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及结构对其盈利能力的影响探究【字数:13168】

2024-02-25 13:0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由于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等原因,银行无法再像以前一样,依靠传统业务取得满意的收入。为了缓解与之相关的盈利压力,银行应调整业务模式,高效地开展非利息业务,做出该有的转变。截至2018年,在我国沪深交易所主板登陆的总共有30家银行,本文以它们作为样本,而且在这基础之上,把它们分类成大型商业银行、中型商业银行、小型商业银行,并由Choice数据库统一获得相关数据,运用Eviews软件剖析它们的盈利能力会受非利息收入及结构何种影响。由实证分析可以知道,当非利息收入占比提高时,总体及细分的各类型银行的盈利能力均会受到由该比例增加所引起的积极影响;紧接着,把非利息收入拆分开来研究,能够发现,不同部分所带来的影响不同,其中手续费收入部分对总体及三类银行的盈利能力均有着促进作用,且最为显著。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一)积极影响 2
(二)消极影响 2
(三)受其他因素影响 3
(四)综述 3
三、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经营情况 3
(一)非利息收入的介绍 4
(二)20112017年间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及占比情况 4
(三)20112017年间不同类型银行非利息收入平均值和所占比值情况 5
(四)20112017年间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结构情况 6
(五)20112017年间不同类型银行非利息收入结构情况 6
四、不同类型银行盈利能力受非利息收入及结构何种影响的实证分析 8
(一)模型设计与假设 8
1.模型假设 8
2.模型设计 8
(二)数据来源 8
(三)所采用的变量定义 9
(四)描述性统计分析 9
(五)回归结果分析 10
(六)稳健性考察 12
五、结论与建议 12
(一)结论 12
(二)建议 13
1.银行应大力拓展非利息业务,做出该有的转变 13
2.各银行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在大力拓展非息业务的基础上,要有选择地开展各项细分业务 13
3.各银行均不可肆意开设分支行,一味地去追求规模 13
致 谢 13
参考文献 14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及结构对其盈利能力的影响探究
引言
引言
众所周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可是由于这些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信用中介体系的冲击加深、公众金融服务需求增加、中央政府对利率市场大刀阔斧改革等原因,银行无法再像以前一样,依靠传统业务取得其满意的收入。所以,面对这样的处境,商业银行必须做出合适的对策——从过去单一依靠存贷利差收入转变为收入结构多元化。从当前情况来说,虽然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较低,且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但这也从侧面体现出我国银行通过大力拓展非利息业务来提高自身营业利润的可行性。所以为了迎合当前的处境,缓解其带来的盈利压力,我国商业银行可以考虑调整相应的业务模式,高效地开展非利息业务,以此来做出该有的转变。
二、文献综述
就国外实际情况来说,有关利率改革的工作早在上世纪末就开始了,所以国外银行很早就不再把重心放在存贷款业务上面,而是促使其业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相应的,国外学者也很早就开始了对非利息业务的探讨。而我国由于相关方面起步较晚,有关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文献较国外少。但自2006年起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商业银行不再把视角单独放在传统业务上,而是开始重视非息业务,促使银行的收入结构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由此造成的影响就是我国学术界相关的探讨逐渐增多。但是目前来说,就银行开展非息业务,其盈利能力受何种影响这一问题,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结论,他们把相关结论分为三种情况: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和受其他因素影响。
(一)积极影响
在当前学术界的研究中,有结论认为银行非利息业务种类越多,多元化发展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其占领市场等,从而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比如国外学者Nguyen(2012)从不同的国家中选取了150多个银行进行研究,发现非利息收入多元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商业银行占领市场,获得更多的利润;Chiorazzostal et al.(2008)以意大利银行为样本,发现银行非利息业务种类越多,多元化发展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其自身的盈利能力。国内方面,陈一洪(2015)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发现银行业务结构多向发展对其利润增加有积极影响,因此,银行可以考虑大力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殷开睿(2017)选取合适的银行样本进行分析,认为不同的收入结构对银行盈利能力有着不同的影响,而多项业务发展的结构对其盈利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且该影响与规模成正比,银行规模越大,收入结构多元化越有利于提高其盈利能力。
也有国外学者直接研究了非利息收入占比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发现非利息收入占比越高,银行盈利能力越强。比如Rogers et al.(1999)利用美国商业银行19911996五年间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银行的绩效确实会因为非存贷业务变量的加入得到显著提高,所以他们认为非利息收入比重与银行盈利能力成正比;还有国外学者比如Smith et al.(2003)研究了非利息收入与利息收入的关系,他以欧洲银行业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非利息收入比利息收入波动小,且两者为负相关关系,所以他认为银行开展非利息业务有积极影响。
还有观点认为在存贷款等传统业务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银行可把非利息业务当成其收益增长的新视角。比如赫国胜等(2010)认为国内愈发自由的金融市场给银行利润增长带来压力,银行自身为了多增加利润,可以把眼光放在非息业务上,通过细分并发展这些业务来达到创收的目的;岳宁等(2014)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非息业务对银行的作用将越来越大,银行必须重视它;还有学者比如王瑞雪等(2016),他们运用面板模型,发现非息收入和银行盈利是互为积极影响的,而且银行的规模越大,越应该重视非利息业务的发展,以此来提高其盈利能力。
(二)消极影响
国内外有学者认为经营非利息业务附带的成本费用会使银行盈利能力的提高受到消极影响,比如Berger et al.(2009)对中国银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基于存贷款、资产等的非利息收入会提高银行的经营成本,降低银行的收益水平;邰越越等(2016)以中小型银行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得出了银行可能会因为非利息业务过高的成本费用从而降低其利润水平的结论。
也有国外学者认为银行应该把业务重心放在传统业务上,不然会导致其业务风险水平上升。比如Stiroh(2004)把其国内银行业系统分析了一遍,认为银行把重心放在非利息业务等这些非传统业务上,会导致其风险提高,对银行利润水平的增加有着消极影响;Brunnermeieretal et al.(2012)基于收入多元化与风险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净利差收入的财务杠杆低,所带来的风险小;非利息收入财务杠杆高,所带来的风险大,对银行的盈利能力的稳定性有消极影响。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2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