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措施对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基于中国对美日韩出口数据的分析【字数:11006】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2
二、文献综述2
(一)概念界定2
(二)SPS措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3
(三)SPS措施对贸易流量的影响3
(四)文献述评4
三、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分析及二元边际的测算4
(一)农产品出口现状4
(二)农产品出口至美日韩三国二元边际的分解5
四、中国农产品出口所遭遇的SPS措施情况分析7
五、理论及实证分析8
(一)理论机制分析8
(二)模型设定8
(三)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9
(四)回归结果及其分析9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11
(一)结论11
(二)政策建议11
参考文献12
致谢12
SPS措施对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
—基于中国对美日韩出口数据的分析
引言
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产品出口在改善农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国家创汇等方面一直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迅速增长,由2001年的159.8亿美元发展到2018年的797.1亿美元,增长近5倍。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但是,近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难度逐渐提高。20012008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年均增速约为13%,2009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速为负,2010、2011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年农产品出口额增长20%以上。2012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速骤降至4%,此后农产品出口增速放慢,再未超过8%。除此之外,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持续扩大。2000年到 2018年,贸易差额从237亿美元增长到573.8亿美元。
SPS措施的频繁实施是中国农产品出口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SPS措施(卫生和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是全球使用最频繁、覆盖面最广的非关税贸易措施之一,凭借其隐蔽性、复杂性、灵活性以及合法性的特点成为许多国家保护本国产业的秘密武器。我国出口农产品被进口国利用SPS措施扣留、退回、销毁等情况不断发生。因此,研究SPS措施对中国农产品的影响及程度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美国、日本与韩国是我国农产品集中出口的三大市场。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发达,关注环境及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美日韩三国是实施SPS措施的积极倡导者,其频繁发布的SPS通报严重阻碍我国农产品出口。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基于中国与美日韩三国的贸易数据以及SPS案件的发起数,在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至美国、日本以及韩国二元边际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实证分析SPS措施的实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以期为我国农产品突破SPS等技术性贸易壁垒和扩大农产品出口提出针对性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各成员国货物贸易的一项重要协定,是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的重要成果。随着传统贸易壁垒的逐渐削减,人们担心一些国家可能会不合理地使用SPS措施形成新的、具有歧视性的非关税壁垒,《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的初衷即为“减少卫生及植物检疫条例的壁垒对农产品贸易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一直与农产品贸易谈判联系在一起被各方所讨论,但在乌拉圭回合最后文件中则以单独的法律文件——《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成为多边货物贸易规则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与农产品贸易具有密切的联系,乌拉圭回合最终达成的《农产品协定》也明确规定对农产品进出口的检疫措施适用《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的规定。
《WTO/SPS协定》承认,为了保护人类生命、健康和安全,为了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制定动植物产品及食品的检疫要求,实施动植物检疫制度是每个成员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不是不受约束的,而是以动植物检疫措施不对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为前提,应该仅在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的限度内实施。各成员在制定动植物检疫措施时要把对贸易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且不得对国际贸易造成变相的限制。
(二) SPS措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国内外学者主要使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研究SPS措施对进出口国社会福利的影响,即就某一行业或产品进行单市场或多市场分析,以微观经济学的供需平衡为测度基础分析SPS等标准或技术法规对生产、消费、贸易和福利的影响。例如,朱玉春等(2005)研究了实施SPS等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进口国的不同经济影响。当贸易壁垒以产业保护为目,则进口国的福利水平将会降低,;当贸易壁垒以保护消费者为目的,在技术标准选择适度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当进口商品对国内生产不利,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会提高进口国的福利水平。黄志刚等(2008)用综合分析模型分析SPS等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进口国与出口国的经济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设置恰当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可以增加本国净福利;但是设置过当的或歧视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可能引起出口国的报复,双方的净福利都受损。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3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