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对天气指数保险的需求研究【字数:8012】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一) 国外研究综述 2
1、天气指数保险的优势 2
2、天气指数保险需求方面的研究 2
(二)国内研究综述 2
1、天气指数保险的优势缺陷 2
2、天气指数保险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2
3、关于天气指数保险需求方面的研究 3
(三)文献评述 3
(四)提出问题 3
三、数据分析 4
(一)数据来源 4
(二)数据分析 4
1、农户基本特征 4
2、农户风险意识 4
四、影响农户天气指数保险需求的实证分析 5
(一)模型设定 5
(二)变量描述与预测相关性 5
(三) 模型的回归结果与分析 7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8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农户对天气指数保险的需求研究
引言
引言
天气指数保险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是以一个或者多个天气要素为触发条件,只要天气要素符合了保险合同中的指数要求,便会触发赔偿条款。该保险简明,在保险中所需要的气象学的指数可以从各地的气象站中调取,只需要政府的支持,数据获取简单,指数量化过程简单,并且气象指标多为降水、气温等容易采集的数据。天气指数保险成为了保险研究中的新兴热门研究话题。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1.天气指数保险的优势
在农业活动中经常会发生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供给信息不能有效传递、价格变动无法预测等情况,农业面临着多种不同的风险,给农户带来不同方面的负面影响。天气指数保险的提出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将客观存在的天气状况作为指数的依据,将气象指数标准定位能够弥补传统农业保险的缺点【1】。天气指数保险有两个很大的优点,一是该保险的相比较于传统的保险价格更低,符合基本的农业从事者,再通过保险公司的推广后会有更多的农民由传统的农业保险转为天气指数保险。二是保单的处理由于指数的运用会相比较于传统的保险更加标准化并且简明,有益于保险的管理减少了保险公司的管理成本【2】。作物通过每日的天气状况影响,日积月累的影响最终会体现在作物的产量上,因此通过大量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出作物的产出量,以此根据指数和产量进行指数保险的运作【3】。天气指数保险已被众多农业类型国家与地区推上了研究的议程,以预防巨灾风险,降低保险的交易成本【4】。
2.天气指数保险需求方面的研究
McCarthy采集了摩洛哥四个不同地区的农民对于天气指数保险购买的情况,得出结论,农户在面临越大的风险时,将越会选择购买保险来有效地规避损失【5】。风险越大购买保险意愿越强是个符合常理的趋势,但影响农民购买意愿的因素是哪些在上一份文献中不得而知。之后的学者们也通过保险公司角度(如赔偿金)、政策角度(如政府对于天气指数的支持何政策的宏观调控)、农民购买者角度(农民的受教育水平)、耕地角度(如耕地面积)、农作物角度(如农作物的种类)等多个个角度对需求因素进行分析。
(二)国内研究综述
1.天气指数保险的优势缺陷
在我国2008年后便有较多的研究人员对天气指数保险进行研究,借鉴外国分析该指数保险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农业国情分析出了天气指数保险的优缺点。
(1)优势
天气指数保险对市场上买卖双方都有不少的好处。对于销售保险的保险公司来说,首先在制定天气指数保险方案时,通过在气象站的数据来代替传统天气指数的实地考察,设计的时间和预算可以更多投入指数的计算,减少了大量的成本。在交易成交后,合约标准透明,有既定的赔偿额度,降低了道德风险。对于购买保险的农户来说,首先购买了保险是能够有效的规避一部分的风险。其次天气指数保险相比较于传统的农业保险,指数更利于不同教育水平的农民理解,理赔的过程也很简洁,降低了保险公司的成本也方便了消费者【6】。
(2)缺陷
天气指数保险最明显的缺陷是基差风险【7】,即有些受灾地区虽然达到了理应获得赔偿的标准却没有获得赔偿,而有些未受到灾害地区虽然没有达到理应获得赔偿标准却收到了赔偿。这样的不公平便会阻碍天气指数保险的发展。所以说天气指数保险的指数最好与作物产量联系更为紧密,才有可能尽量减小基差风险【8】。
2.天气指数保险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由于我国天气指数保险起步较慢,大多数的研究都是通过借鉴国外的研究,再根据实验点的数据分析,进行保险产品的分析与设计。如对浙江省的柑橘低温冻害保险气象理赔指数的设计【9】,由于浙江省面积广地势较为复杂,传统的农业保险不能完全用统一的指标去衡量,天气指数保险根据橘树的种类、冻伤气温确定了理赔系数和理赔率,提高了赔付的效率降低了成本,也为其他种类的农作物设立指数提供了参考。当然在国内,不少保险公司也设立了天气指数保险的实验试点,比如在安徽省设定的小麦的试点,通过两年的推广【10】,受保面积达到了1300hm2。
3.关于天气指数保险需求方面的研究
随着天气指数保险在我国的不断研究,政府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试点,再进行宣传推广,在一部分的地区取得了不错的效应,不过在一些地区收获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大多数的学者在对天气指数保险的设计研究之后,开始了对影响天气指数保险需求的因素的研究。在2010年之后,研究的参考文献相应变多。在孔荣和袁亚林的文章中【11】,对甘肃和陕西两大省的农户进行了购买天气指数保险的意愿的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农民在大体理解指数保险的情况下,都会有购买天气指数保险的意愿,天气指数保险在中国还是有长远的市场的。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的因素被考虑到需求影响因素里。比如当前市场上的农作物价格波动、期货市场的交易情况、银行的贷款额度都是会影响到农户的需求的【12】。当然农业不仅有种植业,畜牧业也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在陈嘉烨和周力的研究中【13】,将养殖农户作为研究对象,将规模大小划为影响农户购买意愿的因素,养殖规模越大的农户对天气带来的负面影响接受能力越强,资金也越充裕,购买的意愿也越强。而规模较小的养殖户情况相反,容易进入恶性循环中。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2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