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基于ism模型的宅基地退出风险分析【字数:11756】

2024-02-25 12:4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利用ISM模型对于宅基地退出风险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宅基地退出风险的最根本因素,为引导我国宅基地的有效退出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解释结构模型。研究结果(1)影响宅基地退出最根本风险为农民失地指数增长风险。(2)宅基地退出的10个风险因素共分为5个层级,其中,L1为群体性事件上升风险,耕地质量下降风险,水土污染加剧风险;L2基尼系数上升风险,城市压力上升风险,耕地使用面积减少风险;L3为农民净收入减少风险,流动人口增加风险;L4为失业率上升风险;L5为农民失地现象加剧风险。L2层是L1 层的原因,L3层是L2层的原因,依此类推。(3)社会和经济风险会诱发生态风险的发生。研究结论通过ISM模型可以得出宅基地退出风险源,并且分析出风险因素之间的递接层次关系。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2
一、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及其存在问题 2
(一)天津“宅基地换房”模式 2
1.“宅基地换房”模式政策措施 3
2.“宅基地换房”模式实施存在问题 3
(二)重庆“地票”模式 3
1.“地票”模式的政策措施 3
2.“地票”模式实施存在问题 4
(三)浙江“两分两换”模式 4
1.“两分两换”模式的政策措施 4
2.“两分两换”模式实施存在问题 4
二、宅基地退出风险内涵及风险因素确定 5
(一)宅基地退出风险内涵 5
(二)宅基地出风险因素确定 5
1.生态风险 5
2.社会风险 5
3.经济风险 6
三、基于ISM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6
(一)ISM模型介绍 6
(二)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
(三)风险评价步骤 6
1.风险因素分析 7
2.构建邻接矩阵 7
3.计算可达矩阵 7
4.风险层级划分 8
5.建立解释结构图 8
四、ISM模型结果分析 9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一)风险因素等级划分 9
(二)宅基地退出风险解释结构模型 9
1.风险源的确定 9
2.风险等级各层级之间的关系 9
3.不同风险类型下风险因素所处位置分析 10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0
(一)研究结论 10
(二)政策建议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基于ISM模型的宅基地退出风险分析
引言
引言
在我国发展早期,农村宅基地在保障农民居住权利的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乡村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我国宅基地制度的缺点进一步凸显出来。[1]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城镇化的发展必然是不可阻挡的,城镇用地的急剧紧张与农村宅基地的长期闲置的矛盾也将更加激化。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国政府对宅基地退出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然而,对于宅基地的退出机制我国仍然处在一个探索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如退出过程大多数为政府主导,农民对宅基地退出过程参与性低、退出补偿标准还不合理等多个方面的问题。[2]因此,宅基地退出面临的风险将会愈加明显,并产生一系列问题。如果应对不当的话,极易危害城镇化的发展进程,甚至会引发多种社会问题。为了防范宅基地退出的风险,引导宅基地的有序退出,有必要对宅基地的退出进行风险研究。
目前要实现宅基地退出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首要任务就是构建合适的宅基地退出机制,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很多研究。在宅基地退出模式进行研究时多数学者将其与对农民退出宅基地意愿的影响因素结合起来,通过对制约农民在退出宅基地的深层原因来进行分析,来构建和改善宅基地退出模式。目前对宅基地退出机制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农户视角,一种是基于政府视角。以农户视角对宅基地退出进行研究时,部分学者对以下几点达成了共识:(1)要考虑农民个体的差异性;(2)要提供农民应有的补偿;(3)要保障农民退出宅基地的后续生活;(4)要以农民为主,充分听取农民意愿。除此之外,还要推进宅基地集约节约利用,以保障农民对于宅基地的刚性需求[3]。同时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对政府权力加以限制也会更好的保障农民的合理权益[4]。而在政府角度的研究中,可以通过多方面社会改革对宅基地退出机制来加以辅助[56]。总的来说,对于宅基地退出的机制来说,从某一特定视角进行研究的比较多,从农户、政府和市场三者进行协同研究的较少。同时为了提升宅基地退出意愿,国内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大多数影响因素的分析都是与退出意愿的实地调查相结合,主要的不同集中在角度和采用的方法的差异。大多数学者研究发现影响宅基地退出的因素具有地域差异[78],同时一些学者在一些特殊的视角下对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宅基地退出意愿会因为农民分化特征和宅基地持有状态的不同而产生差异[910]。由于“农村宅基地”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国外对于此方面的研究也较少,但是一部分外国学者对中国的宅基制度进行了研究,指出中国土地流转的限制主要是由于我国土地权属不清晰[1112]。尽管宅基地退出会使得土地资源利用更加的高效,但是由于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宅基地的退出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风险[1314]。如何通过对宅基地退出的风险进行研究,使政府能够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推进宅基地退出有序的推行是我们还需要强化的部分。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现行的宅基地退出政策的实施现状及对农户产生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宅基地退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ISM模型对于宅基地退出风险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积极引导我国宅基地的有效退出,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进程。
一、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及其存在问题
(一)天津“宅基地换房”模式
1.“宅基地换房”模式政策措施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ggsygl/562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