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银川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字数:9694】

2024-02-25 12:50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根据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银川市五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1995年至2015年银川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估算银川市不同时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分析价值系数与总价值之间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1995 - 2015年,银川市耕地,林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银川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先上升后下降,总体增加0.99亿元;研究期内6类土地利用类型的敏感型指数均小于1,表示研究结果可信度较高。研究发现,增加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较高的土地类型(林地,草地等)的面积,可以优化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对提高区域内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有直接作用。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 文献综述2
(一)本课题的意义2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2
(三)应用前景3
二、 研究区概况以及数据来源与处理3
(一)研究区概况3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4
三、研究方法4
(一)土地利用动态度4
(二)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修正4
(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4
(四)敏感性指数5
四、结果与分析5
(一)土地利用变化分析5
(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6
(三)敏感性分析6
五、结论7
致谢8
参考文献8
银川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
引言
引言
生态系统服务(Ecological Services)是指通过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和功能直接或 间接得到的生命支持产品和服务,其价值评估是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功能区划、环境经 济核算和生态补偿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基础[1]。由Costanza[2]领导的一些生态学家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一种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并且围绕全球范围内主要的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地、湿地等),建立了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估算出了与不同生态系统相对应的价值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因子。这有助于相关研究人员对全球的不同区域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同时也掀起了在全球范围内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热潮。如今,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相关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并逐渐成为包括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等学科在内的前沿研究方向。包括欧阳志云[3]在内的一些中国生态学专家对基于Costanza等人建立的全球范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初步提出了适合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以及未来的研究重点与研究方向。谢高地等研究人员[45]在Costanza等人建立的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调查与计算,对不同的价值系数进行了修正,最终研究出适应我国情况的价值系数估算方法,从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应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体系。
在3S(GPS、GIS、RS)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更多的学者开始采用与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固定区域不同时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次研究以谢高地等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为基础,结合银川市实际情况,对评估系数进行修正,使其更好的适应研究区情况。基于对银川市19952015年五期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期内具体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对相应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银川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中的贡献度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银川市未来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政策及生态规划提供相应的数据基础。
一、 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意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这也逐渐改变人类的生存环境,由此带来的一些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方面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逐渐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研究将研究区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银川市近几十年来的城市建设不断向外扩展,人口增速明显加快,土地利用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研究区内的生态系统环境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日益增大,局部区域的生态环境也出现了不小的改变。目前对于银川市的相关研究内容并不丰富,时间跨度也相对较小,因此对银川市1995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在此期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情况,有助于更好地补充银川市在这一方面的数据空缺,进一步分析银川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之间的联系。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国内外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土地利用变化不仅会使土地表面发生变化,还会对地表上所包含的几乎所有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过程产生影响。近些年来,针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一定区域内土地利用变化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作为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方面的体现,通过结合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可以在更高层次上反映出土地利用变化对研究区域内的土壤、水体等生态因素的影响。
过去国内外绝大多数的研究都建立在Costanza等人建立的评估体系之上,通过对研究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单位面积生物量进行一定的统计,以修正相关系数[6]。虽然可以完成估算,但是存在一定的偏差,往往局限在某一单独的服务功能或者局部的生态环境变量,对研究区域内的总体情况缺乏研究。除此之外,部分研究人员对生态系统与其服务价值之间的区别、定义等认识并不清晰,对每种服务价值的评价方法和参数标准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研究中对相应的影响过程和机制分析的也存在不够充分的情况,制约了相关研究的发展。
目前,我国大多数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都是采用谢高地等人提出的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的方法,用研究区内不同生态系统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占地面积来乘以相关价值系数,得到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以及总价值。因此,不同生态系统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已成为影响研究区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ggsygl/562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