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及对策研究【字数:11429】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文献综述2
相关概念2
文献评述2
三、P2P网络借贷的模式分析与发展现状3
(一)网络借贷的运行模式3
1、无担保线上模式3
2、有担保线上模式3
3、线上辅助线下模式3
4、线上线下结合模式3
(二)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3
1、平台数量3
2、网络借贷交易量4
3、问题贷款数量4
四、研究假设5
(一)利率对信用风险的影响5
(二)借款金额对信用风险的影响5
(三)抵押担保对信用风险的影响5
(四)平台信用评级对信用风险的影响6
五、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影响实证分析6
(一)数据准备6
1、数据来源6
2、数据描述6
3、数据统计分析7
(二)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8
(三)回归结果8
六、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我国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及对策研究
金融学 宋春霖
引言
2005年,P2P网络借贷在英国出现,作为一种全新的借贷模式,资金的拥有人可以通过中介与资金需求者联系,而平台作为中介在其中起到担保的作用保证双方达成合作。2006年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这一网络借贷方式正式进入我国,并且演变出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不同的模式具有不同的风险,给投资人与监管者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伴随着P2P网络借贷的迅速发展,P2P网络借贷的优势也逐步显示出来,当前P2P网络借贷主要服务对象是无法从银行得到贷款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因此P2P网络借贷主要的目标市场是中小型企业和消费者个体,而且加上其本身具有操作简单和方便快捷等特点,P2P网络借贷在我国迅速发展了起来。另一方面,政府各个部分也加大了对P2P网络借贷的关注,下达各项法律法规,促进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和改革,这些法律法规也给了发展P2P网络借贷带来了强大的动力。随着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P2P网络借贷的缺点也在慢慢的体现出来,随着网络金融管理的发展,P2P网络借贷黑客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和法律法规的建设制度等都将为P2P网络借贷带来巨大风险,关乎着P2P网络借贷用户的财产安全,进一步也关乎着P2P网络借贷行业的稳定系统。P2P网络借贷行业就是将互联网技术以及传统借贷行业相结合产生的新兴行业,因此具有强大的发展动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并让互联网技术跟传统金融行业可以一起发展,互利共赢,对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也没有完全的限定,所以这一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兴行业,目前这个势头良好的不断进步当中,不过P2P网络借贷行业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会有各种新颖的创新模式呈现出来,如果只把重点投放在互联网现有的业务模式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通过把握其基本性质来分类从而加深对P2P网络借贷行业的了解。
文献综述
相关概念
1、P2P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在借贷交易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是指借贷平台违反与借款人的约定,从而给借款人带来经济损失的一种风险。
P2P网络借贷平台产生信用风险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平台资金实力不足,支撑不起巨大数额的交易。第二,平台在借贷双方中起到中介的作用并从中赚取服务费来作为收益,而往往经常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平台的收益支撑不起正常运营的成本。第三,某些平台在建立之初就存在非法意图,目的就是利用法律不完善的弊端卷钱跑路。
平台借款人信用风险
平台借款人信用风险是在借贷交易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是指借款人违反与投资者的约定,不能按期偿还本金和利息,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经济损失的一种风险。尽管各大网络借贷平台都为了预防信用风险而对借款人信用进行评估,但由于国家没有相应的政策,平台无法得到借款者信用情况的全部信息,也得不到借款者在别的平台的借款还款情况,无法很好地对借款人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查,这些都导致了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即借款者逾期归还贷款或者跑路。
(二)文献评述
目前,国内外有诸多研究P2P网络借贷的文献。在研究P2P网络借贷的风险时,[3]Eunkyoung Lee和Byungtage Lee通过对韩国最大贷款平台日常数据的大量抽样分析,实证证明了私人贷款市场的羊群行为。研究了借贷行为,认为贷款人必须承担很大的风险,因为P2P借贷的贷款是在没有担保的情况下发放的。[6]曾贵荣从内部业务流程管理的视角,分别从业务流程层面和组织层面构建一个完整的P2P平台风险控制机制,并结合金海贷借贷平台的实际情况。[8]刘华等通过Logit模型识别出P2P网络平台风险因素,并利用OLS模型观察投资者能否有效识别出这些风险,研究发现投资者能有效识别平台定位、平均借款时间等风险因素,却忽视了经营异常风险,投资者偏好自动投标工具,依赖第三方担保,增加了自身投资风险。[9]严慕山将分别阐述P2P网络贷款和包容性金融的各自特征。因此,发现P2P网络借贷有助于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内在逻辑,并在分析行业面临的发展障碍和问题的基础上。推动P2P网络借贷,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包容性金融发展。[10]方方等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P2 P网络贷款的风险和特征。 指出现有文献缺乏对政府这一重要角色的关注,并进一步将P2 P网络贷款风险划分为内生风险和衍生风险; 接着探讨内生风险的监管现状、问题与出路,以及应对派生风险的一种创新型监管模式——”监管沙箱”,提出了促进 P2 P在线借贷及其监管发展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2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