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模式的研究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2
Key words2
一、引言2
二、文献综述3
(一)国外碳金融业务模式的研究综述3
(二)国内碳金融业务模式的研究综述3
三、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模式的现状——以兴业银行为例4
(一)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4
1、绿色信贷模式的规模不足4
2、CDM项目融资模式依赖国外技术支持5
3、能效项目融资模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6
4、创新业务模式市场认可度不高6
(二)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开展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6
1、缺乏人才和技术的储备6
2、员工和客户对碳金融业务的认识不足6
3、发展中国家在碳市场中获得利益较少6
4、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排斥7
四、国内外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模式的比较分析7
(一)国外典型商业银行的碳金融实践7
1、荷兰银行——业务模式创新性较好7
2、渣打银行——业务模式高标准严要求7
3、花旗银行——业务模式的管理体系健全7
4、光州银行——业务模式得到政府支持7
(二)国内外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主要模式的对比7
1、绿色信贷模式与“以贷助绿”模式7
2、能效项目融资模式与“以融助企”模式8
2、CDM项目融资模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式与“项目管家”模式8
4、创新业务模式与“创新产品”模式8
五、结论与启示8
致谢9
参考文献9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模式的研究
引言
引言
碳金融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说来,一切服务于限制二氧化碳的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都可以称之为碳金融。《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使得国际碳交易市场迅猛发展,日趋成熟。目前,主要的碳交易权都掌握在少部分发达国家手中,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及CDM项目的最大供给国只能处于碳交易链中的最低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和国内企业对碳金融的认识不足,碳交易的相关主体参与不足,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状况不统一,业务品种单一,业务模式滞后,这些严重制约了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作为碳交易市场的主力军,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发展的制约造成了我国在碳金融领域地位及利益的双重损失。目前,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大部分利润掌握在外国人的手中,而制约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模式单一保守。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模式急需改革创新。
本文对我国现有的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以兴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模式做案例分析,找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对国内外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典型模式从自身条件、外部环境等方面予以比较。最后,本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模式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对如何构建中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模型提供新的思路。
二、 文献综述
(一)国外碳金融业务模式的研究综述
由于碳金融发端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已经具有比较成熟的碳交易市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具有了比较完善的碳金融业务的开展模式。国外学者Lewis(2010)的研究认为多元化低碳融资模式将有助于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当前国际上的碳金融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与气候交易所的二氧化碳排放权期货合约挂钩的理财产品;二是与世界级权威机构的环保指数挂钩的理财产品;三是与证券交易所的环保概念股票挂钩的理财产品等。Paul G. miclaus ,Radu Lupu ,Sorin A. Dumitrescu ,Ana Bobirca(2008)提出与碳信贷等基础交易产品相比,以碳期货、碳期权为主的衍生金融产品具有更强的流动性。尤其是在禁止跨期排放权存贷的政策下,跨期碳期货交易的流动性优势更加明显。乔治.达斯科拉斯等人(George Daskalakis,Dimitris Psychoyios,and Raphael N. Markellos,2009 )认为与现货市场交易相比期货交易更能体现出市场参与者的投资意向。
Markus Pietikainen(2009)认为商业银行应该学习某些金融中介服务公司,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建立或者投资碳基金,还可以积极开展减排项目咨询、出口信用担保等业务。这不仅能改善投资者的资金流动性,也能催生新的商业机会,为银行本身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成熟的碳交易市场下,为了创造更多利润,用更多的办法实现减排的目标,国外研究者也提出了一些新概念。Hugh Bigsby(2009)提出"碳银行"概念。每年可以向拥有“碳存款”的森林拥有者提供收入,若需要碳补偿则可通过支付来“借用”碳排放量,该银行的作用就在于汇集碳存量,并利用这些存量来满足各类碳排放的需求。
目前,国外商业银行主要以两种方式开展碳金融业务,一种是以为企业提供贷款为主的传统信贷业务,另一种是为碳交易的参与者提供中介服务。总的来说,目前国外的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模式比较完善,即使碳金融业务在产品设计、市场交易、监管力度、相关法规方面存在一些的缺陷,但是也不可否认其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对模式的借鉴作用。
(二)国内碳金融业务模式的研究综述
碳金融是运用金融资本去驱动环境权益的改良,以法律法规作支撑,利用金融手段和方式在市场化的平台上使得相关碳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得以交易或者流通,最终实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王明贤和王大贤(2012)曾在其文中提到,碳金融业务目前在我国正处于发端阶段,但预期其发展前景较好。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碳金融业务模式以传统信贷业务为主,一些创新性的碳金融业务的开展条件并没有达到。
贺建清等(2012)通过对外国银行使用不同模式开展碳金融业务的研究,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地位低下、缺乏话语权的现状,试图从产品创新、风险控制等角度设计一个适合中国银行业的业务模式。而刘鸿鑫(2011)运用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的分析方法,研究中国的碳金融业与国际碳金融业的多变互动机制,并提出借鉴合理的实践经验以及大力发展林业碳汇能够使我国在国际碳金融业的博弈中获得最大利益。我国学者盛春光(2013)对国内外碳金融市场的经验研究则提出要从统一监管体系、完善市场架构、促进交易工具创新这几个方面来加强国内的碳金融市场建设。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44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