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字数:10053】

2024-02-25 13:0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进行持股金融机构成为上市公司的一个投资手段,尤其是持股非上市金融机构。在产融结合的大背景下,企业债务融资被持股行为影响,研究具体的持股行为对债务融资的影响作用对产融结合的推进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选取时间范围为2014-2018年,以本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持股数据为样本,分析理解持股金融机构对公司长期债务占比以及整体债务融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持股金融机构会促进非金融上市公司改善资产负债状况,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持股金融机构这一行为,可以增加公司的长期债务总体占比。本文将对持股金融机构的问题各从企业本身、金融机构以及政策制定三方面提出对策。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文献综述2
(一)持股金融机构的企业动机分析2
(二)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债务融资影响分析3
(三)评述4
二、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的现状和债务融资特征4
(一)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的现状分析4
(二)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特征5
三、模型设计与实证结果分析5
(一)研究假设5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6
(三)样本选择及其构成6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7
(五)稳健性检验8
四、结论 10
(一)主要结论10
(二)政策建议10
(三)研究缺陷和期待10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
引言
引言
如今,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的数量在增加,简称持股金融机构。产融结合理论是持股金融机构的根本来源。产融结合理论在学术界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祝继高(2012)对产融结合理论的解释:一般而言,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简称为“产融结合”,是指非金融类的企业(简称“企业”)通过交叉持股多种手段和金融企业进行资本之间的合作。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之中,产融结合是产业资本市场化与金融资本市场化的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产业资本直接持股金融机构,包括基金、银行、信托、证券等不同种类股权,这种模式比较常见;二是金融资本投资企业。本文的关注对象为上市公司持股非上市金融机构。非上市金融机构由于其自身特性,建立特殊关联与信息披露宽松,所以是本文研究对象。
一、文献综述
(一)持股金融机构的企业动机分析
1.获得融资的几率增加
企业获得外部融资的途径中,金融机构是重要一环,持股行为带来的股权联系使得企业可以获得融资便利。通过在华外国公司向国资银行和外国银行贷款的实证研究,曹敏等(2003)发现随着银企之间的合作越长,两者信息沟通更加完善,企业缓解了融资约束。金融中介的典型代表——商业银行沟通了银企之间的信息问题。在持股金融机构的前提下,邓建平和曾勇(2011)研究了企业债务结构变化,研究表明企业的长期贷款数额与占比都呈现增加态势,说明企业持股金融机构之后获得了更多的银行融资。通过建立信号传递模型,朱松和杨丹(2014)有效地解释了企业持股非上市金融机构展现公司负债能力良好、资本实力雄厚从而获得更多信贷扶持。在林灵等(2015)得出结论:企业持股银行其主要目的是增进银企关系破解融资约束,来获得更多的融资。
在公司治理理论中,股东股权份额代表了公司的掌控程度,毫无疑问,大股东控制公司的决策权。这意味着企业持股越多越易获得债务融资。万良勇等(2015)研究表明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后其面临的融资约束显著降低,并且上市公司持股相对较多,上市公司能够直接影响决策,从而获得更方便的关联贷款。
2.投资多元化动机
企业持股金融机构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保证企业剩余资金安全的同时,取得资本回报。企业出于外汇管制以及汇率风险的考量,投资渠道相对狭窄,金融行业利润高风险小是少见的优质投资渠道。
经济新常态时代的到来,传统企业受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无法保证自身的利润。运用随机前沿计量分析法,王家庭和赵亮(2010)通过研究发现资本充足率能够对其产生正向影响。但是资本的充足与盈利能力差和融资约束较高相对应。综合上述情况,企业投资剩余资金在金融业可以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
3.提高声誉动机
声誉好的公司能够自由选择融资债务的期限。此类公司可能会优先选择低成本的短期债务,当融资成本纳入考量范围。不过短期负债是信用评级较低的公司的唯一选择,金融机构为了控制风险不愿向其发放长期贷款(Diamond,1991年)。不少公司有意提高声誉以获得相对成本较低的债务融资。在实证研究实际控制人声誉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后,叶康涛等(2010)发现在贷款决策时金融机构将借款人的信用纳入考量范围。通过持有金融机构股份提高企业声誉、缓解融资约束,是许多民营企业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无奈之举。
4.降低交易费用
企业主体地位来看,交易成本包括各个阶段的产生的费用,包括但是不限于收集信息、沟通谈判以及履约成本,此外贷款程序损失也是有机构成。就贷款借款人而言,企业的经营失败或恶意隐瞒行为而导致贷款坏账。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太高,很难就现有信息金融机构正确信贷定价。金融机构采取设定更高的利率从而导致更高的交易成本的策略,进而产生的“逆向选择”行为将使信贷市场失效。中国企业的产融结合现状使得蔺元(2010)研究得出结论,通过持股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可以实现产融结合尽可能消除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捆绑银企成为利益共同体,降低各项交易成本。贺晓宇和张治栋(2018)认为,企业参与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可以向外界发出积极信号,是一类信用和实力上的担保机制,使企业有可能占据金融资源配置优势地位。
(二)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债务融资影响分析
在梳理了企业持股金融机构的动机之后,将分析其变化,给后续研究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分为债务融资成本、债务融资能力、现金储备三方面。
1.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
目前,学术界尚未就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达成共识。绝大多数学者同意这是一种特殊的与金融机构建立联系方式。然而学术界对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2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