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河长制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字数:12397】
Key words: River length system; Society; Suzhou; Implementation; Construction目 录
1.绪论 2
1.1 研究背景 2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1.2.1 研究目的 2
1.2.2 研究意义 3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3
1.3.1 研究思路 3
1.3.2 研究方法 4
1.4 研究创新点 4
2.相关研究综述 5
2.1 “河长制”相关概念界定 5
2.1.1 河长制内涵 5
2.1.2 河长制由来 5
2.2 “行政力量推进河长制建设”相关研究综述 5
2.3 “社会力量参与河长制建设”相关研究综述 6
3.苏州推行河长制建设和发展的实证分析 7
3.1 苏州市河长制建设的基本情况 7
3.2 苏州推行河长制的主要成绩 7
3.3 苏州市推行河长制建设的问卷分析 8
3.3.1 关于苏州河长制情况认知 9
3.3.2 关于苏州河长制社会参与 9
3.3.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3 关于苏州河长制取得成效 9
3.3.4 关于苏州河长制考核机制 10
3.3.5 关于苏州河长制工作建议 10
4.苏州推行河长制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经验与问题 11
4.1 苏州推行河长制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经验 11
4.1.1 苏州市:机制创新 11
4.1.2 常熟市:方法创新 11
4.1.3 昆山市:组织创新 12
4.1.4 张家港市:形式创新 12
4.1.5 昆山市:技术创新 12
4.2 苏州推行河长制建设和发展的主要问题 12
4.2.1 企业与市民法制意识不强,社会法制化水平有待提高 12
4.2.2 河长制在市民群众中知晓度低,河长制宣传效果不明显 13
4.2.3 社会力量难以形成规模,治理格局有待形成 13
4.2.4 监管考核体系不完善,实施成效难以界定 13
5.苏州推行河长制建设和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14
5.1 苏州全面推行河长制过程中的启示 14
5.1.1 引入第三方机构考核,提高推行考核标准 14
5.1.2 创新河长制工作机制,从制度本身增加活力 14
5.1.3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高河长制工作效能 14
5.1.4 跨界治水是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新难点与新重点 15
5.2 苏州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建议 15
5.2.1 线上线下宣传方式相结合,提升社会认知 15
5.2.2 综合改进河长制监管考察评估机制,提升政府效能 15
5.2.3 鼓励发展社会力量,打造“水环境”特色主题活动 16
5.2.4 加大河湖治理技术投入,为河长制推进提供技术支持 16
5.2.5 协调地域组织发展,促进跨界联合治水 17
结 语 18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0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口号与意见是在2016年12月11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印发并实施的。就此,也掀开了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对于水环境整治与保护的新篇章。
2017年3月,江苏省在全国范围内就已经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宣布全面建立河长制,并且将河长制纳入到地方法规之中,开启了江苏省全面实施河长制的序幕。苏州地区因是我国著名的江南水乡,河湖数量多,水系复杂,治理任务繁重,所以苏州的河长制施行就极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在2017年12月,苏州全面推行河长制,形成了四级行政河长体系的架构。但是由于许多河道管不到、管不好等问题的存在,因此社会力量参与河长制建设是苏州地区推行河长制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成为政府与公民之间互动的一种新形式,是对行政河长管理河湖的一种新补充,“行政力量+社会力量”的治理方式在推进社会管理和治理的协同联动都具有重要影响。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立足于苏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苏州河长制建设情况和问题,主要为两方面内容(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借鉴国内外经验,探索苏州市进一步加强推进“河长制”建设与发展的相关思路与对策,促进苏州市民积极投身于“河长制”的推广和实施。
1.2.2 研究意义
(1)分析苏州河长制建设现状与问题。企业与市民法制意识不强,社会法制化水平有待提高;河长制在市民群众中知晓度低,河长制宣传效果不明显;社会力量难以形成规模,“行政力量+社会力量”治理格局有待形成;监管考核制度不完善,实施效果不明显。
(2)发现苏州河长制建设和发展的启示。引入第三方机构考核,提高推行考核标准;创新河长制工作机制,从制度本身增加活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高河长制工作效能;跨界治水是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新难点与新重点。
(3)提出全面推进苏州河长制建设和发展的有效对策。线上线下宣传方式相结合,提升社会认知;综合改进河长制监管考察评估机制,提升政府效能;鼓励发展社会力量,打造“水环境”特色主题活动;加大河湖治理技术投入,为河长制推进提供技术支持;协调地域组织发展,促进跨界联合治水。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ggsygl/81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