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参与新农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字数:8986】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或绪论)3
二、文献综述3
三、农民参与新农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4
(一)数据来源4
(二)数据描述5
1.个人特征5
2.家庭特征6
3.政府政策推广6
(三)研究假设7
(四)变量定义与模型建立 7
1.变量定义与赋值7
2.模型建立8
(五)模型检验与回归结果分析8
1.模型检验8
2.回归结果分析8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9
致谢9
参考文献10
附录A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情况调查表11
我国农户参与新农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引言
引言
如今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按照联合国关于老龄化的标准,中国在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的农村人口远远多于城市。农村养老作为社会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为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养老保障,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必然举措。
山东省临沂市作为一个重点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农业产区,是中国早期新农保政策初级试点之一,共有157个乡镇,农业人口达851万,具有农业人口比例高,农业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较大的特点。其农村老龄化程度的比重和趋势是中国农村里比较典型的代表,能够较好地反映全国农村的情况。研究山东临沂地区部分农村农民参与新农保的关键影响因素对于完善和落实中国其他地区的新农保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首先对国内外关于新农保政策的文献进行综述,随后针对临沂地区新农保参保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农村居民个人状况、家庭状况及政策制度三个层面对参保影响因素进行描述,其中把是否参保设为被解释变量,把影响因素设为解释变量。之后进行模型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得出关于参保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并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二、 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农户参保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是采用实证分析,主要考察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其中性别、人均净收入、家庭老人数量等是主要考虑的影响因素。
在个人特征方面:邓大松和李林(2011)认为,教育水平是影响农户参保的重要因素,农户教育水平越高,参与新农保的积极性越强,这可能是由于高教育水平的农村居民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具有更高的防范意识。谢玉杰(2012)认为,健康是影响参与新农保的关键因素。在逆向选择这一假设前下,一个人健康程度越差,他就越有可能选择参保。因为健康程度差的人将来会面临较高的养老风险。其次,身体健康的人劳动能力强,对未来持乐观态度,应对生活风险的能力更强。沈燕和张放(2010)认为,在研究保险行为的影响因素时,性别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指标。男人作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更需要稳定的生活保障,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更强,所以男人更有动力参保。封铁瑛等通过选取陕西西安市800位农民的调研数据分析指出:农民的年龄与参保意愿最开始成正比,当年龄到达一定程度后呈现反比。
在家庭特征方面:Kathrn (2012)以为,年龄是影响农民是否参保的显著影响因素,年龄较大的居民会面临较大的养老危机。王芹萼(2009)认为,农村家庭的人均净收入是首要考虑的因素,经济水平较好的农户更有能力参保。Holman(2013)以为,婚姻状况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有配偶的农民生活更加有保障,家庭可支配收入更多,参保的经济能力也更大。余建英(2013)以为,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对乡下农户参保有促进作用,同时,相比于依靠工资或财产性收入的农户,以土地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村民更愿意参加新农保。从家庭养老方式的角度来看,陈桂华(2011)认为,那些能够定期获得子女物质资金帮助的农民有更好的保费支付能力,有更高的参保热情。熊波和林聪(2014)通过对重庆市调研发现,家庭中老人的数量和家庭的年净收入对被保险人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陈晓丽(2015)在对临沂市新农保调研中发现农户的家庭特征与农户参保意愿并不存在显著的联系,因为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农户不再把经济条件作为考虑的首要方面。其次"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也在不断瓦解,家庭人口数量不会影响人们是否参保。
综上,国内外学者对农民参加新农保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日益详细,研究方法也趋向于多元化,通过梳理可以看出影响农户参保的要素是多方面的,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都会显著影响农民参保。但是其中有些结论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如农户家庭特征对参保的影响分析中,陈桂华认为农户倾向的养老方式以及子女数会显著影响参保行为,然而陈晓丽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家庭规模并不影响农户是否参保。在农户个人特征对参保的影响分析中,邓大松和李琳(2011)认为,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农民想要加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积极性就越强,然而穆怀中、 闫琳琳等通过对辽宁农户调研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发现新农保政策更加吸引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户。诸如此类结论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部分研究仅停留在理论和描述性分析层面,没有采用更加科学严谨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同时,目前国内研究文献在进行回归分析时大多还是以农民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为解释变量来研究其影响因素,很少有学者把政策环境和政策落实情况纳入解释变量。因此,本文将个体特征层面、家庭特征和政府政策实施层面三个维度选择指标,以山东临沂市农村农户参保调研数据为样本,运用二项Logistic回归方法对参与新农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2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