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上涨二套房投资与居民消费水平【字数:9583】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2
(一)房价影响消费水平的研究2
(二)住房二重属性的研究与投资性需求变动2
(三)住房制度改革探索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
三、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4
(一)数据来源4
(二)研究方法4
(三)变量定义及模型设定4
1.因变量 4
2.自变量 4
(四)实证结果分析6
1.二套房投资决策分析 6
2.消费水平影响分析7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8
致谢8
参考文献9
房价上涨、二套房投资与居民消费水平
引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处于一种不断发展的状态。从1980年到2015年,我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增长了55倍,从最初的人均可支配收入387元上升到2.5万元。居民所获得的可支配收入,可以用来进行消费或储蓄。居民消费包括商品性消费、自给性消费、服务性消费以及住房及水电消费,其中住房由于其价格高、使用期长且具有刚性需求的特点,在居民消费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一环。
住房因所依赖的土地的稀缺性、建设的复杂性以及长期的耐用性,成为了一种高价格的商品,而正是它所具有的这些属性,决定了它兼具消费和投资的二重性。住房作为一种消费品时,它既是人们基本的生存资料,又是人们的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住房消费对于扩大内需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调查显示,近年来居民消费的倾向正由物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质性消费向精神性消费倾斜,恩格尔系数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居民更多的将收入投入在教育文化、医疗保健以及旅游交通方面。然而进一步分析发现,生存型消费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食品与服装支出的下降,而非住房消费的下降。
十几年来,房价的不断上涨随着居民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聚焦与关注。以2015年12月房价指数为基准100%,根据国家统计局每月发布的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数据,在2016年10月之前,15个热门城市的房价走势基本都呈直线上升趋势,10个月累计涨幅在18%至47%,累计涨幅平均值为28.63%。房价的持续上涨令很多人嗅到了商机,人们纷纷购买多套房产并伺机转卖以取得投资收益,甚至出现了“炒房团”等专门买卖大量房产赚取差价的团体存在。住房的投资属性与消费属性是矛盾却又相关的两个属性,但是住房的消费属性对于大部分中国居民家庭而言更为重要,如何平衡这两项属性正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努力的方向之一。
本文通过探究房价上涨对城市有房居民家庭的二套房投资决策与消费水平所带来的影响,实证分析住房二重属性的关联与各自的影响结果,为我国住房消费与投资属性的平衡提供参考结论与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 房价影响消费水平的研究
在二十一世纪初,便已有学者关注到了房价与居民消费水平十分重要的联系,Campbell等(2007)认为房价的波动性会影响居民家庭消费的决策,住房对拥有住房的家庭来说,所带来的是积极的“财富效应”。“财富效应”在住房方面反映的是,随着房价的不断上行,家庭手中持有的房产内在价值也在不断增长,会使得家庭财富增加,因而消费能力也会增加。而对于没有拥有住房的家庭来说,住房所带来的是抑制效应,也就是中国俗称的“房奴效应”,无房家庭为了购置住房,不得不减少其他消费的支出并将这部分支出用于填补房价不断上涨带来的鸿沟。Cho(2011)针对韩国家庭的调查印证了这一观点,面对不同的年龄群和收入群,不断上涨的房价将会增加无房青年人的生活压力,而对于持有房产的老年人则是有益之事。
颜色和朱国钟(2013)提出,房地产市场上同时存在“财富效应”与“房奴效应”两种状态并各自发生作用,而哪一方的天平更重,将会反应到当前居民消费的情况之上,在完美预期的经济模型之下,将住房市场分为基准模型、非持续性上涨、无限期持续上涨的三种状况后,认为如果居民对房价的预期为持续上涨时,会产生较为明显的财富效应;反之则会产生房奴效应,而中国房地产市场究竟能带来那一种效应取决于居民对房价抱有信心还是心存疑虑。
部分学者根据调查数据提出,房地产市场繁荣所带来的财富效应目前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Lindner和 Fabian(2013)在AndoModigliani消费函数基础上建立的模型表明,住房财产对美国国民消费水平产生了正面的影响。齐红倩和黄宝敏(2013)同样通过实证研究,认为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提高与房地产财富的增加呈现显著性相关的特点。然而也有部分学者提出了反对意见,刘玉飞等(2018)以中国家庭数据追踪调查(CFPS2014)数据为蓝本,指出房价会对消费水平产生负面效果,住房支出产生了挤出效应,主要表现在发展型和享受型支出方面,通过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才能破除这一现象。
(二) 住房二重属性与投资性需求变动的研究
周旭霞等(2010)推论指出,投资性消费是由于人们规避损失、追求利益所产生的,在商品价格显著上涨、货币利率较低、通货膨胀预期强烈之时,投资性消费将会释放巨大的能量,但是它同样也具有较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杨建荣(2012)认为住房风险溢价的高低能够反映住房投资需求的情况,由于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单纯调控住房价格可能不能收到较为良好的成效,而应关注住房投资属性的“资本利得”或消费属性的“租息率”各自所占的比重。结合我国“房地产泡沫”的情况,住房投资正是一种投资性消费,人们利用住房投资来追求高风险伴随的高收益。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2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