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变化分析【字数:14235】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引言 3
一、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4
(一)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4
(二)“出口—生产率悖论”研究概况 4
(三)总结 6
二、数据来源及生产率计算方法 6
(一)数据来源 6
(二)生产率计算方法及数据处理 7
三、 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变化分析 8
(一)出口企业生产率总体变化 8
1、出口企业生产率总体变化情况 8
2、 与非出口企业对比 8
(二)分企业规模检验 8
1、大型出口企业生产率变化 9
2、中型出口企业生产率变化 9
3、 小型出口企业生产率变化 9
4、 与非出口企业对比 9
(三)分企业类型检验 10
1、国有出口企业生产率变化 10
2、集体出口企业生产率变化 10
3、私营出口企业生产率变化 10
4、外商投资出口企业生产率变化 10
5、 与非出口企业的对比 10
(四)分地区检验 11
1、东部地区出口企业生产率变化 11
2、 中部地区出口企业生产率变化 12
3、西部地区出口企业生产率变化 12
4、与非出口企业的对比 13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4
附录 15
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变化分析
国际经济与贸易 刘欣
引言
引言
以梅里兹模型为核心的新新贸易理论处于当前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学术前沿,其将研究视角从传统的国家与产业层面拓展到了企业这个微观层面。已有研究发现,由于贸易能够引发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只能在国内市场生产甚至退出市场,因此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普遍高于非出口企业。通过异质企业贸易模型来解释国际贸易中企业的差异和出口决策行为推导出了出口与生产率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在绝大多数国家企业的数据中得到了验证。
然而,近年来对中国工业企业层面的数据研究却得出了与之截然相反的结论:出口企业生产率显著低于非出口企业。关于这一现象,多数学者将其称为“生产率悖论”(李春顶,2010;汤二子,2011;安虎森等,2013;盛丹,2013),也有少数称之为“生产率之谜”(戴觅等,2014)。本文采用多数学者的称谓,定义这一现象为“出口—生产率悖论”。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中国企业出现的“出口—生产率悖论”现象是指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低于非出口企业(即内销企业或只供应国内市场的企业)。
本文通过整理1998—2010年我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及非出口企业数据,以时间为轴归类分析其变化特点,从企业类型、企业规模和地区角度分析出口和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按时间验证出口—生产率悖论的存在性,分析我国出口企业生产率变化的大趋势并分析其变化特点。
一、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一)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总结,可以将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因素分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宏观因素包括国家政策、经济制度、市场状况、贸易开放程度和空间差异等,微观因素包括企业盈利能力(利润率、主营业务率等)、员工状况、资本劳动比、创新能力(研发投入)、企业财务状况等。李清如等(2016)实证分析了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发现贸易开放程度与企业生产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非关税壁垒则会极大阻碍企业生产率的增长。马永红等(2015)利用工业企业库数据研究发现利润率、工资率和主营业务率能够促进企业生产率增长,而负债率、研发、出口与补贴则阻碍企业生产率增长,管理费率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因企业规模而异。余林徽等(2013)研究发现产权保护制度能显著促进企业生产率的增长。孙晓华等(2014)研究了企业性质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认为外资企业因研发效率高能促进企业生产率增长,内资企业情况则相反。
本文基于这一背景,对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进行测算,并根据具体情况对生产率变化状况进行分析与解释。
(二)“出口—生产率悖论”研究概况
有学者研究发现,随着中国出口的发展,中国出口企业出现了生产率的悖论现象。何为“出口—生产率悖论”?谈到“出口—生产率悖论”就不得不提到与之密切相关的新新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最初由Baldwin在2004年提出,其中主要包括两个模型,一个是以Melitz(2003)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主要说明同产业的不同企业在是否出口问题上的选择;另一个是以Antras(2003)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主要说明一个企业在资源配置的方式上的选择。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是新新贸易理论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方向,而异质性企业的出口贸易行为选择是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决定企业出口贸易行为选择的主要因素是企业的生产率水平,生产率最高的企业成为跨国公司,生产率处于中等水平的企业出口,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只能供应国内市场。新新贸易理论的结论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企业贸易数据的支撑,然而中国却是其中的一个特例,中国企业的“出口—生产率”悖论表现为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出口,而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内销。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3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