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建筑业上公司股价影响研究【字数:9412】
目录
引言1
一、文献综述2
(一)相关文献梳理 2
(二)理论基础2
(三)研究综述3
二、我国建筑业税负及股价运行主要问题及现状分析 3
(一)税负现状分析 3
(二)股价运行现状分析4
三、“营改增”影响建筑业股价的实证研究5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5
(二)研究设计6
(三)数据来源7
(四)数据整理及分析7
(五)结论11
四、对策与建议 11
(一)政府制定更加合理的增值税率11
(二)完善“营改增”配套措施11
(三)投资者理性投资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2
“营改增”对建筑业上市公司股价影响研究
引言
引言
2016年3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将金融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与生活服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的方案,并决定在2016年5月1日全面进行“营改增”。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有着密切关系。2018年上半年建筑业总产值94790亿元,同比增长10.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63%。在2016年5月1日前,建筑业都是按照工程收入的3%征收营业税,2015年建筑业营业总额占全国营业收入总额的26.6%,仅次于其下游产业房地产业的营业收入。3%的营业税率虽然不算高,但由于营业税实行的是全额征收的计税方法而且建筑业作为中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游产业关联着上游与下游产业,产业链冗长,加之项目周期长,跨区经营多,人员庞杂,业务复杂,在“营改增”以前,重复征税现象严重,给建筑业公司带来了极大的税收负担,严重阻碍了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2016年5月1日全面实施“营改增”税制改革后,建筑业全行业都不用再交营业税,且按照11%的税率缴纳增值税。2018年两会指出要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自2018年5月1日起建筑业增值税率由11%降到10%。10%的税率较营业税3%的税率虽然提高了,但由于增值税是对增值额征税,其税基就相应减少了,建筑业的“营改增”进一步完善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对于促进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全面建账,减轻企业税负都有着重要影响。
增值税作为流转税具有税收中性的特点,能够做到“道道征收,税不重征”,相比于从前征收的营业税,能够有效避免重复征税现象,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建筑业被纳入“营改增”范围,也进一步完善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使建筑业与其上游与下游产业形成一条完整的增值税抵扣链。建筑业作为最晚一批被纳入“营改增”范围的行业,研究其“营改增”股价效应,对于研究整体的税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但“营改增”减轻建筑业的税负只是理论上的宏观分析,并且营改增对企业的经营变化影响需要一个长期的传导过程,而股票市场能够对政策信息做出迅速反应,股市能够直观反映“营改增”政策对建筑业的影响是否显著,以及总体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因此,研究“营改增”对建筑业上市公司股价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一、 文献综述
(一)相关文献梳理
由于“营改增”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以来为了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所进行的独具特色的税制改革,国外缺乏相关实践,因此国外鲜有研究。
而对于增值税,最早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托马斯与政府顾问威尔海姆等人提出,并与19世纪50年代在法国率先实施。因此国外对增值税的研究起步较早,也有较多的实践经验。John Kay and Mervyn King早在1979年提出增值税可以做到兼顾公平与效率,加之增值税具有可抵扣与针对增值额纳税的特点,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全面建账。John L.Mikesell 通过比较销售税(此处销售税即对应国内的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征收模式,提出政府把销售税改为增值税既能体现公平原则,同时也提高了宏观经济运行效率。因此,作者提倡应将增值税作为国家的主要税源
在我国“营改增”全面推行以来,国内学者对于“营改增”的现实影响与效应进行了多方面研究。
宏观方面,高培勇认为“营改增”不仅完善了现行税制,对经济结构调整,宏观经济运行更有着重要作用。蔡昌认为“营改增”对我国各行各业都有着深远影响,且将引领我国税制走向公平与效率,堪称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变革。
微观方面,李春红通过对沪深33家建筑业上市公司的财报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发现“营改增”对企业绩效有积极影响。朱志蒙通过建立模型测算建筑企业流转税税负,得出结论为基建类企业税负可能下降,园林和装饰工程类企业税负可能上升。
(二)理论基础
1.事件研究法
“营改增”属于一种政策信息,而在业内大多数学者在研究政策信息对股市影响时大多采用事件研究法。事件研究法最初由Dolley在1933年提出,研究了拆股对股价变化的影响。Ball和Brown进一步发展了事件研究法,通过测量非预期收益率来研究企业财务报告。Fama提出外界信息会对股票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且不同的信息对股票价格产生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后来,Fama与Jensen根据股票市场对各种信息的反映程度提出”有效市场假说”,将市场划分为弱有效市场、半强有效市场与强有效市场。弱有效市场中股票价格能够反映所有历史信息,半强有效市场中所有公开信息能够马上反映到股票价格上,而强有效市场中所有公开与内幕信息都能反映到股票价格上。
2.政策对股价的影响
吴轩通过建立VEC模型,就宏观经济政策对股价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宏观经济政策会对股价波动产生一定影响,但具体影响程度与股票市场敏感度及其自身波动性有关。王春峰等人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对多数政策信息反应迅速,但存在反应过度的状况。陈冬华与姚振晔认为宏观经济政策会影响相关公司股价的同步性,通过实证研究,作者发现得到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相比未获得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股价同步性会下降。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2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