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中国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效应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随机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字数:9903】

2024-02-25 13:0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设立引导基金,力图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但政府引导基金能否带动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市场始终是一个探讨的热点方向。本文以 2006 年至 2017年我国 30 个省市自治区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随机效应模型分别对全国和东中西区域进行回归,对比分析政府引导基金对创投资本的实际引导作用,并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政府引导基金的引导效应在各个地区有明显差异在全国层面,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对社会资金无显著影响,甚至会挤出社会资金;在东部地区,则会挤出社会资金;在中西部地区,会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创投市场,其中在西部地区引导效应更明显。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与假设提出 2
(一)政府引导基金能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投市场 2
(二)政府引导基金不能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投市场 3
(三)综述 3
三、研究样本与研究设计 4
(一)样本选取 4
(二)变量定义 4
(三)模型设计与选取 5
1. 模型设计 5
2. 模型选取 5
四、政府引导基金对社会资金引导效应的实证分析 6
(一)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6
1. 总体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6
2. 相关性分析 8
(二)回归结果分析 8
(三)稳健性检验 9
五、结论与建议 10
(一)研究结论 10
(二)政策建议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中国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效应的区域差异分析
——基于随机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
引言
引言
近几年,政府引导基金的发展趋势引起了国家决策层的全面关注,在《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股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2011)、《国务院有关全面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诸多政策措施意见》〔2015〕、《国务院有关推动创业投资稳定发展的相关意见》(2016)等诸多政策方法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的促进下,我国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下列简单称为政府引导基金)的数量与规模逐渐上升。根据清科公司旗下私募通的相关数据能够得出,2001到 2018这几年期间,该基金总共落实了将近364支 ,募集额数高达49681.95亿元人民币。
有关政府引导基金是否可以促进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市场的这一问题,一直备受学界、政府和以及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创业投资市场的正外部性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它的正常发展,政府作为创业投资当中最主要的核心部分,其应充分发挥宏观指导与调控职能,克服市场失灵问题,防止挤出效应的发生。从理论上来讲,政府设立引导基金,主要是以政府信用吸引社会资本,其中主要包含民间资本、保险资金、国外资本、社保资金等,更好地撬动社会资金进入创投市场。但是由于不是政府直接支持创业企业,对于政府支持创业资本的具体效果很难进行评价,也存在很多的争议。由于政府引导基金在我国成立时间较短,对于其是否发挥了引导性作用,已有研究并未给出明确答复。
本文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政府引导基金引导效应这一问题进行区域差异分析。政府引导基金在各地区的分布完全符合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起步较晚并且其发展较为落后。现如今,我国政府引导基金已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地带为重心,从东部沿海地带逐渐向中西部地带延伸,中西部地带已成为政府建立引导基金的战略要地。到2018年为止,东部地区政府引导基金的数量已经高达226支,大约 392505.5亿元人民币,是中西部地区基金整体规模的3.76倍。因此,对政府引导基金的引导效应进行区域差异分析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假设提出
政府引导基金由于其自身所带有政府调控的基因,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资源配置不均衡。它能够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功能,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进入创投市场,有效改善创投资本的供给。理论上,政府引导基金对创投资本主要有两种影响——引导效应和挤出效应。基于信号传递理论(Lerner,2002)和良性循环假说(Lerner,2009),该基金的投资行为能够为其他市场参与者传递信号,减少创业投资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等情况的发生,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创投市场。基于这两个假说,该基金的投资行为对创投资本具有正向影响。然而,也有学者对其提出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政府引导基金是社会资金的代替资金,两者具有竞争性,不仅无法推动社会资金加入到创业投资当中,相反还会挤出部分社会资金。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本文把以往学者的研究分成两类:第一类是政府引导基金本身应发挥的引导性作用,即吸引大部分社会资金投放在创投市场,对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进行有效发挥;第二类是政府所投入的财政资金并未对社会资本带来引导效应,相反还对其产生了一定的降低性“挤出效应”。
(一)政府引导基金能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投市场
政府引导基金所具有的引导作用通常包含 “撬动”以及“导向”这两种效应。撬动效应指引导基金对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得以有效发挥,以部分财政资金利用少数成本来撬动社会资金。导向效应指利用引导基金来推动社会资金积极加入到目前创投市场失灵和相关发展领域当中去。
Cumming 和 Li(2013)根据美国 50 个州 1995 到2010 这几年期间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方法实证检验了 SBIR(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资助对私人创投的影响。检验结果显示,SBIR项目资助的创业企业数量越多,投入创投市场的投资金额就会越多。
Brander 等(2015)以25 个国家,20446家创业投资企业的数据为基础,利用固定效应方法实证检验了政府创投对私人创投所具有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GVC与私人资本背景创业投资组织(PVC)对企业的合作投资能够为企业撬动很多社会资金,从而得出政府引导基金在特定的条件下能够更好的发挥杠杆放大效应。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2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