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宅基地整理中的利益平衡研究以市众兴镇为例(附件)

2021-04-25 13:0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在我国实施三权分置的影响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城市的欣欣向荣带来更多的就业机遇,大批村民涌入了城市,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二、三产业,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宅基地整理工作高效开展显得尤其重要,而只有达到宅基地整理中的利益平衡状态,才能保障三权分置有序开展。通过社会调查,我们得以准确来了解宅基地整理过程中的利益现状和利益冲突的原因。本次研究表明利益冲突的原因主要有参与制度的缺失、政府与村民之间沟通渠道的缺少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等三个层面因素。同时,笔者从加强村民相关政策保障、拓宽沟通桥梁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角度提出提高宅基地整理工作效率的建议与对策。关键词 宅基地整理,村民,农民利益保护,政府
目 录
1 引言1
2 众兴镇农民调查情况1
2.1 宿迁市泗阳县众兴镇农民概况1
2.2 农民对宅基地的相关了解较少2
2.3 宅基地换房后的满意度偏低4
3 宅基地整理过程中的利益现状分析5
3.1 农民缺乏具体的维权途径5
3.2 村集体内部操作不透明公开6
3.3 政府过分追求政绩指标6
3.4 土地使用者忽视原则以追求利润7
4 宅基地整理过程中利益冲突的原因分析7
4.1 农民面临新的就业困境7
4.2 村集体公众参与制度的缺失8
4.3 政府与村民之间的不对等沟通8
4.4 相关法律法规缺位9
5 新发展理念下宅基地整理过程中利益平衡的建议与对策10
5.1 加强对农民个体意愿的关注,提供政策帮助和法律保障10
5.2 政府拓宽沟通渠道,提高农民维权能力11
5.3 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宅基地整理的效率12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15
附件 宿迁市众兴镇农民关于宅基地情况的调查问卷17
1 引言
我国的三农问题一直是每个国民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党讨论和研究的重点区域。在十九大中,习主席提出的新发展理念的第三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再一次把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而宅基地整理工作切实关系到农业、农村以及农民的利益,因此,宅基地整理工作可以高效开展成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所以对宅基地整理工作中的利益平衡研究,也成为各界学者的关注热点。
以所调查的众兴镇所在市为例,宿迁市在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至建市之初1996年,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18年间城市化水平仅仅提高了5.7个百分点,建市以后,宿迁市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据了解,至2012年止,城市化水平从建市初的10.1%发展到50.9%,标志了宿迁市的城市化发展步入了“快车道”时期。另外,据相关调查显示,至2015年年末,全市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5%以上。由此我们可以猜测,目前城镇化进程依然是推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的趋势仍然会持续增长,农村宅基地闲置也会愈演愈烈,宅基地整理工作的开展也变得刻不容缓。因此,本文通过以宿迁市泗阳县众兴镇100名农民进行抽样调查,以此试图了解农民对于宅基地整理过程中的各方面意愿,增强其在宅基地整理过程中所需要的相关法律意识,并拓宽其维护权利和与政府沟通的渠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利益冲突,最终达到利益平衡的效果。
2 众兴镇农民调查情况
2.1 宿迁市泗阳县众兴镇农民概况
由于众兴镇位于泗阳县城中心地段,近几年来受县城经济发展辐射影响最大,地势地貌变化最多,所以选取众兴镇农民为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资料收集的方法以访问法、观察法为主,问卷法为辅,笔者首先与众兴镇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流,大致了解当地农民的居住情况,以及分布格局。然后在众兴镇中随机选取100位农民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共发放108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93%。此外,问卷采用匿名方式进行填写、不涉及敏感的个人信息,并且承诺问卷只用于研究,对参与问卷的研究对象进行保密。针对有效的100份问卷中对众兴镇农民的一般资料的部分进行描述性分析,资料分析结果如下表:
图1 年龄构成表 图2 农民文化水平
 
由图1我们可以看出,在调查的100位众兴镇农民中,3050周岁之间的农民居多,多为已婚人士,这一群体生活经济压力较大,如今普遍是独生子女家庭,既要照顾夫妻双方的父母,还要抚养小孩;另外,有30%的农民年龄在30岁以下,有一部分人刚就业不久,面临着就业压力,对周围善变的环境需要适应,由表2可以发现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民对宅基地基本知识和相关法律的了解情况,这也是为什么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的关键所在。此外,受教育程度也是阻碍农民进行维权的主要障碍,农民对相关法律知识了解甚少,一旦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根本无从谈及寻找法律的武器来进行自我维护。
2.2 农民对宅基地了解较少
在问卷设计时,也涉及一些关于宅基地情况的问题,以此来了解众兴镇被调查对象的宅基地整理情况,收集有用的资料。在调查中发现,依然有一部分的农民有过将自家宅基地以上的住房出租或者在住房上经营手工作坊、个体经济等的经历,分别占了22%和30%。经过交谈,可以了解,这些农民只是想通过出租的方式增加自家的收入,缓解日常生活开支的压力。在这100位调查对象中,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收入支出用在日常消费和子女上学方面,也有些农民需要赡养老人,所以承担着部分医疗保健的费用支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农民萌发对自家出租宅基地住房来增加收入的想法。图3所示,40%的农民依靠农林牧渔业为生,还有一部分人从事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从事电力燃气和制造业的农民仅仅占5%,农民严重缺乏职业技能,无法进入技术性行业,就业范围被严格限制。因此,40%的农民收入来源也属于农业收入,依赖土地生存,如图4,有35%的农民靠零散打工补贴家用,就业技能也决定了收入的高低。图5和图6表明农民的农业收入状况主要在5万元左右,8万元以上的较少,非农业收入情况也大抵如此,在依靠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背景下,一旦宅基地流转后,就业问题就成为农民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ggsygl/62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