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字数:15075】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文献综述2
(一)相关概念界定2
1.互联网金融 2
2.银行系统性风险 3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3
(三)互联网金融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研究4
(四)研究评述4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理分析5
(一)冲击作用 5
(二)传染机制 6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实证分析6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6
1.研究样本 6
2.数据来源 6(二)变量选取与描述性分析 6
1.变量选取 6
2.描述性分析 9
(三)回归模型构建 9
(四)实证结果分析 9
1.平稳性检验9
2.实证结果与分析 10
3.稳健性检验11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11
(一)研究结论 11
(二)政策建议 12
致谢12参考文献13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
引言
引言
据CNNIC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的网民总人数已超7.7亿,同年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5.8%,较上年提升了2.6%,互联网的普及使各类网络应用的用户规模不断扩大(见表1)。庞大的客户基数为互联网金融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由于设施的完善和技术的进步,我国又开始了新一轮金融创新发展高潮,互联网金融以多样化的模式快速发展。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互联网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7年第4季度》数据显示,2017年第4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为66997.24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4.99%。《互联网理财指数报告》中显示2017年底中国互联网理财的规模为3.15万亿元,同比增幅达到52.39%。据《2017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年报》中的数据显示,虽然由于严格的准入和监管要求,2017年新增的P2P网贷平台数和运转正常的平台总数都有所下降,但交易规模仍不断增加。2017年网络借贷行业成交量达到了28048.49亿元,相比上年增长了35.9%。
表1 我国各类网络应用的用户数和使用率
应用
2017年底
2016年底
年增长率(%)
用户人数(千万)
使用率(%)
用户人数(千万)
使用率(%)
网络购物
53.3
69.1
46.7
63.8
14.3
网上支付
53.1
68.8
47.5
64.9
11.9
网上银行
39.9
51.7
36.6
50.0
9.2
互联网理财
12.9
16.7
9.9
13.5
30.2
网上炒股或炒基金
6.7
8.7
6.3
8.6
7.2
数据来源:第四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互联网对金融业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对商业银行的信贷、理财和支付业务造成了分流,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较大冲击,并危及到银行的经营业绩和商业模式,使得商业银行的竞争环境更加严峻(郑志来,2015)。业务冲击会引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业的风险承受水平(吴成颂,2018)。同时,随着“e租宝”等网贷、融资平台爆雷,互联网金融自身的风险也逐渐暴露,其具有的关联性和传染性使得商业银行在与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接触和合作时,会被直接或间接地传染风险(吴晓求,2015),风险的不断溢出和传递会造成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银行作为现代金融行业的核心主体,对维护金融系统稳定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银行系统性风险是使整个银行系统变得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李守伟,2013),银行系统的不稳定会引发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邓晶,2013)。同时,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外部性,会损害不相关的经济体(Hermosillo,1999),银行系统的危机可能会导致外汇市场、货币市场等其他金融市场的危机,甚至引起全面的金融危机。
那么,互联网金融是通过怎样的路径影响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方向如何?商业银行又该如何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互联网金融市场如何走向规范化发展呢?
现有研究文献已分别对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相关文献丰富。但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的文献较少,相关文献也大多着重于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非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和理论研究,关于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和实证研究都相对匮乏。同时,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是引起银行系统危机甚至全面金融危机的关键“导火线”。综合以上原因,研究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意义重大,有助于规避银行系统性风险,促进互联网金融规范化发展,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
本研究首先从冲击作用和传染机制两个角度分析互联网金融影响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机制。接着,以中国十四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所带来的影响,更换衡量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分别对机构和监管部门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2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