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对贸易出口的影响【字数:9890】
ulation issue. China is both a large population and a major trading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paid attention to Chinas adjustment of population policies. Only by rationally developing the population and coordinating the balance between population and means of production can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maximiz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 theoretical model and the status quo analysis are combined, and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the resume data panel of the data from 1998 to 2017 in 31 provinces (or regions) of China are selected for data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the demographic structure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trade exports of various provinces (or regions) in China.20世纪七十年代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人口从观念的束缚,男性人口大幅增加,老年人口数量也有所上涨,直到2015年我国实行开放二胎政策,中国人口出生率有所增加,但是由于同时社会的发展,对一个家庭产生的经济压力也在增加,所以出生率增长的并不明显,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计划生育之前,中国人口出生率较高,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根据要素禀赋理论的内容,我国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力对我国的生产发展和增长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以及此后一系列的人口政策的出台,我国的劳动力比重开始下降,老龄化趋势开始逐渐显现,我国的劳动力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出口竞争力。人口问题始终受到全球众多国家的关注。人口学作为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的方向之一就是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作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而劳动力要素又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我国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制定了不同程度的限制人口的政策,这些政策在调节人口的同时,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我国通过生产出口实现了国家制造业的腾飞,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国家。因此,研究人口结构对贸易出口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微宏观经济学研究中一直将人力资本要素视为必不可缺的生产要素之一,如果人口结构适合于国家当前的贸易出口结构,那么它就会促进我国的贸易经济发展,反之,则会束缚我国的贸易经济发展。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一)我国人口结构对贸易出口影响研究现状人口结构直接影响我国劳动力的供给,我国外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对丰裕的劳动力要素。充足的劳动供给会给我国带来高资本和高投资。然而我国社会的人口年龄结构已呈现老龄化趋势,这意味着抚养率的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2005年之后开始出现并迅速蔓延的“民工荒”之后,我国出口增速开始逐步放缓,与人口结构变动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铁瑛,张明志,2017)。国内有非常丰富的文献来阐述人口年龄结构对我国贸易出口的影响,例如田巍(2013)、胡翠和许召元(2014)等,这些研究大都围绕生命周期理论展开,认为人口结构影响储蓄率进而影响经常项目收支,但目前还缺乏微观层面影响机制的探讨,同时研究结论不尽相同(铁瑛,张明志,2017)。其中一部分研究如李兵和任远(2015)认为,一国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负储蓄会增加,储蓄率降低,一国的贸易顺差降低。另一部分研究则认为,一国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家庭未来收入与消费的不确定性提高,人们为了保证未来的生活会加强储蓄,从而当期储蓄率提升,一国的贸易顺差提高。刘铠豪和刘渝琳(2014)指出,中国正处于人口转变理论中的第三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增长率,在经历了60年代的婴儿潮之后,我国少儿抚养比逐年减少,老年抚养比却在逐年增加,“少子化”和“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新特征。林彦儒(2015)以1953年-2010年为时间起始点,选取了7个具有代表性的年份,分析了每个年份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所占比,指出从建国之初直到2010年,我国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都有下降的趋势,这种趋势将会对我国的贸易发展产生影响,因此,我国的人口结构需要进行调整,人口政策需要不断改善。人口性别结构主要受出生性别比、死亡率的性别差异和年龄结构变动这三个内在驱动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出口贸易也是会受到这三个方面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生活观念,邓伟志,徐新(2000)认为女性是家庭消费的主导者,女性的家庭消费能充分地反映家庭消费的结构。女性在个人消费方面,例如美容美发,休闲娱乐,母婴教育等方面的消费需求要远远大于男性。实证结果表明,人口性别结构的女性占比提高,男女比例下降,实际有效汇率提高,进而促进我国贸易出口(刘婕,2016)。人口性别结构一般以性别比例来说明,本篇所用的性别比指人口中男性与女性人口之比,以女性人口为100。经验数据表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总人口性别比在95-102之间,因此,本文将以此为基准(女性人口为1)来衡量我国的人口性别比的实际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男女性别比在2013年年末为105.10,在2014年年末达到五年间的最高值105.06,随后呈下降趋势,在2017年年末下降至104.81。总体上我国的男女比例是在下降的,但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依然存在着性别失衡。刘铠豪和刘渝琳(2014)指出,人口性别结构失衡是我国人口结构转型的显著特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持续严重失衡,已经成为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最严重的国家。中国正在逐步走向一个男性人口过剩的社会,我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都将维持这种“男性过剩”局面。/图 1 全国人口年龄结构所占比变化图/图 2 我国人口性别结构所占比变化图/图 3 我国人口性别比变化图(二)关于我国对外出口现状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在2013年,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各省份(或地区)的出口贸易。根据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的贸易出口额在近五年间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在2017年年末达到153318亿元,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大于贸易进口额。我国自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飞速发展,我国出口增速已经连续21年高于全球出口平均增速。 /图 4 我国对外出口额变化图(三)相关理论分析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1789)提出的人口理论认为由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人口的增长要适应生活资料的生产水平,并认为这是“永恒的人口自然规律”,人口的增长会受到一些困苦因素的遏制,最终和生产力水平达到平衡。人口理论在二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它时刻提醒着我们社会的发展需要人口与生活资料的比例协调。西尼尔(Nassau William Senior)的人口原则也认为,人的社会本能会限制人的生理本能,生产资料会限制人口的增加。在国内,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5),建议中明确地提出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要求,这是针对我国人口的现实特征提出的战略,历史社会经验表明,过高或过低的生育率都不利于人口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均衡协调。相对于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的相关理论较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女性的社会地位低,关于女性的理论在后来才渐渐发展起来,从研究女性与生育率的关系发展到女性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再延伸到女性的权利、社会地位等,但都不成体系。 三、人口结构对贸易出口的作用机制(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作用机制人口年龄结构直接影响劳动力供给,在贸易结构中影响着消费和储蓄,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人们在不同的年龄时期的消费和储蓄是不同的,成年人越多意味着供给劳动力比例越高,因而劳动力比例较高的国家或地区有着正向储蓄,消费倾向也偏低,较高的劳动参与率也迫切的要求企业开拓外部市场来消化产品和服务,刺激了企业的出口贸易。而有着较大比重的青少年和老年人口的地区意味着有较高的抚养比,社会储蓄减少,社会消费增加,这种情况就对国家的经常项目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从劳动力禀赋角度分析,低素质的劳动力能够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而高素质的劳动力则会促进深加工产业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会降低劳动参与率和储蓄率,抑制企业出口。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分析,人口老龄化通过减少有效劳动供给相对增加资本存量,从而促进出口比较优势升级,改变出口商品结构。(二)人口性别结构变化的作用机制从比较优势理论的角度来说,假设两个国家或地区有着相同的劳动参与率和抚养比,当他们进行贸易时,女性劳动力参与率较高的一方和男性劳动力参与率较高的一方在出口的产业结构优势上势必有着不同的结果。根据长期社会发展经验,女性与男性通常会根据社会制约因素和自身体质特征的差异提供各自的有效劳动供给,从而服务于不同的产业部门。当今社会中,一些家庭仍然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这些家庭的女性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而只能做廉价劳动力,再言,女性和男性通常由于自身体力和性格、兴趣爱好等不同也会参加不同工种的劳动。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优势取决于性别特质是否满足于当地的产业需求。进口地男性和女性在消费偏好中的区别也影响着出口地的企业的出口优势。人口结构对我国贸易出口的实证分析(一)模型构建和变量选择为了研究出口的影响因素是否显著以及影响的方向,运用31个省的1998-2017年的数据,以lnexport作为被解释变量,构建回归模型如下其中,是截距项,????????是边际值,是待估的解释变量对应的系数,为随机误差项,解释变量有劳动力比率、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性别比,被解释变量则为省市或地区对外出口额。模型中变量的含义以及计算方法如下表所示表 1 变量含义以及计算方法变量名称变量含义计算方法lab劳动力比率劳动力人口与总人口数的比值ydep少儿抚养比15-64岁人口与劳动力人口数得比值odep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人口与劳动力人口的比值mtf性别比男性人口数与女性人口数的比率export出口额省份(或地区)的对外出口额,单位为百万美元本文对于一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划分主要是根据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WDI)划分。WDI将一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划分为3个年龄段第一个年龄段的年龄区间为0岁到14岁,该年龄段为少年儿童阶段,只进行消费没有储蓄;第二个年龄段为15到64岁,该年龄段为主要劳动力阶段,该年龄段的人开始参与到劳动中来,通过劳动来抚养下一代以及为自己的老年阶段进行储蓄,该阶段的人口提高了储蓄率;第3个阶段为65岁以上,该年龄阶段为老年人阶段,该阶段的人己步入老年阶段,不参与劳动只进行消费。少儿抚养比是指该省份或地区的少年儿童数量除总劳动力人数,同理老年抚养比是该省份或地区的老年人口除总劳动力人数,抚养比说明了每个成年劳动力必须负担起多少的非劳动力,在另一个角度体现了人口年龄结构。(二)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本文所使用的全部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年鉴(1999年-2018年),并使用Stata12进行计量回归分析,数据描述性统计如表2表 2 描述性统计VariableObsMeanStd.MinMaxlab62072.24053.931860.776483.8452ydep62026.85688.35259.646357.8177odep62012.09082.77456.120721.8857mtf620104.38763.654692.2741120.4306export6203958516.10808969509.91204758.00064608701.0000(三)数据回归和实证分析本文对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ln表示对数化后的数据,所有数据均进行对数化处理,使数据的线性趋势更加显著,并减少模型存在的异方差性。表 3 数据回归结果lnexportCoef.Std. Err.tP>tlnlab0.73960.58271.27000.2050lnydep-2.3242***0.1902-12.22000.0000lnodep3.4002***0.264312.87000.0000lnmtf-4.1842***1.5854-2.64000.0090_cons-9.91817.9121-1.25000.2100Adj R-squared0.5014F(4, 615)156.6500Prob > F0.0000注***,**,*分别表示在0.01,0.05,0.1的显著性水平显著。回归结果显示,调整R方为0.5014,模型的拟合优度为50.14%,F值为156.65,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整个模型不显著的原假设,即整个模型是显著的。解释变量lnydep、lnodep、lnmtf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影响,且lnodep、lnlab存在有正向影响,lnmtf、lnydep则存在有显著负向影响,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ydep每增加1%,均会引起被解释变量export减少2.3242%,odep每增加1%,均会引起被解释变量export增加3.4002%,mtf每增加1%,均会引起被解释变量export减少4.1842%。因此,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性别比对结果有显著影响。在人口年龄结构中,一个劳动力需要抚养的少儿人口越多,地区出口越受到抑制。在人口性别结构中,性别比对出口有消极影响。劳动力比率在数据回归中没有出现显著影响,追究原因,在现实中,劳动力人口的增加一定会影响到非劳动力人口的数量,一方面劳动力人口増加使出生的新生儿数量增加,另一方面老年人口数量也会增加,同时劳动力的减少也会影响到非劳动力。因此劳动力增加的同时,老年人口和少年儿童的数量并不是保持不变的。综上所述,当老年人口和少年儿童的增加超过劳动力的增长时,劳动力比率的影响可能会被非劳动力的影响所覆盖,所以影响并不显著。老年抚养比在另一个角度体现了社会老龄化,本文回归结果显示,老年抚养比却能够促进地区出口,其中可能的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可能会影响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结构,由于本文研究的出口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总和,而事实上,老龄化程度加深会增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老龄化加剧的趋势能够改变劳动力要素市场的情况,使适龄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有效劳动供给不足,进而工资的上升迫使企业放弃低成本低价格的争策略而改为提高商品的技术含量,转变原有的低端产业优势,使出口优势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移。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增大也就促进了出口额的增加。其它变量的影响程度以及方向都与以往学者研究相同,少儿抚养比体现了一个家庭需要承担的经济压力,也表现了一个地区的年轻型人口增长情况,构成年轻型人口的群体是幼儿和青少年,属于非劳动力群体,他们只进行消费并不提供劳动,这个时期的人口的消费会高于收入。性别比的失衡也会严重影响出口,失衡的性别比会带来许多的社会问题,从短期的时间来看,男性比率过高,极容易导致社会犯罪率上升;从长期的时间来看,男性人口过多会影响总体生育率,从而使得劳动力人口下降。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性别比失衡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国的消费和储蓄。男性和女性由于自身特性的不同,在参与劳动的产业上和消费偏好和储蓄观念上就会有很大的区别,但由于传统观念的限制,女性的社会地位一直低于男性地位,当进入现代社会后,女性地位开始崛起,女性开始逐渐走出家庭,步入社会开始工作,与男性一样担当起社会责任。虽然女性不再如以前一样负责一整个家庭的所有购买行为,但是受到长期以来的传统思想及女性持质的影响,女性的消费观念对于整个经济中的消费还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一)研究结论根据上文理论分析以及数据回归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人口增长过快会抑制出口贸易的发展抚养比在另一个角度体现了劳动力比率,抚养比越低的地区,劳动力比重更大。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劳动力不可缺少,一个有较低的抚养比或者较高的劳动人口比的出口国相较它的贸易伙伴而言,会有更丰裕的劳动力,从而可以生产和出口更多的产品。对于进口国而言,一个有着更多劳动禀赋的国家会获得更多的劳动收入,因而有能力进口更多。2.人口性别比与地区出口呈负相关关系各地区男女人口比例的失衡对地区出口优势具有削弱作用。人口性别比变大造成严重的男女性别失衡,这对家庭的建立与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并对企业的生产和出口环节造成冲击,从而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出口。3.老龄化的加剧会改变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会增加劳动力成本,进而提升劳动密集品的成本,同时老龄化会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倒逼了出口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升级。老龄化的压力可以转变为国内产业升级的动力,可见,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存在“危”与“机”,一方面,通过削弱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弱化我国长期以来的国际分工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倒逼机制”带动企业以高技术替代劳动力生产,进而提升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二)政策建议 基于上文理论分析以及数据回归分析,本文有以下建议性政策1.合理发展人口 注重地区差异 2.坚持改革开放 促进全面开放中国经济、出口结构的升级和转型仍需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中国企业要善于学习并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及灵活、创新的商业模式,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竞争优势。研究表明,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动能够拉动资本品向非传统市场的出口。因此,中国需借助“一带一路”的良机,通过将低端产业转移出去并利用沿线国家的劳动力优势的政策,与沿线国家建立良好的贸易关系进而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优势。此外,中国也需要继续开放沿海地区经济,积极提升其与全球化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加快“丝绸之路”的建设。同时,内陆地区也需要扩大并加快开放的规模和速度,发挥自身特有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同时需优化投资的政策环境,积极承接产业的转移,建设起一条面向欧洲、中亚以及东南亚等地区的物流通道;加大延边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因地制宜,发挥地域优势,加快边境建设;促进贸易伙伴的多元化,加大与新兴经济体和金砖国家出口规模,与其他国家友好往来,同时全面加快自贸区的发展;顺应国内互联网发展趋势,提升互联网对服务贸易的应用,加快服务贸易的效率,提供更准确更高效更高质量的服务,进而提升服务贸易的优势和国际竞争力;为了使得内资和外资企业享受同等待遇,不仅需要加强“负面清单”的管理和“准入前国民待遇”的落实,同时,在货物进出口、审批、投资等方面也要实施便利化政策。3.加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相互作用经济发展说到底就是要改变资源结构,或者说是增加资本要素在资源禀赋中的相对丰富程度。而资本又来自于积累,经济剩余的多少决定着资本积累的多少,而经济剩余又依赖着生产活动的效率和特点,一个企业在发展产业和生产产品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资源禀赋的优势,优化技术结构,那么这个经济体的生产成本就会降低,竞争力就会增强。这样的企业就会创造更多的社会剩余,积累更多的资本量。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不断变动的背景下,取决于经济剩余规模的物质资本积累量逐渐增加,人均资本存量的增长能够有效促进出口比较优势的升级,因为资源禀赋的提升可以引进较为先进的技术来达到产业结构的升级的目的,经济就可以在长期实现较快的增长。六、创新及不足 (一)创新之处第一,以往的研究学者大多将重点放在了人口的年龄结构上,通常认为劳动力比率的变化影响着贸易结构的变化,而忽略了人口的性别结构也会对贸易结构产生显著影响。由于天性特制的不同,男性和女性在消费结构和消费偏好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本文将人口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并列研究,并进行分析。第二,大多学者采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数据,进行国家层面的比较分析,而忽略了小范围地区之间的差异,本文以我国31个省份(或地区)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研究地区层面上的出口贸易。(二)不足之处首先,本文在理论部分只是将已存在的人口相关理论和贸易相结合。本文中所使用的贸易指标为各省份(或地区)的对外出口额,并未细分到各产品,出口结构中的产品差异性依然存在。第四,由于女性地位的后发展,现存的对人口性别结构的研究文献并不多,理论也远远少于人口年龄结构的相关理论,因此,本文在论述人口性别结构的部分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撑。致谢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同学和朋友,在我灰心丧气,举步维艰时,是他们鼓励我,开导我;在我一筹莫展,停滞不前时,是他们给我良好的建议和方法,帮助我解决问题,他们是我永远都精神支柱。在这四年的积累与成长中,我体会到了学习过程的艰辛,也收获了取得成绩的喜悦,大学时光的每一天对我而言,都是难以忘怀的时光,然而,美好的时光太短暂,只能用一生铭记,此致敬礼。参考文献[1]林彦儒.我国人口结构与贸易结构关系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13):16-18.[2]田巍,姚洋,余淼杰,周羿.人口结构与国际贸易[J].经济研究,2013,48(11):87-99.[3]廖茂林,许召元,胡翠,喻崇武.基础设施投资是否还能促进经济增长?——基于1994~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管理世界,2018,34(05):63-73.[4]李兵,任远.人口结构是怎样影响经常账户不平衡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工具变量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5,50(10):119-133.[5]刘铠豪,刘渝琳.破解中国经济增长之谜——来自人口结构变化的解释[J].经济科学,2014(03):5-21.[6]铁瑛,张明志.人口结构、企业出口与加工贸易:微观机理与经验证据[J].财贸经济,2017,38(07):121-135.[7]邓伟志,徐新.当代中国家庭变革动因之探析[J].学海,2000(06):82-86.[8]王有鑫,赵雅婧.人口年龄结构与出口比较优势理论框架和实证经验.世界经济与议题,2016,(4).[9]王有鑫,赵雅婧,王猛.人口老龄化促进了出口产品品质升级吗?.财贸研究,2015,(2).[10]汪伟. 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贸易顺差:理论与实证[A]. 上海市社联、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上海市社联、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2:15.[11]谢建国,张炳男.人口结构变化与经常项目收支调整: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研究[J].世界经济,2013,36(09):3-24.[12]胡涛.人口结构变迁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影响[J].现代经济探讨,2014(09):5-9[13]王有鑫,赵雅婧.人口结构变动对经常账户的影响——基于215个国家和地区数据的经验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5,37(12):31-38.[14]徐元国,张陈宇,阴雪松.人口结构变动对地区外贸出口的影响——基于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J].财经论丛,2017(07):12-19.[15]朱超,余颖丰,易祯.人口结构与经常账户:开放DSGE模拟与经验证据[J].世界经济,2018,41(09):26-50.[16]曹子坚,郭晓萱.简析人口结构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7(10):28-29+31.[17]崔丽影. 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出口比较优势转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18]刘婕.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人口结构对实际有效汇率影响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6.[19] Kamrul Hassana,Ruhul Salimb,Harry Blochb.Demographic transition and the real exchange rate in Australia: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New Zealand Economic Papers,2015,(1).[20]Ruhul Salim,Kamrul Hassan.Does the Balassa-Samuelson theory explain the like between relative population growth and purchasing power parit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2013,(1).[21]Anderson,James,and Eric van Wincoop,2003,“Gravity with Gravitas: A Solution to the Border Puzzl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3[22]Yakita,A. Different Demographic Changes and Patterns of Trade in A Heckscher-Ohlin Setting .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2012,25( 5).[23]Fishman,R.,&Sevensson,J.,Are Corruption and Taxation Really Harmful to Growth ? Firm Leve lEvidence.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7[24]Baldwin,Richard,and Daria Taglioni,“Gravity for Dummies and Dummies for Gravity Equations”,NEER Working Papers,2006[25]Helpman,Elhanan,Marc Melitz,and Rubinstein,Yona,“Estimating Trade Flows: Trading Partners and Trading Volum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8[26]Luminita Cornelia Pirvulescu, Marina Mirabela Marean, Tiberiu Iancu et al.. The role of tourism i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omania[J].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17, 256.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前言(引言) 2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2
(一)我国人口结构对贸易出口影响研究现状 2
(二)关于我国对外出口现状 4
(三)相关理论分析 4
三、人口结构对贸易出口的作用机制 5
(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作用机制 5
(二)人口性别结构变化的作用机制 5
四、 人口结构对我国贸易出口的实证分析 5
(一)模型构建和变量选择 5
(二)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6
(三)数据回归和实证分析 6
五、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7
(一)研究结论 7
1.人口增长过快会抑制出口贸易的发展 7
2.人口性别比与地区出口呈负相关关系 7
3.老龄化的加剧会改变出口结构 8
(二)政策建议 8
1.合理发展人口 注重地区差异 8
2.坚持改革开放 促进全面开放 8
3.加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相互作用 8
六、创新及不足 9
(一)创新之处 9
(二)不足之处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11
图 1 全国人口年龄结构所占比变化图 3
图 2 我国人口性别结构所占比变化图 3
图 3 我国人口性别比变化图 4
图 4 我国对外出口额变化图 4
表 1 变量含义以及计算方法 5
表 2 描述性统计 6
表 3 数据回归结果 6
我国人口结构对贸易出口的影响
引言
引言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3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