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成语耳目之欲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2022-12-25 07:5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耳字【释义】: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目字【释义】:目是象形字。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2) 观看,注视,(3) 递眼色,使眼。甲金文象人眼目,金文或有将目形竖起,本义是眼睛。参见「臣」。
之字【释义】:《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止而切。”段《注》:“引申之义为往,《释诂》:‘之往是也。’按:之有训为‘此’者。
欲字【释义】:欲,yu,从谷从欠。取慕液、虚受之意,同浴。感於物而动,性之欲也。欲而当於理,则为天理。欲而不当於理,则为人欲。欲求适可斯已矣,非欲之外有理也。古有欲字,无欲字,後人分别之,制欲字,殊乖古义也。 今贪下作欲物也,亦是浅人增字所为。
耳目之欲【拼音全拼】:ěr mù zhī yù
耳目之欲【五笔码】:BHPW
耳目之欲【拼音码】:EMZY
耳目之欲【解释】:欲:欲望。满足声色享乐的欲望。
耳目之欲【出处】: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务快耳目之欲,以苟容为度。”
耳目之欲【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耳目之欲【英语】:Desire of eyes and ears
耳目之欲【成语接龙】:
耳目之欲--欲令智昏--昏愦胡涂--涂炭生灵--灵丹圣药--药店飞龙--龙举云属--属托不行--行凶撒泼--泼水难收--收离纠散--散闷消愁--愁眉锁眼--眼中有铁--铁心石肠--肠慌腹热--热泪盈眶
耳目之欲【造句】:
0、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
1、夫不度万民之力,以纵耳目之欲,未有不亡者也。
2、耳目之欲接,则败其思;蚊虻之声闻,则挫其精。
3、虽有金石之坚,犹将销铄而挺解也,况其在筋骨之间乎哉?故曰:纵耳目之欲,恣支体之安者,伤血脉之和。
4、心想,这家是不是可以满足耳目之欲。
5、若为情欲杂念分文,则本来面目一切抹倒,又为眼、耳、鼻、舌、身、意分损灵犀、蔽其慧性,以致不能悟道,所以达摩大师面壁少林九载者,是不纵耳目之欲也。
6、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7、在风景清秀之地,一行人往往停下稍作休息,夏荷也是即兴之人,不时也抚琴一曲,让众人穷耳目之欲。
8、人迹所至,舟楫所通,莫不为郡县,然纵耳目之欲,穷侈靡之变,不顾百姓之饥寒穷匮也。

耳【相关成语】:
0、耳报神:指暗中通风报信的人。
1、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2、耳边之风:耳旁之风,一吹而过。比喻不重视,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3、耳不离腮:两种关系十分接近、亲密。
4、耳不旁听:两耳不往旁边听。形容神情十分专注的样子。
5、耳不忍闻: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6、耳聪目明:聪:听觉灵敏;明:眼力敏锐。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7、耳根清净:耳边无事噪聒。指无事打扰。
8、耳红面赤: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9、耳后风生:形容驰驱迅速。
10、耳后生风:像耳后刮风一样。形容激烈、迅速运动时耳后根产生的感觉。
11、耳聋眼黑:人糊涂,昏聩。
12、耳聋眼花:年老体衰者听力和视力都不好。也形容人对事物的知觉极为迟钝。
13、耳聋眼瞎: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14、耳满鼻满:满耳朵满鼻子都是。形容听得烂熟。
15、耳鸣目眩:眩:眩晕。双耳作响,两眼眩晕。
16、耳目闭塞:比喻少见寡闻,对于世事情况了解甚少。
17、耳目导心:耳目:视听。耳目的熏染,可以启发人心的善恶。
18、耳目非是:指声色不同于平常。
19、耳目股肱: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目【相关成语】:
0、目擩耳染:擩:通“濡”,沾染。因耳目经常接触而受到感染,影响。亦作“耳濡目染”、“耳染目濡”、“目染耳濡”、“目濡耳染”。
1、目眐心骇:因惊恐而楞住的样子。
2、目别汇分:指分门别类。
3、目不别视:眼睛不往别处看。形容神情十分专注的样子。
4、目不给赏: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优美繁多。
5、目不给视:给:供给。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又美又多。
6、目不苟视:眼睛不随便乱看。形容为人正派。
7、目不见睫: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见远处,不见近处。
8、目不交睫: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闭眼。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
9、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0、目不旁视:视:看。形容对身边的事物不关心或不愿看。
11、目不忍睹: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12、目不忍见: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13、目不忍见,耳不堪闻:堪:可。不忍心看,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14、目不忍视: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
15、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眼睛不忍看,耳朵不忍听。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16、目不识丁: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17、目不识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18、目不识字:指一个字也不认得。
19、目不妄视:妄:胡乱。不随便乱看。形容遵守礼制。

之【相关成语】:
0、之乎也者: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1、之乎者也: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2、之死不渝: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3、之死靡二: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4、之死靡他: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5、之死靡它: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6、之子于归:之子:这个女人;于归:到丈夫家。指女子出嫁。

欲【相关成语】:
0、欲罢不能:欲:想;罢:停,歇。要停止也不能停止。
1、欲不可纵:欲:欲望;纵:放纵。欲望不可以放纵。
2、欲得而甘心:想要弄到手才称心满意(多用于对人的报复或打击)。
3、欲盖而彰:犹欲盖弥彰。
4、欲盖弥彰:盖:遮掩;弥:更加;彰:明显。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
5、欲盖弥著:盖:遮掩;弥:更加;著:明显。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
6、欲盖名彰:盖:遮掩;彰:明显。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
7、欲加之罪:欲:要。想要给人加上个罪名。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人。
8、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欲:要;患:忧愁,担心;辞:言辞,指借口。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人。
9、欲洁何洁:洁:佛家主张的脱离凡俗的“净”。指想弃绝尘世,超脱现实,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也指明明不清白而硬说清白。
10、欲令智昏:欲:欲望,贪欲;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因贪心太大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11、欲擒故纵:擒:捉;纵:放。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1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穷:尽。想看得更远,就要上得更高一层楼。比喻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13、欲取姑予:姑:暂且;与:给与。要想夺取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他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14、欲取姑与:姑:暂且;与:给与。要想夺取他,得暂且先给他。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15、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想要别人不听见,不如自己不讲出口。
16、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想要别人不知道,不如自己不去做(多指坏事)。
17、欲谁归罪:将要归罪于谁呢?
18、欲说还休:想说又没有说出来。形容情意复杂而又难以表达。
19、欲速不达: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97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