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金融可得性基于微观层面的实证分析【字数:10769】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回顾2
(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指数 2
(二)企业金融可得性 2
(三)经济不确定性对企业金融可得性的影响 3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4
四、数据、变量统计与分析 5
(一)数据来源 5
(二)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 5
五、实证结果和稳健性检验 6
(一)EPU指数与企业金融可得性的实证分析6
(二)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与企业金融可得性的实证分析 7
(三)稳健性检验 8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9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金融可得性
——基于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
引言
引言
金融可得性是指企业以一定成本获取金融资源(主要是指外部融资)的难易程度,因此,金融可得性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获取金融资源数量的多少,二是获取金融资源成本(价格)的高低。对于特定的企业来说,金融可得性高意味着同等成本获得的金融资源更多,或者获得同等金融资源成本更低,相反,金融可得性低意味着同等成本获得的金融资源更少,或者获得同等金融资源成本更高。金融可得性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不完善的金融市场环境中,金融可得性较低可能阻碍企业的最优投资决策,从而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生产率(Gatti and Love,2008;Ayyagari et al.,2010)。长期以来,银行在我国金融系统中占有绝对优势,来自银行体系的信贷资金是我国实体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能否获得信贷资金对一个企业的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经营发展,乃至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林毅夫、姜烨,2006;许伟、陈斌开,2009)。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时期,金融市场化改革滞后以及金融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依然存在,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和信贷结构性矛盾普遍存在。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定义为企业无法对未来的政府经济政策趋势做出有效判断。微观企业在面对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时,会受到政策内容、发布时间、潜在影响等不确定因素。同时,企业由于所处行业和经营规模不同,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敏感程度也会存在差异。虽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于企业金融可得性存在重要影响,但是该影响没有引起政府和企业的足够重视。因此,在经济“新常态”阶段,宏观政策的确定性要求逐渐凸显,研究微观企业主体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反应原理和机制尤为重要。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从微观主体企业的角度阐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金融可得性的影响机制,更全面的研究了我国企业在经济政策不确定的条件下的金融可得性情况。并探究了金融生态环境在两者负向影响关系中的作用。研究结论对我国进行有效宏观调控和保证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文献回顾
(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指数
Gulen and Ion(2016)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含义是:经济主体企业无法确切预知政府现行的经济政策是否改变。2008年全球次贷危机之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引起各国学者广泛关注。为了缓解危机对本国国内经济的影响,各国政府主要通过制定和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以稳定国内和国际金融体系。经济政策的稳定性会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和未来预期,有利于国际范围内融资活动的开展;相反,不稳定的经济政策则会阻碍企业融资并导致国际经济秩序混乱(Gauvin et al.,2013;谭小芬等,2018)。
近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产业政策等措施,以稳定宏观经济。虽然这些政策的在缓解次贷危机冲击,稳定宏观经济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也给企业在生产经营、金融可得性和发展前景等方面带来较强的不确定性冲击。在政策不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必须依据政策调整方向调整其经营战略及经营行为(王红建等,2014)。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大,企业融资环境将发生变化,较低的金融可得性可能影响企业研发投入,阻碍企业创新活动。(Gulen and Ion,2013;郝威亚等,2016)。
在如何衡量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问题上:现有研究主要以间接度量为主,通过单一的金融指标如股票收益率波动、投入产出价格、全要素生产率等,来衡量企业面临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还有学者使用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或财政政策的变动来衡量整体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但是以上方法较为片面,没有从整体上度量我国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但是关于从整体的角度来定量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研究还比较有限。本文所采用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来自Baker等根据香港《南华早报》的每日新闻内容构建了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即EPU指数。EPU指数的构建方法如下:第一步,运用程序对《南华早报》的文章中筛选出所有同时包含“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三类关键词的文章,并定义为EPU指数相关文章。第二步,计算出每月与EPU指数相关的文章的总数,然后通过报纸上上的文章总数做标准化。EPU指数非常准确,且测量误差与GDP增速等实体经济指标并不相关。这种基于新闻索引来构建经济不确定性的方法是与美国和其他国家相关指数的构建相一致的,并得到了学界广泛引用。
企业金融可得性
陈海强等(2015)认为金融可得性低是企业发展的主要阻力,不利于企业的创新行为,不利于企业提高技术效率。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2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