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治理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字数:15255】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4
文献综述4
(一)公司治理与财务绩效关系的文献综述 4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文献综述 4
(三)文献评述 4
研究内容与方法5
研究方法5
研究内容5
研究设计5
(一)研究假设5
1.企业治理与企业绩效6
2.公司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6
3.企业治理、公司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6
(二)研究变量设计7
1.企业治理变量7
2.公司社会责任变量7
3.财务绩效变量9
4.控制变量设计9
(三)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10
(四)实证模型设计10
四、实证研究10
(一)描述性统计10
(二)相关性分析11
(三)回归分析12
1.模型选择12
2.模型回归12
五、结论与建议14
(一)研究结论14
(二)研究建议14
1.优化企业治理 14
2.建立社会责任意识 14
3.健全社会责任监督及保障机制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15<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br /> 企业治理、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
引言
引言
文献综述
公司治理与财务绩效关系的文献综述
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外学者早已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变量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如高管薪酬、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高管变更数等。本文主要选取做为解释变量指标的几个因素进行阐述。最早针对高管薪酬与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的是 Taussings 和 Baker,研究发现两者的相关性很小,其他国外学者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在国内研究中,魏刚提出高管报酬与企业业绩相关性并不显著,高管持股的激励作用也相对较弱,但于成业(2018)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对财务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影响。股权集中度方面,John、Robert、David 和Samwick 等人认为二者关系不大。王北星、刘哲和葛玉辉等通过对上市公司前三大股东股权集中度进行研究也得出与之相似的结论;但陈志广的研究表明高的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从上文可知,国内外学者对于公司治理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并未达成一致意见。国外学者对于研究结果存在较小分歧,而国内学者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结论分歧较大。这可能是国外公司治理条例完善,而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研究方法和治理条件更为落后所致。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文献综述
Stanwick(1998)选择了334 家上市公司为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有正向影响。Fauzihu 及Idrise(2010)以东南亚的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证实了正相关这一结论。然而,也有一些国内外学者反对该观点,他们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对财务绩效会产生负向影响,如果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其成本与费用会相应提高,从而导致企业的经营业绩下降,因此,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并不会提升公司绩效。Freeman、Patent(2002)和Ingram、李瑞峰(2019)和 吴高波(2018)、同样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得出结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业绩之间显著负相关。
(三)文献评述
从研究角度方面。学者在对企业治理、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问题研究时,是基于企业治理与社会责任都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这一角度。尤其是在资源环境日益消耗的今天,人们对公司的要求变高,对处于当下的公司的社会责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公司对环境的不友好,会导致企业陷入负面外部环境,从而影响到企业绩效,而公司对环境的恶劣态度,归因于公司治理不当,从而引发了学界的讨论。本文将不仅仅停留在现象级的问题的讨论,而是加入从企业治理与社会责任的同源角度,二者在出发点就有交集,只是在日后的发展中出现了不同的侧重,从根本上提出二者的一致性,从现实发展上,二者存在融合的必然性。再结合该理论,进行实证检验。
从变量选择方面。对企业治理的变量选择,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故有股比例,流通股比例,高管薪酬,管理层持股比例,董事会人数,独立董事比例,股东会及董事会召开次数等,都轮流被学者使用过,而本文对企业治理变量的选择上,更加考虑到选择变量的维度以及所选变量的代表性,将以上变量从总体概括体现了三个维度,分别是股权结构,管理层治理,董事、监事与其他治理形式,本文从这三个维度分别挑选指标,更能全面的体现企业治理总体情况。
对公司社会责任变量的选择上,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不同学者会通过不同维度进行指标研究,如使用每股价值来表示公司对股东的贡献,但有部分学者建立的评价体系时,给每一种指标的权重分配相同,这就忽略了各个利益者对公司本身的资源的贡献,比较全面的方法是根据每个主体的贡献度为各个指标赋权重,作为更加合适的评价体系。
关于研究方法上,学者在将企业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时,会在Zscore,ROA,ROE,托宾Q值等指标进行选择,也有少数比较全面的研究是将公司绩效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进行考虑,本文将借鉴这种思想构建模型。
综上,在研究中,各个变量选取的指标不同,使用的模型不同都会使研究结果产生区分度。大部分学者在对社会责任进行衡量都是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各利益体选取变量衡量,最后形成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体系,但因为研究学者对各个指标的把控程度不同,企业治理大多以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与总经理是否权责分离,高管薪酬等指标衡量,财务绩效则大致分为短期财务指标和长期财务指标,长期财务指标多用托宾Q值体现,短期财务指标则有ROA,ROE和净资产报酬率等表示。本文借鉴已有文献,争取全面,精准的刻画企业治理在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2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