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产权安全对土地投资行为的影响(附件)【字数:14423】

2024-02-25 12:46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围绕土地产权安全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国内外学术界已经展开了大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由于学者们对产权安全定义和衡量方法、土地投资类型理解不同,再加上投资行为的反作用,导致了不同的研究结论。因此,政策制定者们应该基于在综合考虑不同因素的差异后,找出问题,完善规章,为农户投资提供更精准的政策支持。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文献综述2
(一)土地产权安全的涵义及衡量指标2
(二)产权安全影响土地投资:理论影响机制2
二、产权安全对土地投资行为的影响现状3
(一)调查样本概述3
1.数据来源调研地概况3
2.调查对象概况4
(二)基于调查问卷的描述性分析4
1.土地确权调查情况4
2.承包户现阶段具体投资行为5
3.当地政策法律对土地投资的支持6
4.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土地投资行为的变化6
三、产权安全对土地投资行为的影响分析11
(一)模型建立11
(二)模型运算及结果分析11
四、结论及相关建议12
(一)主要结论12
(二)政策缺陷13
(三)政策建议14
致谢14
参考文献15
图1 政策法律对休耕的影响程度 7
图2 政策法律对平整土地的影响程度 7
图3 政策法律对施用土壤改良剂的影响程度 8
表1 调查对象概况 4
表2 土地确权调查情况 5
表3 土地经营规模对土地投资行为的影响 8
表4 土地担保价值对土地投资行为的影响 8
表5 贷款投资利率对土地投资行为的影响 9
表6 土地交易自由度对土地投资行为的影响 9
表7 土地市场完善度对土地投资行为的影响10
表8 各种影响因素对土地投资行为的影响程度11
表9 模型计量结果11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权安全对土地投资行为的影响
引言
引言
三农问题一直为国家政府所关注,而作为其核心的土地,发挥着保障生存发展的经济作用。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农民会对其进行投资,但农产品价格、家庭收入水平等因素会影响其投资的大小,根本原因还在于土地产权中的制度因素,它又进一步影响了土地投资行为。我们常说的土地产权问题,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土地产权的稳定性、可抵押性和可交易性。
关于产权安全与土地投资的影响文献众多,陈剑波认为农地制度是影响农民投资的关键因素;钟甫宁等认为土地产权在农民投资方面影响有限,从而提出非农就业机会是影响土地投资的重要性因素;许庆等从农户土地投资类型的角度出发,将其划分为与特定地块相连的长期投资和与特定地块不相连的长期投资,得出产权的稳定与否对上述两种投资的影响不同。基于此,本文将重点从土地产权安全的理论和衡量指标的方面进行梳理,找出不同学者间研究结论存在差异的具体原因,并探析学者们对土地投资行为的不同认识,以期为推进该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帮助,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文献综述
土地产权安全的涵义及衡量指标
关于土地产权安全的内涵,国外学者很早就进行了界定,但是纵观大部分科学研究仍未给出明确定义。相反,大多数学者往往尝试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选择对此角度比较重要的特殊条件并在这样的条件下给产权安全下定义(黄培锋,黄和亮,2007)。正如这样,对于产权安全的定义和衡量办法,不同研究者之间就出现了很大差异,从而想要找出一些普遍理论分析将这些研究相互串联起来变得异常困难。总的来说,产权安全涵义可分为三个不同层面。
土地产权的安全性概括来说包括法律、事实及感知三大层次的安全(吉登艳,2014)。法律产权安全主要是指土地产权安全在法律上的状态以及国家权威对其的保护,包括主要涉及到产权方面的法律状态等的法律法规与政府政策的保护这两个角度(Van,2010);事实产权安全则是指例如时间的占用、规模大小的占用等构成现实控制权的因素,与法律产权安全相比,事实产权安全由于其对产权安全的定义是基于实际对产权的控制现状,所以理论上更能反映出土地产权安全情况;感知产权安全是指土地使用者对将来失去土地的风险的主观判断(饶芳萍,马贤磊,石晓平,2015)。
虽然三种产权安全是基于不同层面说的,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如马贤磊(2015)认为只有通过影响农民感知产权安全,法律和事实产权安全才能影响到农民作用于土地上的行为。感知产权安全与法律产权安全相比,前者构成了农民决心和动力的基础(马贤磊,仇童伟,钱忠好,2015)。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若要全面深层次理解产权安全的涵义,可能需要将多个层次的定义综合起来,而且还要考虑这三种层次定义互相左右的影响机理。不同的专家基于各自的理论有相应得衡量办法,这是因为学者们往往只从单个侧面进行实证研究,没有从多角度入手多方面考虑各个层面的涵义以及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才会导致产生了较大差异并难以进行深入比较。
因为不同研究者对土地产权安全的定义不同,从而导致产生了不同的衡量办法。描述权利保障性的研究者的衡量方法主要包括土地在征用或收回、续订或延续上的可能性、和邻近所有主或毗邻土地业主的冲突、对优良治理的感知以及政治稳定性5类指标;描述实质性权利的研究者在衡量土地产权安全时主要采用土地获取的方式、权利可转让的程度与合法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所有权类型等几种要素。除此之外,与政府共享财政收益的权力、土地持有期限以及地权可续订性等要素也在衡量范围之内(黄培锋,2017)。
产权安全影响土地投资:理论影响机制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ggsygl/562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