参考文献14
图1 双边关系分值标准7
图 2 中国与12个大国的贸易量与双边政治关系8
表 1 中国与12个国家总体贸易分析结果9
表26 各代表行业的回归结果10
表 7 中国对12个国家的分行业回归结果11
政治关系对贸易往来的影响研究——基于行业异质性视角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贾若雨
引言
引言
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一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治互动变得愈发频繁,经贸关系也会日益密切。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和地区第一大经济体,经济发展态势和与其他国家经济关系走势如何,对世界和地区经济稳定与发展影响巨大。影响国家间贸易的因素很多,除去就业保护和产业保护外,政治因素占据较大的影响地位(周石峰,2010)。
但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关系到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底是否会影响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国内外众多文献对此问题的回答不一致。认为政治关系会对贸易往来产生影响的研究,大多采用贸易总量进行实证分析,或者按照行业大类分别对政治关系对行业贸易的影响进行考察,而往往忽略了行业间的异质性,即在不同的行业,受政治关系变化的影响可能不同。微观行业贸易是否会受到政治关系冲击的影响?影响又是否具有行业不对称性?目前文献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
考虑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购买力和国家生产力都有所改变,对一些行业的需求程度与自给自足程度也有所改变,不同行业间或有较大差异。因此本次课题相较于已有研究,除考察政治关系对贸易往来的宏观影响外,还将研究其对不同行业间的影响,从而探究行业差异性导致的对国家间政治摩擦的敏感度不同的问题,并能根据行业特点找出更加具体的规避风险、增加利益的方法。以此增加进口和出口,促进各个行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探讨中外关系对国家贸易与经济安全的意义。
项目研究政治关系对贸易往来的影响,并且讨论其中的行业异质性作用。本次课题将以中国为出发点,通过收集中国与十二个大国的政治关系及贸易数据,建立引力模型深入政治关系的作用与影响。一方面可以在发生政治摩擦频发的当今探讨出有效减少贸易损失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探讨不同行业有效实现政治目的可能性,从而找到规避风险、正确估计政治摩擦对贸易的影响的方法。
通过本项目,可以深刻了解中国与十二个大国的政治关系以及在此情形下各个行业受影响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出相关建议,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提供参考,以规范国民们盲目地抵制外货或抢购外货等行为,进而有助于消费者理性地对待“舶来品”,正确认识国家间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推进我国国家经济与国际贸易的良好发展。
文献综述
(一)政治关系对贸易往来没有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间的贸易早已密不可分,政治冲突未必会对双边贸易造成影响。比如Katherine B.Barbieri和Jack S.Levy(1999)指出,从长期来看,战争对贸易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甚至贸易会在战争后迅速恢复,实现快速增长。既然战争并不会对贸易产生负面影响,所以经济相互依赖也根本就制约不了国家间的战争。Christina L. Davis和Sophie Meunier(2011)通过对政治关系的波动是否会影响经济关系进行了重点研究,认为经济行为体并不会受到政治关系恶化的影响,即便是在政治关系紧张的时候,两国间的商业交往仍然可以照常进行,即在政治冲突和经济交往之间存在着“防火墙”。作者同时以美国—法国和中国—日本之间在2003年和2005年的政治波动为例进行了验证。James D.Morrow(1999)认为,由于经济参与者预计未来的战争和冲突,潜在的风险促使他们不断调整他们的贸易伙伴和贸易流动,这对正在进行的贸易几乎没有影响。
Reuveny(2001a;2001b)构建了一个贸易和政治关系同时产生决定的模型,得出了如下结论:如果两国冲突增加时,出口供给曲线和进口需求曲线都向下移动,虽然均衡下的贸易数量下降,但由于贸易价格可能下降,可能不变也可能上升,因此,均衡的贸易额即数量乘以价格可能下降也可能不变或上升。该模型还解释了贸易似乎与冲突无关,或者冲突增加了贸易这一现象的实证结果,即这些研究使用的是贸易额而非贸易的数量。
赵鸣文(2016)认为虽然2015 年初以来中俄贸易额的不断下降,但是中俄关系是建立在彼此高度政治互信基础之上的新型国家关系。贸易额的暂时下降反而可能使中俄两国互为依托,相扶相持,战略协作愈加默契。此外,Davis and Meunier(2011)也认为国际关系对中外贸易未发现显著效应。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3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