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附件)【字数:12303】

2024-02-24 16:2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为顺应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特色小镇是我国小城镇转型的必然选择。最先提出特色小镇概念的是浙江省,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而科学合理地测算、评价浙江省特色小镇发展水平对进一步推进特色小镇发展至关重要。本论文基于特色小镇发展目标——三生融合以及浙江省特色小镇发展现状,从生产、生活、生态发展水平三方面构建浙江省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了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以浙江省第一批国家级的特色小镇为例进行发展水平测算,最后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浙江省存在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动力不足、特色产业优势薄弱、生活设施建设还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产业联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强化特色产业,形成优势竞争;完善生活设施,提供生活质量;优化生态环境,吸引人才入驻等建议。希望本论文研究成果能为进一步推进特色小镇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2
一 前言2
研究背景及意义2
国内外研究现状2
1 关于特色小镇定义与内涵研究2
2 关于特色小镇实践开展的研究3
3 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3
研究方法3
技术路线4
二 浙江省特色小镇发展现状4
三 浙江省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5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5
评价指标选择5
1 生产发展水平指标5
2 生活发展水平指标6
3 生态发展水平指标6
指标体系框架6
四 浙江省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价7
数据来源与处理原理7
1 数据来源7
2 数据处理原理7
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价结果8
结果分析9
1 生产发展水平评价分析9
2 生活发展水平评价分析9
3 生态发展水平评价分析9
小结10
五 浙江省特色小镇发展建议与对策10
加强产业联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10
强化特色产业,形成优势竞争10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完善生活设施,提供生活质量10
优化生态环境,吸引人才入驻10
六 不足与展望11
致谢11
参考文献11
附录13
浙江省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引言
一 前言
研究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的城镇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大致包括起步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加速发展阶段和城乡统筹发展阶段[]。这期间,城镇化制度也从限制农民进城到允许进城、引导进城再到鼓励进城等一系列转变。但是,由于城镇化初期的不健康发展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遗留问题,如今发展进入瓶颈期,:一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化质量不高,城市发展模式粗放,大量“城中村”、“棚户区”出现,“城市病”问题严重;二城镇结构不合理,辐射覆盖能力相对较弱;三在城镇宏观区域布局不均衡,城市内部空间布局混乱;四城乡调控不力,城乡差距扩大[]。以上清晰的预示着中国城镇化必定要通过转型才能突破现有发展困境。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时刻,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城镇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目的是为了促进城镇化转型升级[]。2016年国家发改委又明确提出,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
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地各级政府掀起了特色小镇热潮,但是在建设中并没有很好地结合自身自然环境,以“特”为魂,打造生产、生活、生态高度融合的小镇,只片面形成了同质化的造城式运动,出现了市场主体定位不准,盲目跟风、创新不足现象;开发区模式倾向显著,成为招商引资途径;行政部门机构责任划分不清晰,不利于申报和推进工作[]。2016年浙江省特色小镇考核中,共有78个省级小镇接受考核,其中6个被警告,5个小镇被降级。为了更好指引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本文希望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科学地、合理地对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导下一阶段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并给出一些有效的建议。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关于特色小镇定义与内涵研究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提出[],特色小镇是以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为基础,不同于传统行政界定范围的创新创业平台。浙江省政府出台的指导意见[]中,认为特色小镇是不附属于市区,区别于传统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具有明确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
除了政府出台的一些相关文件,国内学术界也对特色小镇的内涵进行了研究探讨,如瓮建荣(2015)[]认为,特色小镇以八大特色产业(7 大新兴产业+历史经典产业)为基础,同时,特色小镇将围绕某一特色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圈,扩大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力。张鸿雁(2017)[]认为浙江特色小镇以浙江独有的经济形势——“块状经济”为建设基础,以产业聚集区为主体,形成“三位一体”和“三生融合”的综合创新空间。特色小镇具有四个显著特征:产业特色而有竞争力,形态微小而精美,功能上“有机合”,机制创新而有活力[]。
学者还从产业转型、产城融合、文化等角度对特色小镇的内涵进行了分析。从生态角度进行分析的主要有许益波(2016)[]、陈侃侃(2016)[]、赵国强(2016)[]等。从产城融合角度进行分析的主要有汪千郡(2016)[]、牟盛辰(2017)[]等。从文化角度进行分析的主要有陈立旭(2016)[]、王国灿(2016)[]等。
2 关于特色小镇实践开展的研究
2.1 国外研究 国外特色小镇实践开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色小镇的创建、效益研究和发展策略上。
特色小镇在国外的历史要早于中国,包括美国硅谷、英国Sinfin小镇、普罗旺斯小镇、德国英戈尔斯塔特小镇等,这些小镇虽然体量都较小,但精致独特,空间风貌具有可识别性。
在小镇的效益研究上,梅拉妮凯史密斯(2004)[]和克莱尔墨菲和博伊尔(2006)[]都认为将旅游和当地特色相结合,会带动经济、社会效益,并且更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ggsygl/561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