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定位及功能研究【字数:13280】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 words 2
一、社区博物馆概述 2
(一)社区博物馆概念 2
(二)社区博物馆特征 2
(三)社区博物馆的功能 3
二、南京社区博物馆的类型及功能概况 3
(一)文化历史类社区博物馆 3
(二)文化遗产类社区博物馆 4
(三)特色主题类社区博物馆 5
三、南京社区博物馆现阶段定位与功能上存在的问题 6
(一)数量少且文化资源挖掘不足,影响差异化定位 6
(二)宣传推广未能与其定位和功能相结合 6
(三)缺乏对自身的清晰定位,配套功能浅薄 6
(四)展出方式较单一,沟通平台构建功能欠缺 7
(五)缺乏经费支持,各类功能使用率低 7
四、南京社区博物馆定位确定和功能开发对策 7
(一)挖掘地区文化资源,实现定位和功能的多元化 7
(二)充分利用线上平台,拓展功能实现途径 8
(三)明确自身定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匹配度 8
(四)尊重社区居民主导地位,搭建沟通平台 8
(五)有效利用现有功能,尝试开发新运作模式 9
结语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表1 我国社区博物馆与生态博物馆区别 2
表2 南京社区博物馆类型及功能 3
南京社区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定位及功能研究
引言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系统中的子系统之一,社区博物馆本身就具有公益性,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社区博物馆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了解地区历史、学习地区文化和休闲娱乐的需要,除了公益性的特征之外,它还具有服务性和教育性以及互动性等众多功能,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我国社区博物馆的数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增多,社区博物馆在多地区得到发展,南京市自2007年建立了第一个社区博物馆以来,陆续也建立了不少社区博物馆。虽然起步较早,但是目前南京市的社区博物馆在社区中的功能并未完全发掘,自身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社区博物馆必须清楚地知道自身存在的目的和功能,社区博物馆工作者需要根据博物馆的性质和服务对象的特性和需求,思考如何在满足居民参与的前提下,发挥社区博物馆的优势与功能,为居民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
一、社区博物馆概述
(一)社区博物馆概念
社区博物馆产生于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与生态博物馆、整体博物馆一同构成了新博物馆运动的开端。[1]
美国的学者肯奈斯哈德森1976年在《有影响力的博物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社区博物馆这一名称,在书中他主要介绍了藏身于华盛顿黑人社区里的安纳考斯提亚社区博物馆,这座博物馆被哈德森预测为“未来具有影响力的博物馆”。 [2]瑞伍•里瓦德于在社区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对比下认为“传统博物馆=建筑+收藏+专家+观众;社区博物馆=地域+传统+记忆+居民”。[3]
在我国引进社区博物馆的过程中,相关专家学者们在其概念界定上有过争议,因此有很多不同定义及表述方式。单霁翔将社区博物馆定义为“在城市的历史街区,对这个街区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进行整体保护的一种博物馆实践”。在我国台湾地区,社区博物馆与社区紧密结合,尊重社区居民意愿,让居民主导,通过建立社区物质文化的活动空间即社区博物馆,它体现社区文化价值,增进社区的凝聚力。[4]可以说,社区博物馆就是依托社区内的资源而建成、以社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博物馆。我国官方文件中给生态(社区)博物馆的定义“为一种通过村落、街区建筑格局、整体风貌、生产生活等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和展示,整体再现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的新型博物馆”。早些年我国刚引入社区博物馆概念时,将社区博物馆和生态博物馆笼统的认为是同一种类型的博物馆,但是随着业内学者的不断研究探讨,二者之间的概念也逐渐清晰,具体区别如下表。
表1 我国社区博物馆与生态博物馆区别
社区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
所在区域
城市地区
传统村落地区
经济发展状况
较发达
较落后
保护对象
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居民文化水平
较高
较低
典型代表
福建省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
广西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
通过整合以上概念,可以将社区博物馆认为是以社区内固定的展馆空间为依托、规模较小、主题单一,体现地方文化、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主导的记忆承载工具和场所。社区博物馆的构成要素包括“社区成员、社区空间、社区遗产、社区价值、博物馆基本职能”,它们既有独立部分又相互交叉。[5]34
(二)社区博物馆特征
社区博物馆是在博物馆学与社会学这两大学科的基础上发展,它的基础理论也是由这两大学科交叉构成,由此推断社区博物馆的一个特征是关注在“社区”内的物质或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不过社区博物馆在继承传统博物馆的相关理念基础上有所转变,从传统上“物”的孤立且静态的保护转变为对社区内的“人”或“人文精神”方面的动态关注,与社区整体有良性的互动,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功能、提供各类活动,承担教育功能,让博物馆逐渐成为社区的文化中心。
其次,由于社区博物馆藏身于城市地区的社区内,因此较少涉及自然环境与自然遗产方面,它活动的重点是社区居民,尤其要关照居民在社区生活中对社区发展的参与和主导权以及对社区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以人为本的服务方式为居民提供人性化服务,关注居民的身心发展。[6]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ggsygl/563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