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对外投资农企财险需求对其境外收入波动的影响研究【字数:10772】

2024-02-25 13:0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自习主席总书记在2013年先后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设想后,“一带一路”带动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去”。但是对外投资企业面临很多风险,保险企业可为对外投资企业承担风险转移、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等功能。而本文通过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对外投资企业企财险的需求对其境外收入的影响程度,指出现有境外投资企财险不够完善,无法满足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对风险转移的需求,并分析保险行业当下所需保险种类,提出政策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2
(一)国外研究概况2
(二)国内研究概况2
1.保险供给方的原因 2
2.保险需求方的原因 3
(三)综述3
二、对外投资企业财产保险需求现状分析3
三、江苏省对外投资农业企业案例分析4
(一)亚洲案例:无锡永丰淀粉有限公司4
1.企业基本信息 4
2.企业对外投资情况 4
(二)非洲案例:江苏海企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5
1.企业基本信息 5
2.企业对外投资情况 6
(三)案例分析5
四、实证研究的设计6
(一)数据来源6
(二)变量设定6
1.因变量的设定 6
2.自变量的选取和设定 6
(三)模型选取6
(四)结果分析8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9
致谢9
参考文献10
表1采用聚类稳健标准误的混合回归结果7
表2混合回归结果7
表3个体随机效应回归结果8
表4个体随机效应的LM检验结果8
江苏对外投资农企财险需求对其境外收入波动的影响研究
引言
引言
自习主席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后,中国企业参与到全球分工中的程度不断加深,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对外投资企业也遇见了更多的经营风险和挑战,一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旦这些风险事故真正发生,那么我国企业将会受到巨额的损失,甚至破产倒闭。此时,十分需要保险行业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去,为对外投资企业保驾护航,最大程度的转移企业的经营风险。
我国保险业务在恢复的四十年中,保险行业每年的发展速度均高于20%,很好地发挥了保险作为国民经济中“稳定器”的作用。但是,在这个情况下,境外投资相关的企业财产保险发展却不容乐观,给我国对外投资企业带来巨大阻力,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对购买财产保险的出发点进入了误区。
大多数企业是以投资思维看待财产保险,在购买财产保险前比较投入和产出的比例,但企业并不能够以投资思维来考量保险,因为保险是提前支付一个确定的保费支出来锁定未来未知的风险。如果这些风险发生了,投保企业便能够得到相应的保障;如果这些风险并没有发生,那么所缴纳的保费就等于为其他发生损失的人做了贡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绝对不能以投资的思维来看待财产保险。
故本文就将以对外投资农业企业为视角,分析财产保险对对外投资农业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程度,使对外投资农业企业拥有一个正确的保险观念,积极参与投保,从而减小企业的经营风险。
一、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一)国外研究概况
Nathan M. Jensen, Daniel J. Young (2008)指出,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产生的决策与投资当地的社会稳定程度密切相关,有远见的投资人会将投资当地未来的政治暴乱可能性纳入考虑范围之中,并将其作为一个会不会投资该国或地区的重要因素,这也因此决定投资人是否将会购买企业财产保险以及将会会购买多少企业财产保险。一般而言,投资者利用一个地方的财富和民主作为风险指标,而地理以及自然资源因素的重要性较低。
然而,根据Theodor Meron(1979)的理论,海外私人投资公司的投资保险仍然非常活跃。海外私人投资公司拥有的保单并不会因为国家或地区不同而存在着差异,这意味不同的国家尽管有不同的政治风险,但仍有相同的保费率。从理论上讲,这类政策鼓励投资者在最不发达的国家投资,并意味当地风险最高。当然,这些保单将被仔细审查。而如果要引入具有差异性的保险费率,就会导致各国对险费率的评级,最终导致政治问题。
(二)国内研究概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便已经开始全面地恢复国内的保险业务。在保险业务恢复的初期阶段,全国范围的财产保险费用已达到4.56亿元。直至2018年底,我国的财产保险费用已增加到1.2万亿人民币,这个增长速度远高于我国GDP的增长速度。张卓(2013)认为:财产保险费用增长速度较快主要由于我国企财险的起点相对较低。同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数量同样在快速增加,市场上对财产保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是,近两年来,研究发现企财险的发展速度放慢,企财险的市场份额也在减少。根据相关研究,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企业财产保险行业会面对相对萎缩的市场形式。而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保险供给方的原因
目前,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在企财险方面有很大的不足与缺陷。从整体看,企财险的形式和产品内容比较单一,使得企业缺少对企财险的选择性,无法很好地满足客户对企财险的需求。而在国外,企财险主要是包含标准的火灾保险条款和附属保单,如此便可以避免保单重复,适应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但与外国的企财险市场相比较,我国的企财险主要仅包括综合保险和基本保险,无法很好地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这样对企财险的发展具有不利因素。
另外,曾红欣(2011年)认为我国保险公司销售产品的渠道较为单一,中介市场的发展不够完善,多层次的销售渠道发展尚未成熟。我国保险市场当下的销售形式仍是以直销为主,代理人、经纪人等中介机构的作用仍然没有得到完全发挥,而且由于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使得保险公司只能够将产品推广的重点放在易推销的产品。从保险公司现在主要使用的销售渠道看,保险行业营销模式种类较为单一,在营销培训上的投入较少。由于以上原因,我国的保险公司不能够客观地对每个企业进行风险分析,也不能够根据客户的支付能力和意愿,设计综合风险管理方案和保险计划。如此,保险行业的发展速度便会大幅度降低。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有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但是他们的海外分支机构和海外工作人员较少,国际化程度不够高。中国企业进行境外投资时从政策性金融机构得到的服务不健全,融资类型较少且融资额度较低,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而且,这些政策性金融机构所能提供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条件和程序都较为严格,很难能够找到符合政策条件的担保人愿意提供担保费用。所以,大部分进行境外投资的企业不愿意购买政策要求之外的财产保险,从而加大企业在进行境外投资时的经营风险。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2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