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对农民非农就业质量的影响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研究【字数:10965】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1.研究目标 2
2.研究内容 2
3.研究方法 2
(三)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3
1.创新之处 3
2.不足之处 3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3
(一)受教育程度对非农就业的影响 3
健康状况对非农就业的影响 4
(三)工作年限对非农就业的影响 4
三、理论模型和变量选取 4
(一)理论模型设定 4
(二)数据来源 5
(三)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5
1.解释变量 5
2.被解释变量 5
3.控制变量 6
(四)样本特征 6
1.非农收入 6
2.人力资本 7
3.个人特征 7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7
(一)基准分析结果 7
1.对非农收入的影响 7
2.对非农就业身份选择的影响 8
五、结论和建议 9
(一)结论 9
(二)政策性建议 9
1.加强后续教育,培育高层次技术性人才 9
2.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建立农村医疗卫生体系 9
3.关注农民工心理健康 9
4.推广普及普通话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人力资本对农民非农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就业质量的影响
——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研究
引言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16年发布“一号文件”,重点关注“三农”问题。就业是保障农民利益的关键,但由于我国农业吸纳就业能力受到人地矛盾的严格约束,一方面是农业资源的稀缺,另一方面则是当下农村农业领域仍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导致了农村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显性与隐性失业问题严重,家庭收入水平难以提高,阻碍了我国城乡二元化向一元化并轨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进程,改变农民就业结构,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领域转移向非农领域,大力实施非农化就业是大势所趋。农村劳动力在转向非农就业的过程中往往受限于用工部门的用人门槛,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劳动者较低的技能水平与新兴企业较高的用工需求不相匹配,而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和是否接受技能培训等人力资本要素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民非农就业的非农收入和就业质量。因此,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出发,对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与非农就业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系统分析,从理论和实证的不同角度证明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改变农民根深蒂固的小农观念,促使农村家庭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打破劳动者非农就业选择困境,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和乡村振兴兼具的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目标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利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数据,通过统计描述和实证分析等方法来探索人力资本对农村流动人口非农就业质量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来分析人力资本对农村流动人口非农就业质量的影响机制,提出研究假说;第二部分将从不同人力资本要素对非农就业影响,对前人相关的理论与研究进行简要的回顾与分析。第三部分将简要介绍本文的数据来源、变量设置以及模型设定。第四部分是实证研究结果,运用了OLS回归、Mlogit回归模型对人力资本对于非农就业质量的影响进行了估计。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在此基础上尝试给出一些政策性建议,并提出了本文的一些不足之处。
2.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有以下四点研究内容:
内容一:人力资本与非农就业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阅读相关文献,从人力资本的不同维度——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和非农工作年限对非农就业的影响,对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
内容二:受访对象人力资本及非农就业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利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数据,清理出适当的样本数据并选取合适的统计变量,对所筛选出的样本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非农工作年限、非农收入、非农就业身份和相关控制变量(如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家庭常住人口等)进行赋值和描述性统计分析,初步直观地分析人力资本对农村流动人口非农就业质量的影响。
内容三:人力资本对农村流动人口非农就业质量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利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数据,通过Stata14软件,构建相关计量模型,以农村流动人口的非农就业收入和非农身份类型为被解释变量,以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和非农工作年限为解释变量,分析人力资本对农村流动人口非农就业质量的影响。然后将非农身份类型进一步细分,以研究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地位的影响,以此探索人力资本是如何具体影响农村流动人口非农就业质量的。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3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