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金融素养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字数:9575】

2024-02-25 13:10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1当下我国的家庭金融研究蓬勃发展,而借贷行为作为家庭金融负债决策领域的一部分,被愈加关注。而家庭借贷行为背后的每一部分都有着金融素养的影响。本文借助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与调查研究中心的问卷数据,通过构建Probit模型回归分析,利用微观数据探究金融素养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发现金融素养对家庭借贷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包括家庭是否拥有借贷和家庭借贷渠道偏好两方面。一方面,拥有较高金融素养的家庭会更有可能存在借贷行为,另一方面,金融素养较高的家庭会更加偏好通过银行贷款来平滑自身家庭消费。本文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居民金融素养的政策建议和方法。
目录
引言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进步,有关居民家庭金融领域的研究也在不断随之发展,人民对于更高的家庭金融的决策能力需求也在日益增长,金融素养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对金融素养在家庭金融领域内的作用进行研究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从现实角度看,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自然包括金融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家庭金融就是我国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家庭金融素养的普遍缺乏是影响我国家庭金融领域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我国家庭的金融素养,让他们做出更合理的家庭金融决策,有助于推动我国家庭金融的高质量发展。而我国家庭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家庭负债,尤其是家庭借贷行为,探究金融素养对这一行为的影响有一定的现实需求。
从学术角度看,我国对金融素养在家庭金融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不少学者已经从中取得了大量重要成果,他们主要关注于金融素养与家庭金融决策的关系,包括家庭资产选择、家庭投资组合分散化、家庭理财建议的需求等方面,而对于金融素养与家庭金融负债的关注并不多见。因此本课题将重点放在了研究家庭金融负债领域中的家庭借贷行为上。
二、文献综述
(一)金融素养的测定
为了使测定的金融素养数据准确和方便后续提供提升办法,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确定金融素养的衡量标准。为了使逻辑分析办法的构建具有有效性,这里参考Pedhazur & Schmelkin(1991)所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标准的定义,标准测量的内容,用来度量的方法和评价程序。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首要的是标准的定义,标准的定义要可以操作,考虑全面,同时注意不要发生重复。其次是标准测量所包含的内容,这需要仔细考量。然后是度量的方法,需要考虑收集数据、字数要求、语言表达方式和一些相关问题优先度的排列等结构性的问题。最后是评价程序,主要用来提供一致性检验和分析。
1.金融素养的定义
关于金融素养的定义,长久以来各个学者都提出了他们自己的见解,并没有达成一致,由OECDINFE( 2011) 提出的观点取得了较为广泛的认同: 金融素养是由意识、知识、技术、态度和行为所决定的,使个体做出合理金融决策并最终实现金融福祉的一种综合素质。在这个概念里,技术是指在平时生活中能够运用一定金融知识的能力,知识是个体对相关金融问题的了解程度,而态度和行为则与做出合理金融决策的自信心相关。客观金融素养指标主要通过被调查者能否正确回答被问到的金融相关问题来构造,主观金融素养指标是根据受调查者对一系列金融方面问题的了解程度,或对自己金融素养的自我评估来构造。
2.度量的程序
基于此,对金融素养的度量需要一定的程序与方式。金融素养度量的程序包括问卷询问的问题数量和数据的采集方法。要想把金融素养这一概念代表的具体内容进行量化相当困难,Lusardi & Mitchell(2008,2011a,2011c)提出了一组规范化的问题模板,并进行推广使用。就数据采集上,有在线问卷调查,面对面采访,电话连线等方式。
由于在评分过程中近90%的调查者没有指明受访者哪个问题的答案代表他拥有着较好的金融素养,一些研究甚至将金融素养的门槛从随后的等级划分开来,以便将测量结果结合起来。例如,根据 Volpe et al.(1996)中的度量方法,具有较好投资素养的标准被认定为在其设计的投资问题里得分在70分以上。Bankrate(2003)将评分按A到F的等级进行排序,但也没有指明哪一个等级才是拥有较好金融素养的标准。根据Mandell(2009),受访者得分在75分以上表示有较好的金融素养,而得分60分到74分则表示不清楚。而根据 Jump$tart Coalition ,学生如果分数低于60分,则说明其金融素养水平较差。
但是Van Rooij et al.(2011)指出如果采用自我评估的方式衡量居民金融素养具有简便性和直观性,而使用居民对金融常识问题正确回答的得分来衡量金融素养时,常常会发生居民随便猜测的情形。Xiao et al.(2014)和 Xia et al.(2014)分别通过询问居民对某些金融产品的了解来衡量他们的金融素养,并由此探索有关的问题。学者们把采用自我评估的方法进行衡量得出的则称之为主观金融素养,把近似于 Lusardi & Mitchell(2008,2011a,2011c)通过构造问题询问受访者答案,并将正确回答得分进行加总得出的称之为客观金融素养。Allgood & William(2015)借助美国国民金融能力研究数据库,指出主观金融素养和客观金融素养都对居民金融行为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对金融素养进行测定需要根据问卷内容来进行因子分析,进而进行金融素养指标指数的构造,并由此得到回答情况的分布来进行分析。
(二)家庭借贷
在现实生活中,居民家庭会因为各种原因增加或减少债务。例如预期收入、居民家庭的忍耐性、目前收入、居民信用卡额度、净财富和健康状况等因素都有可能会影响居民家庭的负债。
预期收入与居民家庭负债成正比,即家庭预期收入越多,那么就会有更大的可能负债,原因在于负债可以被预期收入来偿还,所以居民家庭会更乐意通过借贷来稳定自身消费水平。Cox & Jappelli(1993)在对美国SCF1983年数据进行研究时发现,居民家庭的恒久收入越高,那么其贷款需要也会相应增加。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2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