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股价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字数:9650】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 引言 1
二、 文献综述 2
(一)基于国外背景下的相关研究 2
(二)基于我国背景下的相关研究 2
(三)总结与梳理 3
三、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3
(一)商业银行股价风险 3
(二)存款保险制度 4
四、 实证检验 4
(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检验 4
1.模型建立 4
2.数据选择 4
3.ADF平稳性检验 5
4.回归分析 5
5.组间差异检验 6
(二)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6
1.数据选择 6
2.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7
3.实证检验 7
五、 研究结论与启示 9
(一)研究结论 9
(二)启示 9
1.风险差别费率定价 9
2.实施有限赔付制度 9
3.结合国情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9
4.强制实施存款保险制度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股价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
引言
引言
早在19世纪,美国就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以应对金融危机,提高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数据表明,如今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已达110多个。存款保险制度的引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入在维护各国金融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2008年全球面临的金融危机中,存款保险制度有效地维护了各储户的利益,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退出市场的一些破产银行的负面影响。实践证明,存款保险制度在各个国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酝酿时间长达21年之久的存款保险制度于2015年5月1日终于落地,表明政府不再为储户在商业银行的存款提供隐性担保。国内设立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应当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存款保险,并实施限额赔付。理论上来说,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有助于维护储户利益,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避免因某家银行破产而造成整个金融行业的连锁反应,有效防范了商业银行风险。但实际上,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加强,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种新事物,还缺乏一定的实证检验。基于此,现行存款保险制度能否可以有效防范我国银行股价风险?我国未来究竟该如何完善存款保险制度?
鉴于此,本文选取了近6年来中国10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探究了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股价风险的影响,来证明该制度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并以此为日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优化提供积极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基于国外背景下的相关研究
存款保险制度在国外研究领域已经十分成熟,尤其是美国,但是仍然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观点。
DemirguKunt(2002)经过研究由60多个国家组成的样本发现,存款保险制度增加了银行危机,而不是所谓的稳定金融体系。尤其是在法治越差、制度越不完善的国家,银行面临的危机越大。Dowd(1993)与Park(1998)则认为,存款保险制度会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破坏市场竞争力,阻碍了经济发展,增加整个银行系统的脆弱性。Carapella和Di Giorgio(2004)通过实证证明了存款保险确实引发道德风险。
支持者认为,银行建立存款保险可以通过降低流动性风险,从而抑制商业银行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同时降低存在的系统性风险。(Charles W Calomiris和Matthew Jaremski,2016)。Pilar(2016)等人通过研究欧洲商业银行在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前后的风险状况发现,存款保险制度有助于降低金融风险。
Anginer(2014)则发现,存款保险制度在不同经济的情况下会带来两种不同的效应,即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会带来明显的道德风险效应,而在经济低迷时期,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对于稳定金融环境更有效。但是仍然有证据表明,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失败率并没有太大关系(Wheelock和Wilson,1994)。Karels和McClatchey(1999)认为,存款保险制度并不会过度增加美国金融机构的吸收风险。
(二)基于我国背景下的相关研究
由于我国在2015年之前还未实施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因此在2015年之前的研究主要是根据国际理论与经验建立理论模型,并且结合我国国情,从多个角度分析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需要注意的问题(郭晔,2017)。二十年来,各界学者就我国是否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讨论与研究,但是仍未达成一致。
李鹏和蔡庆丰(2005)等人通过实证发现,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与当前的银行风险并没有多大关系。他提出,如果我国目前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来遏制其面临的风险,那么还必须完善相应的制度。当然,也有类似研究证明我国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确实会引发许多问题。王国刚(2007)通过分析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的银行经营方式,结合我国目前银行体系状况,即高风险和不健全的市场退出机制,验证了实施的存款保险制度将会增加银行的运行成本。高建华(2005)通过实证发现,我国目前一旦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将会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并且难以得到有效遏制。徐艺和李静婷(2015)通过考察美国和日本的经验,实证分析了在当前中国存款者的银行选择决策模式下,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利于银行业的公平竞争。郭晔和赵静(2017)通过与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对比,探究了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个体风险的作用,研究证明,存款保险制度显著增加了我国除四大国有银行以外的商业银行的个体风险。
但是,仍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具有积极意义。高阳(2002)通过将我国与国外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的主要要素对比,发现我国可以通过制度创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从而加强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王道平和杨骏(2014)在全球73个国家的跨国经验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发现,在中国目前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银行不良贷款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抑制银行的过度风险承担。田国强等人(2016)则通过研究商业银行挤兑风险,发现在我国当前的背景下,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着两种相反的效应,即稳定市场或增加道德风险。安强身等人(2018)基于CAPM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商业银行风险。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2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