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国家水果贸易及影响因素【字数:10205】
目录
目录
一、 引言 3
二、 文献综述 4
(一)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关系的研究 4
(二)关于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因素的研究 5
(三)关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产生的影响 5
三、 中国与东盟国家水果贸易的现状分析 6
(一) 中国水果贸易的规模 6
(二) 东盟水果贸易的规模 7
(三) 中国与东盟国家水果贸易的关系 8
(四) 水果贸易的主要种类 10
四、 模型和数据来源 11
(一) 模型 11
(二)数据来源说明 12
五、 估计结果 13
六、 结论与前景展望 13
(一)结论 13
(二)前景展望 14
(三)启示
中国与东盟国家水果贸易及影响因素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 马宇馨
引言
引言
东盟是亚洲地区一个重要的经济合作组织,包括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 10 个国家。中国与东盟地缘关系较近,也因此经贸往来频繁,目前中国是东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东盟是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2002 年 11 月, 中国和东盟 10 国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决定到 2010 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4 年 1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月 1 日, “早期收获”计划正式启动, 2005年 7 月 20 日, 《货物贸易协议》的实施标志着自由贸易协定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2005 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经济总量已达到 29710.8 亿美元, 贸易总量为 13948.2 亿美元, 成为世界上拥有消费者数量最多、经济和贸易总量较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逐步实施, 不仅对中国和东盟, 而且对世界的经济和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 2010 年 1 月 1 日正式建立,覆盖人口近20亿人,如此大的统一市场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双方政府都致力于降低大量的商品关税,之前一系列关税削减政策使双方的关税水平有了显著降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由 9.8%降至0.1%,东盟老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由 12.8%降低到 0.6%,东盟新成员国也将于 2015 年全面实现零关税。关税优惠促进了中国与东盟贸易规模的扩大,也推动了双方在科技、文化、能源、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作为国计民生之本的农业,在双方的商讨过程中始终作为一个重要的话题,并且始终走在商品降税的前列,早在2004年的早收获计划中,就积极的致力于在2008年左右达到真正的零关税,尽管由于个别国家的发展进程有些许延迟,但是在所有商品中依旧是较早达到零关税商品的行列。其中水果的贸易规模随着关税以及自由贸易区建立越来越大,也深深地影响着双方水果产业的结构和生产规模。
文献综述
目前学者们对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下的三个方面:
(一)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关系的研究
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是既有竞争又有互补的关系的,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双方的农产品种类是比较相近的,出口的市场也是有很大的相似性;互补性主要表现在双方的资源互补性,造成产品的相对区别。在这方面郑晶(2015)等通过考察几年间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的市场结构,集中度等数据,用净出口显示优势比较指数以及贸易互补性指数等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规模增长迅速,但贸易逆差也在不断地增大;其中中国的出口目的地比较分散,而进口地则十分集中,这也表现出中国的出口产品比较优势并不明显,而东盟的产品与我国农产品的互补性还是很强的。孙笑丹(2003)通过对中国与东盟国家某些产品进行出口相似度指数的测算,研究比较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产品的结构,研究结果与上述也是相似的: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产品和出口市场的相似度都比较大,双方的竞争十分激烈,但是也有更进一步的发现:中国的优点在于对于市场的需求有更快的反应,积极对产品做出调整,但是反应的水平则不如东盟国家,有待提高,因此建议中国的农产品要增强比较优势,产品尽量向多元化发展,增强竞争力。吕玲丽(2004)则通过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通过显性比较优势理论(RCA)进行分析,侧重于关于东盟各国农产品的出口比较优势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有很强的互补性,这有利于双方的贸易;尽管中国在农业上的比较优势不是特别明显,但是中国在农产品加工方面有很强的比较优势,我国要在这方面进行更大的投入,扬长避短。孙林(2005)利用出口相似度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关系,表现出双方的市场相似性更强一些,这也有利于中国与其合作,减少竞争性,实现互利共赢。但是双方的竞争性在不断地加强,需要双方政府的共同引导,降低竞争性,增强合作性。王艳(2012)等对于我国长期在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交易中产生逆差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从客观上来看双方资源的互补性导致贸易逆差的产生同时“早收获”政策和零关税政策也放大了这样的逆差,建议我方政府积极调整贸易政策,为我国企业提供更好的出口条件,同时企业要充分发挥产品比较优势,增强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尽量减少这样的贸易逆差的规模,减少损失。可以注意到上面的这些研究也都注意到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对这样的状态有些许的担忧,认为还是需要更深入的合作和沟通以及企业的努力改善这样的情况。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3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