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宅基地产权认知对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字数:13109】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相关理论概述2
(一)概念界定2
1.宅基地2
2.宅基地产权2
3.宅基地退出2
(二)理论基础2
1.土地价值与产权理论2
2.禀赋效应2
二、宅基地产权制度的沿革及内涵3
三、宅基地退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3
(一)宅基地退出的现状3
(二)宅基地退出存在产权问题的原因3
四、 农民对宅基地产权认知的基本情况4
(一)数据来源4
(二)农民宅基地产权认知状况分析4
五、宅基地产权认知对退出意愿的影响分析5
(一)计量模型变量描述6
(二)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6
(三)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7
(四)基于分析对宅基地退出机制的建议7
六、总结8
致谢8
参考文献9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表1农民对宅基地不同转让方式认知统计结果5
表2农民对土地增值收益归属认知统计结果5
表3变量说明6
表4基于VIF 的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的检验结果7
表5模型估计结果7
农民宅基地产权认知对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
引言
引言:我国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在上世纪50年代便形成了,随着国家的发展,宅基地产权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并得到了我国宪法及专门法律的保护。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中出现大量空闲的宅基地,这与我国当前用地紧张状况不相符。因此,对于如何推动农民有效、合理地退出宅基地,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我国学术界目前对宅基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研究宅基地制度的沿革,从而提出相应的退出方案。第二是分析农民对宅基地的产权认知,并探讨影响其次认知的因素。对于农民对宅基地产权认知与宅基地退出之间的关联,学界研究较少。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农民对宅基地产权的认知与宅基地退出意愿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当前宅基地退出研究提出些许不成熟的参考。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概念界定
1.宅基地
“宅基地”一词是在建国之后产生的,其最早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62年通过的人民公社60条,农村土地经过几次变革,但是“宅基地”这一名词却一直存在。当今的法律规定宅基地归村集体所有,但是由于阶层的特殊性,集体组织包含着不同的界定,而法律针对集体到底指哪一个也缺乏清晰的说明。学术界就宅基地内涵的探讨也非常热衷,产生了各种观点,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总结与归纳,对宅基地的界定具有共同之处,表现为以下三点:(1)其在农村集体土地的范畴内;(2)其能被利用的范围达到上面的房屋以及基础的生活设施;(3)作为房屋的载体,对居民来说具有保障其生存居住的功能。
2.宅基地产权
宅基地产权作为一种财产性权利,是一组权利束,即各种宅基地权利的集合体,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处分权、转让权、收益权等。它的各种权能之间既能够独立存在,也能够相互结合,其权能主体也能是不同的人。宅基地自身是特殊的,其作为资产不能被随意移动,其位置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是固定的。所以,平时所说的宅基地交易,实质就是宅基地产权在市场上的流通,宅基地本身没有发生转移。各个主体买卖土地,实际上是为了能够拥有土地上的部分权利。
宅基地产权具有排他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我国的公有制产权是一个整体性概念,脱离整体将不复存在,其不允许个体对侵占集体利益。(2)存在于各个公有产权主体之间、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主体之间。
宅基地产权还拥有可分割性和可交易性特征。(1)可分割性,即宅基地产权各种权能完全能够拥有不同主体。权能的分解是指产权的各种权能从被单一的、固定的主体享有变成被不同的主体独立享有,而利益的分解则是指各个权能享有者分别获得相适应的利益。(2)可交易性,即宅基地产权的各种权能在各个独立的主体之间相互流通。从交易时效来看,包括所有权的永久性交易和其他产权的暂时性交易;从宅基地产权转移本身的特点来看,二者都是宅基地资源在各个主体之间的转移与重新分配。
宅基地产权制度应具有三种性质:第一,国家政治制度会从根本上对其产生重大作用;第二,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制度供给,其改革与创新更需要有针对性,要充分考虑其与社会传统或习俗的契合性;第三,其往往作为一项财产法律制度而存在。
3.宅基地退出
目前,宅基地退出在概念层次上没有统一。欧阳安蛟(2009)认为宅基地退出是指,农民主动退出自己所使用的宅基地,让出宅基地申请权利。它还包括在一定条件下强行遣返非法占领的宅基地。张秀智等(2009)认为农村宅基地的退出包括三种情况:宅基地被开垦为耕地,农民主动撤退,宅基地转移。单金海(2004)认为宅基地使用权的退出只涉及宅基地所有者自愿退出。总之,目前宅基地退出内涵的定义主要来自于实践中宅基地退出方法的总结,这是对该现象的解释,并没有探究其本质。“退出”一词在辞职海中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离开某一特定场合,离开组织或活动,另一种是移交已经获得的东西。宅基地的退出显然更适合第二种解释,获得的宅地将被移交。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ggsygl/562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