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文化的传承研究【字数:16129】
d changeable, which is not optimistic. This article will start with the basic concept of purple sand culture, discus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of purple s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purple sand workers and local citizens,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 紫砂艺术的历史可上溯到宋代,当时宜兴寺院的僧人用紫砂制作陶罐、陶壶。[1]由于紫砂泥料具有双重气孔结构,制成产品后可长久储存茶水,因此紫砂产品在民间受到广泛喜爱和使用。明代正德年间,供春制作出了第一把茶壶,创造了紫砂器皿的一个新类别。[2]同时开始出现仿制、收藏名家紫砂壶的行为。[3]清代紫砂产品的制作更加多样化,形成鲜明的类别特点。20世纪,由于战乱,从事紫砂制作的手工艺人只剩五十多个,在政府的扶持下,他们成立了合作社,制作出具有时代特征的紫砂产品。之后,出现了一批紫砂工艺大师,他们将书法、国画、篆刻等传统艺术与紫砂工艺结合起来,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4]这一阶段紫砂工艺进一步发展,凭借精湛技艺、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进入21世纪后,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紫砂工艺从泥料开采到制作工艺到烧制方法上都出现了变化,同时,随着模型化、批量化生产方式的普及,紫砂产品的质量也变得稂莠不齐。人们对紫砂产品的认知也从日用品向工艺品、收藏品的多元化方向转变,更加重视紫砂产品的经济价值,紫砂产品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5]国内对紫砂文化传承情况的研究较少,因此,找到这些现象背后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再提出对策改进对传承紫砂文化和保护传统文化都有重要意义。一、概念界定(一)紫砂文化紫砂文化是指宜兴地区的紫砂泥在开采,制作成器皿并销售、使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通过收集文献资料并加以归纳总结,从紫砂文化的以下四方面来界定紫砂文化的概念。1.物质文化 紫砂文化的物质文化是指宜兴特有的紫砂泥和这种紫砂泥经过开采、加工、制作和烧制等工序后形成的紫砂产品。紫砂泥产于宜兴市黄龙山一带,经过加工处理后制作成的结构致密的紫砂器皿,有颗粒小,强度大,表面光滑平整,色泽温润的特点,表现出砂质效果。可减弱光能的反射,同时能清晰地表现器物形态、装饰。紫砂器具由于造型丰富,储存茶水时间长,不易变质,具备了日常使用和陈设等功能。由于造型优美,功能实用,受到广泛喜爱,紫砂的物质文化已经融入当地市民的生活。2.制度文化紫砂文化的制度文化指在紫砂器皿制作过程中,基于经济政治制度长期发展完善后形成的一套较为系统的紫砂工作者人才培养制度和紫砂工艺师职称评定制度。紫砂工作者的人才培养制度主要有家族传承制,师徒传承制和职业学校教育制度三种。[6]紫砂工艺师职称评定制度对职称级别设定严格,有较严格明确的申报资格规定和评定要求。3. 行为文化紫砂文化的行为文化指人们在和紫砂器皿的接触过程中,由于日常需要产生的行为。经过长时间的交流传播,这些名称及行为有一部分保留、固定下来,被大多数人认可,从而成为约定俗成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了紫砂壶产品的制作、使用方法等,贯穿于紫砂器皿从泥料开采到制造、销售、使用的整个过程中。[7]4. 精神文化紫砂文化的精神文化指紫砂器皿制作过程融入五行、儒家及道家思想,[8]造型蕴含传统文化内涵,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使用者增添生活情趣,也展现出宜兴地区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体现了地域文化。同时,由于特殊的材质,紫砂产品具有适合沏茶的特点,紫砂器具也成为茶文化的载体,与茶文化的内涵相互融合、补充。(二)传承传承指传递和继承,泛指对某种学问、技艺、文化等的传递和继承的过程。二、宜兴紫砂文化传承的现状(一)政府文化部门 1.传承措施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的职责是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该局举办三届陶瓷文化艺术节,在沧浦等社区面向居民开展紫砂文化分享交流活动,开展对紫砂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紫砂工艺师申报非遗传承人等等。近几年,宜兴市政府还利用财政拨款建立了一系列紫砂文化相关的的博物馆和景点,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负责这些景点的管理工作,对设施陈旧的一些场所进行了维护和翻修,优化游客体验,进而提高景点的质量和知名度。2.未来展望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当前开展的工作存在一些不足,未来主要会在监督管理上努力,管理好相关景点的秩序,协调各部门举办紫砂文化相关的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市民来参加活动,接受紫砂文化的熏陶。(二)紫砂工作者1.制作方式紫砂产品的制作方式主要有手工制作和模具制作两种,手工制作考验紫砂工作者的技艺,产量低,价格更高,模具制作的紫砂产品可用机器实现批量生产,因此价格较低廉,近几年,随着科技发展,模具紫砂产品的生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两种不同质量、不同价格的紫砂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9] 2.经营方式紫砂产品经营的方式原来主要有个体经营和国有企业,经过股份制改革之后,大批私营企业取代了国有企业。个体经营户一般自己是紫砂工艺师,购买固定厂家加工的泥料来制作紫砂产品,同时也会接收一部分其他紫砂工作者的代工作品来充实店铺的内容。[10]私营企业经营的产品种类一般比较丰富,会雇佣紫砂工艺师手工制作紫砂产品进行销售,也有在生产车间批量生产的模具紫砂产品。3.手艺传承紫砂制作技艺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家族传承,即跟随家中长辈学习,还有师徒传承,即拜工艺师学习技艺。现代社会对学历的重视导致了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的产生。由于学校教授的内容以基本功为主,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师徒传承制需求仍然很大,现在紫砂行业内技艺的传承主要是学校教育和师徒传承相结合。4.职称评定宜兴紫砂工艺师职称有工艺美术员、助理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大师等级别,首先必须符合学历、奖项、工龄、论文等条件,才有资格进行现场技艺考核,现场技艺考核由宜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职称办组织,以助理工艺美术师来说,以往的考核是自定一件作品进行现场创作,2018年变更为从考生提交的两张作品照片中抽取一件进行制作,也就是说,具体的现场考核政策近几年仍在不断的改变和探索中。5.工作环境紫砂行业的整体大环境比较好,紫砂技艺作为宜兴当地的特产,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政府在态度上是扶持的,也在积极展开非物质遗产申报和评定工作,出资兴建相关的设施,举办相关活动。近些年,宜兴市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通过对紫砂陶瓷产业的深度调研、政策解读、项目对接等服务企业,帮助紫砂生产传统企业实现电子商务转型。同时,宜兴市严把技术职称评定的前置关和预先监督关,保证紫砂人才队伍的纯净,维护紫砂行业大环境。[11]6.传承情况在宜兴市市民的认知中,紫砂产品更多地是一种日用品,对紫砂产品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外表是否美观,在生活中使用是否趁手,或者送礼是否有面子。最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收入增加,紫砂产品的需求量也在增长,但对于紫砂产品工艺技巧的理解和对紫砂产品审美寓意的理解比较少,认知比较粗浅,紫砂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三)市民调查问卷先用问题筛选出宜兴地区常住人口,然后通过问题设置调查宜兴市市民对紫砂文化的情感态度、认知程度、传承情况的满意程度和未来期望等, 根据从文献资料中获得的信息,预设问题22个,主要包括市民的个人基本信息、对紫砂文化的兴趣程度、对紫砂文化了解的全面程度和深刻程度、了解紫砂文化的渠道、参与相关活动的频率、对政府保护政策的了解程度、满意程度和建议。在市民中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从中筛选出82%的宜兴市本地市民问卷,其中有效问卷占92%,共151份。数据分析如下1.兴趣程度在所有受访的宜兴市民中,仅有58%对紫砂文化感兴趣,这反映出宜兴市民对紫砂文化兴趣程度较低。2.紫砂产品持有率、使用率在所有受访者中,73%的市民家中拥有紫砂产品,有91%的人使用过紫砂产品,可以看出紫砂产品在宜兴市市民中使用率、占有率较高。紫砂文化的物质文化部分在宜兴市民中得到了较好的传承。3.认知程度仅有35%的宜兴市民认为自己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紫砂文化。有56%的市民认为了解较少或一般,9%的市民觉得不了解。对于紫砂文化的了解集中在日常使用保养和紫砂产品制作过程上,分别占56%和53%,了解紫砂文化内涵的仅23%的市民,了解紫砂泥料开采过程的仅有17%的市民,了解烧制过程的仅16%的市民。67%的市民不知道、不确定紫砂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可见,宜兴市民对紫砂文化的了解是比较片面和肤浅的。4.了解途径受访的宜兴市民了解紫砂文化的途径以参观旅游景点为最多,占46%,另外有21%的人从从事相关工作的亲朋好友处了解紫砂文化,这反映出政府建设旅游景点传播紫砂文化的重要性。在宜兴市关于紫砂文化的景点中,仅有四个被60%以上的市民知晓,按知名度排列依次是善卷洞、宜兴陶瓷博物馆、中国陶都陶瓷艺术博览中心和陶祖圣境。其中善卷洞、张公洞、陶祖圣境是溶洞风景区,仅设有部分关于紫砂文化的内容,而紫泥公社、宜兴紫砂艺术馆等以紫砂文化为主题的景点知名度低,仅有不到20%的受访者知晓。这反映出专门的紫砂相关景点没有起到好的宣传作用。在去过紫砂文化相关景点的市民中,仅有64%表示对景点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18%的市民不满意甚至非常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前三名是管理混乱、工作人员素质低下和景区供给不符合需求,分别占34%,25%和16%。5.满意程度关于传承紫砂文化的责任由谁承担的问题,76%的受访宜兴市民认为政府部门是第一责任人,22%的受访宜兴市民认为是紫砂工作者。总的来说,市民认为政府部门、紫砂工作者、市民的责任依次递减。仅有54%的受访者对政府传承保护紫砂文化的措施感到满意。在政府已采取的保护紫砂文化的措施中,市民了解的主要有建设相关基础设施,制定政策保护紫砂文化和严格监督紫砂制品质量,对于政府部门举办的紫砂文化相关活动和宣传措施,了解的受访市民很少,仅有16%。6.改进建议受访的宜兴市民认为政府保护紫砂文化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紫砂文化相关场所管理和加大宣传力度。另外,老年受访者群体中有48%提出了根据不同年龄层次提供对应文化服务的想法。三、宜兴紫砂文化传承的问题(一)精神文化1.市民缺乏兴趣由于紫砂产品在宜兴市民中的持有率、使用率高,部分市民对紫砂文化感到习以为常,对紫砂文化的精神内涵不感兴趣。许多市民没有参与紫砂文化相关活动,也没有参与相关活动和参观景点的意向。2.市民缺乏认知大多数市民对紫砂文化缺乏全面的认识,对紫砂文化只有地方特产和传统手工艺的笼统概念,比较了解的部分只有紫砂壶大概的制作过程和紫砂壶日常的保养与使用,对紫砂文化的蕴含的儒家思想、五行思想、禅文化等了解很少。大部分市民将传播紫砂文化视为政府的责任,自身缺乏弘扬、传承紫砂文化的意识。3.政府忽视紫砂文化的精神内涵 宜兴市政府部门在宣传紫砂文化时只强调特产和传统文化,没有深入挖掘精神和文化内涵,对外缺乏具体的意义介绍,使市民对紫砂的精神文化缺乏了解,紫砂的精神文化也未能得到有效传播。4.紫砂工作者价值观不正确(1)缺乏创新意识部分紫砂工作者仅仅将紫砂器皿制作当作谋生的手段,把紫砂产品当作商品,忽视其作为艺术品的文化价值,他们只是对前人的作品和已经成形的技艺机械模仿,不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与创新,使紫砂作品器型僵化,不适应现代人审美,落后时代潮流。(2)缺乏社会责任感部分紫砂工作者只顾及个人利益,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注重紫砂产品的质量,恶意压低生产成本,甚至做出使用劣质泥料、以模型壶冒充手工壶、滥用代工壶、假造证书的行为,破坏紫砂市场秩序及口碑。[12]同时,一些紫砂工作者在培养、提携紫砂技艺继承者和弘扬紫砂文化方面缺乏责任意识。(二)制度文化 1.学校教育制度不完善由于现代社会注重学历教育的大环境,紫砂工作者职称评定提出了相应的学历要求,这使传统的的家族传承制和师徒传承制无法满足紫砂工作者的需求。于是,宜兴地区建立了专门的职业技术学校,但是,由于培养的学生数量较多,只能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方式,比较单一,总体上偏重基本功的教学,无法根据学生个人情况进行单独、深入的培养,容易导致整体水平偏低,且技艺千篇一律,缺乏创新和个人特色。2.师徒传承制度缺乏规范由于学校教育教授的技术无法满足紫砂工作者需求,师徒传承制仍然是紫砂技艺传承的重要途径。但拜师学艺是民间自发产生的行为,缺乏统一制度的约束,师徒之间往往缺乏契约精神,没有明确的责任与义务规定,也不会签订合同,因此,师徒都缺乏保障。有些师父自身需要通过紫砂制作来谋生,授课只是副业,缺乏细致的言传身教,造成不负责任的现象。有些缺乏相应的资质,开办不正规的紫砂培训机构,对不利于学生掌握技艺,对学生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部分学徒对职称考试存在侥幸心理,心态浮躁,不认真领悟、磨炼技术。3.紫砂人才选拔制度不完善4.政府缺乏扶持政策宜兴市政府在开采泥料、生产制作和销售这三个环节缺少明确的支持紫砂行业的政策,使紫砂行业与其他行业几乎同等竞争,无法发挥地域优势,紫砂工作者缺少精神及物质奖励,对生存环境感到焦虑。宜兴市对紫砂原矿的保护不够,出台的紫砂泥料禁采令不严格。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展开了非遗传承人评选工作,但该项工作对于申报成功的紫砂工作者并无太大物质奖励,因此吸引力不够。5.紫砂质量缺乏统一标准缺乏行业规范(三)行为文化1.政府工作效果差(1)对紫砂文化相关景点缺乏管理(2)对紫砂行业缺乏质量监管宜兴市紫砂产业的准入门槛比较低,进行股份制改革之后,宜兴市主要的紫砂壶市场逐步被中小企业及个人所取代,使宜兴紫砂产业比较分散,难于管理。 [14]由于政府没有进行必要的规范,紫砂市场销售渠道多样且复杂,从正规的店铺和路边的地摊上都能购得紫砂产品,紫砂产品质量好坏难以辨认,为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生存空间。(3)政府缺乏有效宣传宜兴市政府为紫砂文化建立了网站,但网页制作粗糙,信息更新频率低,缺乏对外宣传,因此访问量很少。同时,利用新媒体如微博、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宣传的意识比较差。因此,虽然宜兴市政府建立了一批紫砂文化相关景点,但这些景点仅有几个被市民熟知,总体知名度偏低,客流量较少。一些风景区里开设了陶艺制作工坊,但有些陶艺制作工坊开设在景区的偏僻角落,由于景区不积极对游客进行引导宣传,乏人问津。总体来说,由于宣传的不到位,宜兴市紫砂文化景点缺乏影响力2.非政府组织不作为紫砂陶瓷行业协会缺少与政府的协同合作,对举办的活动参与较少,没有很好地在当地紫砂行业和从业者中发挥引导作用,紫砂工作者的评选,政策的制定等工作主要由政府主持。(四)物质文化1.伪劣产品充斥市场部分紫砂工作者运用外省紫砂泥料或化工调制的劣质泥料作为紫砂产品的原材料,用制作简单粗糙的低成本模具紫砂产品冒充手工制作的紫砂产品,收取高额利润。还有些紫砂工艺师滥用代工作品,凭借职称将代工壶卖出高价。这些行为导致紫砂市场充斥伪劣产品,破坏了紫砂文化物质上的传承。2.相关活动、景点及设施无法满足市民要求四、宜兴紫砂文化传承的对策(一)精神文化1.举办丰富的活动弘扬紫砂精神政府文化部门应当在挖掘紫砂文化精神内涵的前提下举办种类丰富的活动,从普及紫砂器皿的正确使用与保养方法等身边的事例说起,激发宜兴市民兴趣,引导他们参与紫砂制作,用有趣的竞赛、游戏等方式让他们了解紫砂精神文化知识,[15]对本地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树立自豪感。为贴近市民生活,这样的活动可以与社区、街道办事处合作开展,以获得更多市民的关注。[16]文化部门尤其要注重紫砂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可以与教育局协调合作,把紫砂文化纳入中小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真正落实实施,促进年轻一代的市民亲近紫砂文化这一传统手工艺和精神内涵,为其传承发展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2.引导紫砂工作者形成正确价值观政府部门应加强紫砂制作技艺传承人队伍的素质建设,尤其应当注重紫砂传承人的品行,在获得相应职称后,协同紫砂陶瓷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用开展讲座、培训的方式教育获得职称的紫砂工作者脚踏实地遵守规则制度,鼓励创新创作,[16]践行工匠精神,维护市场口碑,弘扬紫砂文化,培育紫砂新人。并且将社会责任感量化,列入紫砂工作者考评机制中。 (二)制度文化1.完善人才培养制度政府教育部门应对紫砂学校教授的技艺进行常规监督抽查,确保教学质量,同时要求学校不以应试为唯一目的,并且定期通过举办活动、创新竞赛等方式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17]2.完善职称评定制度宜兴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应进一步修改完善紫砂工作者职称评定的具体方法,尽量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同时,通过培训提高监考员的业务水平,加强现场操作考试的巡查工作,杜绝考生夹带成品、替考等舞弊现象,[18]对评委进行培训,要求尽量统一评判标准,保证评定结果公正有效。3.给予政策扶持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紫砂文化的扶持力度,运用减免税收的方式,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创造良好的行业环境、市场环境。[19]积极展开非遗传承人评选工作,扶持紫砂艺术大师,为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以此形成对其他紫砂工作者的吸引力。同时,政府部门应当做好紫砂工艺企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与相关企业协商,为紫砂产品打通销售渠道,吸引外来的资金,为紫砂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将紫砂产品打造为宜兴市的城市品牌。[20](三)行为文化1.完善紫砂文化景点管理2. 充分利用新媒体(1)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宣传(2)建立紫砂工作者数据库宜兴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应当建立一个更详细的紫砂工作者资料数据库以备消费者查询鉴别,[23]包括职称、主要作品等信息,为消费者提供鉴定的途径,也让紫砂产品的销售过程更透明放心。(3)建立紫砂技艺资料数据库新媒体时代下的紫砂制作技艺学习已不限于传统的言传身教,线上学习也是钻研技艺的好方法,紫砂技艺数据库的建立能使广大紫砂工作者多一条学习的途径,[24]它能消除时间与空间的隔阂,让紫砂工作者方便快捷地观看紫砂艺术大师的制作过程,并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3.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四)物质文化1.提高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宜兴市场监管局、工商局等政府部门应向紫砂工作者明确紫砂市场的准入门槛和业内相关制度,同时联合消费者协会,加强紫砂产品制作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对于制造假冒伪劣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对消费者开设举报热线和投诉信箱,并确保专人负责,及时回复,帮助消费者维权,同时,不定时展开抽查工作,确保紫砂产品质量,维护紫砂产品口碑。2.建造完善相关景点及基础设施宜兴市政府需要付出更多的财政支出以建设紫砂文化的景点及设施,方便市民参观游览,以一定数量的设施帮助紫砂文化的普及,同时,应注重这些景点的内容质量,及时进行更新维护,保持场所的整洁和美观,提高场馆使用效率,从而改善市民参观体验。结语 紫砂文化是宜兴地区特有的文化,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市政府文化部门应当对其文化价值引起重视。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了解了紫砂文化在宜兴市市民中的传承情况,和近些年宜兴市政府部门为保护和弘扬紫砂文化采取的措施,通过数据分析和访谈结果整理,发现紫砂文化的传承工作在紫砂行业内和市民中起到的效果一般,这说明政府部门相关工作还有诸多问题及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由于紫砂文化涉及的范围广,宜兴市政府仍需协调各部门,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开展形式新颖的活动,完善制度和加强管理来保护和传承紫砂文化。宜兴市的市民也有责任,参与其中,让紫砂文化发扬光大,向外传播。致谢参考文献[1]江赤光.简明紫砂壶发展的主要历史脉络[J].东方收藏,2018(14):65-69.[2]朱永忠.浅谈传统文化与紫砂艺术的创作关系[J].江苏陶瓷,2014,47(04):43+45. [3]来洁,颉鹏.中国古代陶瓷的时代流变与发展[J].艺术研究,2018(02):120-121.[4]张红华.浅谈紫砂壶制造工艺的传承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4(14):109.[5]方小琴.紫砂壶的历史与文化传承[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4,48(02):94.[6]蔡璐. 传统工艺传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4. [7]范青青.江苏宜兴地区传统陶瓷技艺保护调研[J].江苏陶瓷,2018,51(01):74-76. [8]郭灵舢.紫砂壶的发展历史与文化内涵[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09):80-81.[9]陆小荣,陆旻瑶.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非遗保护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陶瓷工业,2017,24(06):35-37.[10]邓举青,李迎春.新时代背景下宜兴紫砂工艺的现状与传承对策[J].中国陶瓷,2017,53(12):91-94.[11]沈晓红.加快推进宜兴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J].江南论坛,2018(12):48-49.[12]周彩英.紫砂壶的传承和创新[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6,50(06):85. [13]王凯.基于参与式设计理念的宜兴特色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6.[14]钱张荣.紫砂的传承和创新[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7,51(12):105.[15]朱红娇.紫砂的传承与创新[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8,52(06):112. [16]Arman Akhoondnejad.Tourist Loyalty to a Local Cultural Event: The Case of Turkmen Handicrafts Festival[J].Tourism Management,2008(8):54-59.[17]周志.陶都寻路,问道紫砂——宜兴紫砂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之思考[J].装饰,2017(08):12-21.[18]陆旻瑶,陆小荣.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研究[J].江苏陶瓷,2017,50(04):28-30.[19]Anely Nedelcheva,Yunus Dogan, Ioana M. Padure. The Traditional Use of Plants for Handicrafts in Southeastern Europe[J]. Human Ecology,2011, (6):23-27.[20]钱丽芸,朱竑.地方性与传承:宜兴紫砂文化的地理品牌与变迁[J].地理科学,2011,31(10):1166-1171.[21]许凌.宜兴传统紫砂工艺传承探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4):38-39.[22]曹静珍.数字媒体对紫砂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促进研究[J].苏州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1):47-50.[23]曹静珍,杨潇,李玮.数字媒体环境下紫砂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途径研究[J].艺术科技,2017,30(01):29-30.[24]丁洪顺.浅谈宜兴紫砂的传承与创新[J].中国陶瓷,2010,46(09):72-73. 附录A关于宜兴紫砂文化传承情况的调查问卷您好!我是大学的学生,因课题研究,我需要做一项关于宜兴紫砂文化的调查。恳请您参与此项调查,您提供的信息将成为我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我将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1、您的经常居住地是 (单选题)A.宜兴市 B.其他2、您使用过紫砂器吗 (单选题)A.使用过 B.没使用过3、家中拥有紫砂器吗?(单选题)A.有 B.没有4、紫砂制作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单选题)A.是 B.不是 C.不确定5、您对紫砂文化的了解程度是? (单选题)A.不了解B.了解较少C.一般D.比较了解E.非常了解6、您了解紫砂文化的哪些方面?(多选题)A.历史渊源 B.泥料开采与加工 C.紫砂器制作工艺 D.烧制过程E.日常使用与保养 F.紫砂器鉴定、鉴赏 G.文化内涵 H.传承制度I.其他__ 7、您从哪些渠道了解紫砂文化(多选题)A.网络 B.电视 C.书籍 D.旅游景点 E.博物馆F.紫砂DIY工坊 G.其他__8、您对紫砂文化兴趣程度如何?(单选题)A.完全没兴趣 B.兴趣不大 C.一般 D.比较感兴趣 E.非常感兴趣9、您参加过关于紫砂文化的活动吗?(单选题)A.是 B.否10、您参加过哪些类型的活动?(多选题)A.讲座 B.DIY活动 C.参观景点 D.展出 E.其他__11、您知道以下的哪些景点?(多选题)A.中国陶都陶瓷艺术博览中心 B.宜兴陶瓷博物馆 C.宜兴市博物馆 D.陶祖圣境 E.紫泥公社 F.宜兴紫砂艺术馆 G.古龙窑12、您去过以下哪些有关紫砂文化的景点?(多选题)A.中国陶都陶瓷艺术博览中心 B.宜兴陶瓷博物馆 C.宜兴市博物馆 D.陶祖圣境 E.紫泥公社 F.宜兴紫砂艺术馆 G.古龙窑13、您对这些景点的满意程度是(单选题)A.不满意 B.不太满意 C.一般 D.比较满意 E.非常满意14、您觉得这些景点存在哪些不足?(多选题)15、您认为传承紫砂文化的责任主体是?(多选题)A.政府文化部门 B.紫砂工作者 C.广大市民16、您知道的政府部门为保护紫砂文化所做的措施有(多选题)A.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B.制定政策保护紫砂文化 C.严格监督紫砂制品质量D.宣传紫砂文化 E.举行紫砂文化相关活动 F.其他__17、您对政府紫砂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的满意程度是(单选题)A.不满意 B.不太满意 C.一般 D.比较满意 E.非常满意18、您觉得政府文化部门为传承紫砂文化还能采取哪些措施?(多选题)A.建造更多基础设施 B.加大宣传教育 C.组织更丰富的活动 D.加强紫砂文化场所管理 E.规范紫砂行业秩序 F.其他__.19、您觉得紫砂工作者能为传承紫砂文化做些什么?(多选题)A.对紫砂产品进行创新 B.提高紫砂产品质量 C.培养继承人 D.参与 E.传承活动 F.其他__20、您传承对紫砂文化还有什么意见建议__附录B紫砂工作者访谈您能介绍一下您现在的工作情况吗? 我从事的主要是紫砂壶的手工制作,专注于光货的制作,在丁蜀镇陶瓷商城里有一间店铺,对其他的紫砂茶杯茶具等也有涉及。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事这份工作?3、现在紫砂工作者的教育方式是怎样的?主要有家族传承,跟随家中长辈学习,还有师徒传承,拜工艺师学习技艺。还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但是职业技术学校教的技法比较统一,属于基本功,紫砂器类型众多,仅仅靠职业技术学校无法满足学徒的要求,所以还是从学校毕业之后还是要拜师。现在社会上对学历更加重视,因此脱离学校教育仅靠师徒、家族传承也是不可行的。4、现在紫砂工作者的工作环境怎么样?这一行的工作环境还是比较好的,紫砂技艺作为宜兴当地的特产,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政府在政策上是扶持的,当然政府关于工艺师等级评定也比较严格,但这也是追求工艺品质量,规范行业秩序必须的,但是,政府部门对紫砂产品生产和销售方面的监管其实并不非常严格,有些工艺师不能抵挡金钱的诱惑,会做出粗制滥造,仿冒的行为,这方面就要靠工艺师的自觉了。5、紫砂工作者职称是如何评定的?宜兴紫砂工艺师职称有工艺美术员、助理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大师等级别,首先必须符合学历、奖项、工龄、论文等条件,才有资格进行现场技艺考核,现场技艺考核由宜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职称办组织,以助理工艺美术师来说,以往助理工艺师技艺考核是自定一件进行现场创作,2018年变更为从考生提交的两张作品照片中抽取一件进行制作,加大了难度,但是投机取巧行为依然存在,有人只会做一件,抽到会做的那件就考上了,还有作弊的现象,拿着现成的假装是自己现场做出来的。总体的通过率大概30%左右。6、现在的紫砂文化传承有什么问题?紫砂工作者中有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说泥料以次充好,有时候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有些紫砂工作者自身对泥料也并不了解。还有些紫砂工作者明知故犯,为了压低成本使用化工调制的泥料,或是使用外省泥料冒充宜兴黄龙山泥料。还有些紫砂工作者滥用代工壶,影响了紫砂行业的信誉政府为此做出了不少努力,但在消费者的认知里,紫砂制品更多地是一种日用品,对购买紫砂制品他们更多地关注是外表是否美观,在生活中使用是否趁手,或者送礼是否有面子。最近几年经济发展,人们生活富裕了,对紫砂器具的需求量在增长,但对于紫砂产品工艺技巧的理解,对审美寓意的理解比较少,认知比较粗浅,这方面有些可惜,希望通过各方面努力,消费者能把紫砂器具当作艺术品,当作文化来欣赏,这对于紫砂文化是传承发扬,对工作者来说也是一种安慰。7、您认为紫砂工作者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动来帮助紫砂文化传承?我们紫砂工作者确实应该以弘扬文化、传承艺术为己任。作为一个紫砂工作者应该追求的是态度的认真严谨和技艺的完善,弘扬工匠精神,勤勉地做好每一把壶。坚决不能以次充好不合乎道德,也给紫砂行业抹黑。除此以外,紫砂工作者还要能创新,现代人的品位与以前的有较大差异,为了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在钻研过去技艺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见解和创意,一个是促使自己不断进步,不被时代淘汰。最后,紫砂工作者还能通过参加一些活动来向市民展现紫砂制作技艺,平时也能招收一些学徒,传授紫砂制作技艺。还有据我看到的,一些孩子对紫砂制作有兴趣,有时我会教他们做一些小摆件小器皿,也算是培养下一代的兴趣。8、就您所知,政府为传承紫砂文化做了什么?存在抄袭别人、申报资料弄虚作假、侵害消费者权益、扰乱紫砂市场等不良行动的,3年内不得申报职称,凡紫砂从业人员虚抬职称、请人代工、欺骗花费的,5年内不得申报更高职称。宜兴市政府还制订了新的紫砂工艺美术职称注册方法,对宣传虚假本领、侵害消费者、扰乱紫砂市场秩序的工艺师,不予合格。同时,人社局还会公示已获陶艺职称并经注册的人员姓名、职称评定、级别等概况。9、您对紫砂文化的未来有什么期望? 希望紫砂制作的技术和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能代代相传,不仅是在师徒之间和紫砂工作者中,也要在广大市民中流传,希望宜兴市政府部门能多重视紫砂的文化意义,内涵加以挖掘,发扬光大,市民能主动担负起传承紫砂文化的职责,在我们宜兴本地人中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员工访谈1、您在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负责什么工作?我在局里是文化艺术科的科员,我主要负责宜兴市内旅游景点的宣传工作。也会参与平时景点里办活动,文化节。2、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为传承紫砂文化做了什么? 本局主要负责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做好申报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工作;负责审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控制单位的维修方案并监督实施;负责指导全市博物馆。组织开展国家级、省级、无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申报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对地方文化的保护传承一直是我们局重视的,近几年我们利用财政拨款建立了一系列的博物馆和景点,对旧的一些场所进行维护翻修,优化游客体验,进而提高景点的质量和知名度,同时,我们一直在为紫砂工作者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申报活动,前几年,我们还举办了三届陶瓷文化艺术节,对外宣传紫砂文化。另外,我们还利用社区的条件,办了一些紫砂文化进社区的活动。3、这方面的工作存在哪些问题?4、市民对紫砂文化传承情况满意程度低,对此有什么看法? 这个可能是我们工作不到位导致的,对于市民喜欢什么样的活动,什么样的景点,我们文化局确实没有做过成分的调研,所以这些关于紫砂文化的服务可能和市民的需求不能做到完全对口,还有在宣传引导这一块上,官网官媒的建立本来是为了和市民建立联系,但市民对此反响并不大,很少与我们交流想法,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宣传不到位,没能让市民知道这一交流的渠道。5、政府文化部门未来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传承紫砂文化?主要是在监督管理上努力,提升相关景点员工的素质,必须加强培训和思想教育,使他们能服务好游客,管理好景区,同时,我们会和其他科室比如旅游促进科的协调,一起办好一些紫砂相关的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市民来参加。最后,利用新媒体平台来弘扬紫砂文化也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概念界定2
(一)紫砂文化2
1.物质文化2
2.制度文化2
3.精神文化2
4.行为文化2
(二)传承2
二、宜兴紫砂文化传承的现状2
(一)政府文化部门2
1.采取措施2
2.未来展望2
(二)紫砂工作者3
1.制作方式3
2.经营方式3
3.手艺传承3
4.职称评定3
5.工作环境3
6.传承情况3
(三)市民3
1.兴趣程度4
2.紫砂产品持有率、使用率4
3.认知程度4
4.了解途径4
5.满意程度4
6.改进建议4
三、宜兴紫砂文化传承的问题4
(一)精神文化4
1.市民缺乏兴趣4
2.市民缺乏认知5
3.政府忽视紫砂文化的精神内涵5
4.紫砂工作者价值观不正确5
(二)制度文化5
1.学校教育制度不完善5
2.师徒传承制度缺乏规范5
3.紫砂人才选拔制度不完善5
4.政府缺乏扶持政策5
5.紫砂质量缺乏统一标准缺乏行业规范6
(三)行为文化6
1.政府工作效果差6
2.非政府组织不作为6
(四)物质文化6
1.伪劣产品充斥市场6
2.相关活动、景点及设施无法满足市民要求6
四、宜兴紫砂文化传承的对策7
(一)精神文化7
1.举办丰富的活动弘扬紫砂精神7
2.引导紫砂工作者形成正确价值观7
(二)制度文化7
1.完善人才培养制度7
2.完善职称评定制度7
3.给予政策扶持7
(三)行为文化7
1.完善紫砂文化景点管理7
2.充分利用新媒体8
3.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8
(四)物质文化8
1.提高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8
2.建造完善相关景点及基础设施8
结语8
致谢8
参考文献9
附录A 调查问卷10
附录B 访谈12
宜兴紫砂文化的传承研究
引言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ggsygl/563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