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对宅基地退出制度认可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鹰潭余江区为例(附件)【字数:13336】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文献综述 2
(一)宅基地制度的变迁 2
(二)宅基地制度变革诱因分析 2
(三)余江区宅基地改革试点 3
二、方案设计 4
(一)研究方法 4
1.文献研究法 4
2.实证调查法 4
3.访谈法 4
4.数据分析法 4
(二)实践方案 4
1.调研目的 4
2.调研对象与调研方法 5
3.调研内容 5
三、实证分析 5
(一)农户个体分布特征的描述性统计及数据分析 5
1. 年龄分布 5
2. 家庭人口数量及城镇住房所有情况 6
3. 家庭主要收入来源 6
4. 当前宅基地使用现状 6
5. 已退出宅基地面积及现有宅基地面积 6
6. 宅基地退出原因 7
7. 宅基地退出政策了解程度 7
8. 宅基地退出补偿满意程度 7
(二)相关性检验 7
(三)自变量的确定及其相关关系推导 8
1.退出政策的了解程度与政策认可程度的相关关系推导 8
2.宅基地退出的有偿与否与政策认可程度的相关关系推导 9
四、结论及建议 9
(一)研究总结 9
1.退出政策的了解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程度 9
2.退出补偿的有偿与否 10
(二)对策建议 10
1.加强政策宣传普及和贯彻,避免宅基地闲置浪费现象再次出现 10
2.合理选择退出补偿制度,鼓励农户自觉自愿退出宅基地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附录 余江区宅基地退出行为问卷调查 13
农户对宅基地退出制度认可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为例
引言
引言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大力地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转,导致农村空心化现状日益加重。Carola de Groot(2012)在对荷兰的农村进行研究时发现,对于农村居民,尤其是不太富裕的农村居民,在面临住房保障问题时,会更倾向于搬迁到具有更多就业发展机会的市区中去。面对当时正在大力发展的城市,外出打工无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但是这些劳动力在帮助建设新型城市的同时,也加快了中国农村的空心化步伐。同时,Katrina Mullan(2010)等凭借他们在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目前中国的土地产权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缩小城乡差距而实行的户籍放宽制度和并不完善的土地保障制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率的升高,加剧了我国的空心村程度。
而现如今,随着我国城镇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部分农村地区却出现了宅基地空置和浪费的状况。学者李裕瑞(2014)等以河南省郸城县为例,分析了我国空心村的现状,并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以郸城为例的空心村在以社区为基础的农村宅基地整理和分配方面的巨大潜力。
因此,改善原有的宅基地制度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内容在于对过去三年内余江区的宅基地改革的制度及其成效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其具体实施的政策措施及其地方特色,得出农户对于宅基地退出制度的认可程度的影响因素所在,从中吸取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整理总结出有益于相关宅基地制度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推动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切实保障农户的土地权益。
一、文献综述
(一)宅基地制度的变迁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变革,相关土地政策也在不断的完善中。现今,已有大量文献对历年来农村宅基地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基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不同的学者对我国的宅基地制度变迁划分了不同的阶段。
王旭东(2010)认为,宅基地制度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存在一定均衡状态的一致性关系,因此有必要通过分析农村土地制度如何走向稳态均衡来进一步理解这种制度变迁的过程,同时他认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三次寻求稳定均衡状态的阶段,分别为解放前到建国初期,实现稳定均衡;而后是合作化之后,寻求稳定均衡;最终为确立现行集体所有制。同样的,由于按照宅基地的权属所有来划分宅基地制度变迁的阶段,能够使得各个阶段具有较为明显的性质特征,因此张振勇(2013)、朱新华(2011)也将其大致分为宅基地农民私人所有阶段、宅基地使用制度形成阶段、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探索阶段三个部分。此外,丁关良(2008)则根据农村宅基地的权属性质与取得宅基地权利的主体的不同将其细致地划分为四个阶段:农村宅基地私有;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但农民具有使用权;宅基地农村集体所有,城乡居民均可获得宅基地使用权,但农村居民是主要部分;农村宅基地属农村集体所有,有且只有农民具有宅基地使用权。
姜爱林、陈海秋(2007)则根据土地制度演变与土地管理体制演变,站在国家法律的视角,将宅基地分为五个不同的立法阶段。除此之外,还可以简单按照宅基地能否买卖分为允许买卖和禁止买卖两个阶段;或者按照我国的经济体制的变迁将其分为土改初期、社会主义改造阶段、高级农业合作社阶段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四个部分。
(二)宅基地制度变革诱因分析
多年来,不同学者根据自身研究的需要,对我国宅基地制度的变迁建立了不同的划分标准,因此对于我国土地制度变迁的原因分析,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角度。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ggsygl/562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