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字数:14502】

2024-02-25 13:10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近年来,国际金融体系日趋成熟,我国金融系统也日渐完善,其中我国的商业银行业的发展也在大踏步前进,其变化不仅仅体现在银行规模的日益壮大,同时更表现在银行收入的构成方面。本文基于对我国十六家上市商业银行2010-2017年财务报表,对他们非利息收入规模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研究。与此同时,本文基于样本商业银行的日收盘价以及日收益率,计算出样本商业银行的边际期望损失(MES),以此作为指标对样本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度量。本文的解释变量为样本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规模,同时将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作为被解释变量,并以样本商业银行的资本规模、资产收益率、资本充足率以及不良贷款率作为控制变量,着重关注商业银行自身不同方面的异质性带来的不同影响。通过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非利息收入规模与上市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一、引言 2
二、文献综述 2
(一)相关概念界定 3
1.非利息收入 3
2.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3
(1)CoVaR方法 4
(2)MES方法 4
3.非利息收入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4
(二)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理分析 5
1.非利息收入对单个商业银行的影响 5
2.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体系的影响 6
3.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监管的影响 6
三、实证分析 6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6
1.样本选取 6
2.数据来源 6
(二)变量选取与描述性分析 6
1.变量选取 6
(1)解释变量 :非利息收入规模 6
(2)被解释变量: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8
(3)控制变量 9
2.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10
(三)变量的计量经济学检验 10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10
2.变量间的协整性检验 11
(四)模型设定及分析 12
1.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 12
2.面板数据模型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形式的确定 12
(五)实证结果及分析 12
四、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14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4
非利息收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引言
Abstract
引言
目前国际金融体系日趋成熟,我国金融系统也日渐完善,其中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也在持续推进,其变化不仅仅体现在银行规模的日益壮大,同时更表现在银行利润构成方面。我国金融机构逐步走向成熟的同时,各类金融机构业务正在逐渐扩张,加之国家对金融行业的监督与管理政策更为规范与灵活,导致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之一便是各类影子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不断地开发新型金融产品,将越来越多的金融财富吸纳过去,这就导致商业银行通过传统业务产生的利息收入获利的渠道越来越窄,各家商业银行或主动或被动地涉足非利息收入领域。对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来说,增加非利息收入占比有利于其进一步扩大优势,产生规模效益;此外,在我国商业银行业这片汪洋大海中,还有一些中型甚至小型的银行比如城市商业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对于他们来说,抓住机遇增加非利息收入更是其在面临传统的利差收入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保持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事实经验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规模的发展着实不可忽视。
与此同时,全球经济金融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联系更为紧密的新时代,出于对此的考虑,关注于每个个体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因为控制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是避免产生大范围金融危机的关键一步。要想控制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就首先需要对其进行测量,目前各研究学者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度量指标有很多,但是出于对现实情况以及现有条件的考虑,本文将择其一作为度量系统性风险的指标。
无论是从银行本身来看还是从行业动向来看,非利息收入以及系统性风险这二者均为金融体系内至关重要的内容,已成事实的是,非利息收入在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中越来越举足轻重,并且系统性风险也日益成为了一个各界密切关注的指标。尤其是一些“太大而不能倒闭”的银行,其系统性风险指标更是需要密切关注的,当有些系统性风险事件突然来临时,我们能够有效估测可能发生的损失,从而给广大投资者以及储户提供规避风险的方法,也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健康性做出长远打算。本文首先对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分类综述,接下来进一步通过对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数据的分析与整理以及实证研究来探求非利息收入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到银行的规模、资产质量等方面的异质性对这对相关关系造成的影响,以期在现如今这个金融行业全力向前的今天,为把控我国银行业乃至金融业的系统稳定程度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二、文献综述
目前来看,我国国内关于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文献以及关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文献非常多,尤其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将目光转向综合业务,不仅仅满足于传统存贷利息差带来的收入,非利息收入占比增多是趋势所在,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非利息收入的研究。相比之下,由于国外商业银行起步较中国更早,总体情况较中国也更成熟,因此再国际上也有诸多学者投入于对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研究。与此同时,金融业飞速发展一并带来了金融系统风险的积累,国家越来越关注于系统性风险的发生,甚至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重点目标之一,而商业银行在金融行业中又是占有重要地位的机构,所以要想把控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就一定要把控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而准确的度量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正是把控其系统性风险的第一步,因此有必要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进行有效地测定,以便达成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事件发生以及在系统性金融风险事件发生之后有效减少损失的目的。下面本文将所涉及文献通过非利息收入、系统性风险、非利息收入与系统性风险之间关系这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非利息收入
营业收入以及营业外收入是商业银行收入的两个组成部分,对于经营性质特殊的商业银行来说,客户贷款与储户存款之间的利息差形成了其营业收入中的传统部分,也就是利息收入,那么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除了这部分利息收入以外的收入就是非利息收入。然而非利息收入又是由手续费及佣金费用、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汇兑收益以及其他业务收入这五大板块构成。而不同的商业银行不仅仅是非礼利息收入规模不同,其内部结构也或多或少存在少许差异。王建兰、杨福明(2017)的研究表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是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中在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在非利息收入中的占比最高,城市商业银行次之,国有控股的大型银行最低,这说明总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之中结构存在一些差异。后文将对研究样本中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结构进行专门探讨,以研究是否有必要将非利息收入结构差异作为控制变量进行讨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2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