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伯仁由我而死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伯字【释义】:伯是形声字亻为形,白为声。伯字属于白字族。在白字族里,白字都是声符兼义符。白字族汉字都与“空无一物”之义有关。伯的本义是“没有兄长的男子”、“老大”。现在一般称呼比父亲年长一些的男子。
仁字【释义】: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仁”,主要指仁爱。
由字【释义】:由(yóu)基本字义:1、 原因:原~。事~。理~。~于(介词,表示原因或理由)。2、自,从:~表及里。~衷(出于本心)。3、顺随,听从,归属:~不得。信马~缰。4、经过,经历:必~之路。~来已久。5、凭借:~此可知。6、古同“犹”,尚且,还。7、古同“犹”,犹如,好像。8、姓。
我字【释义】:我,wǒ,二戈相背。本义是武器,长柄和三齿的锋刀相背。手持大戌,呐喊示威。 我,古杀字。——《说文》自称,自己,亦指自己一方:我们。我见(我自己的看法)。我辈。我侪(我们)。自我。我盈彼竭。(1) 会意。从戈,从戈。“我”表示兵器。甲骨文字形象兵器形。本义:兵器。基本义:第一人称代词。(2) 自称;自己。我,施身自谓也。——《说文》万物皆备于我矣。——《孟子·尽心上》“我”字的古老正统读音是从喉部发出的,在华夏族融合其他民族的过程中,这个音很多人学不会,故简化为wo,但绝大多数地方包括关中(长安一带)等地还是保留了正音。
而字【释义】:作名词时表示颊毛,作动词时表示能够。一般是做定词后助词或连词。《说文》:“而,颊毛也。象毛之形。《周礼》曰:‘作其鳞之而。’”
死字【释义】:死亡,大脑、肺、心脏停止运动(停止思想,停止呼吸,停止心跳),不具有生命特征。与“生”、“活”相对,拼死;固定;不通达。
伯仁由我而死【拼音全拼】:bó rén yóu wǒ ér sǐ
伯仁由我而死【五笔码】:WWMTDG
伯仁由我而死【拼音码】:BRYWES
伯仁由我而死【解释】:伯仁:晋周颙的字。表示对别人的死亡负有某种责任。
伯仁由我而死【出处】:《晋书·周颙传》:“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伯仁由我而死【用法】:作宾语、分句;指对别人的死感到内疚
伯仁由我而死【英语】:Boren died because of me
伯仁由我而死【故事】:晋元帝时期,仆射周颙与宰相王导是好朋友,王导的堂兄王敦谋反杀了周颙。王敦曾经因此事征求王导的意见,王导未置可否。后来王导得知周颙曾在元帝面前为王敦谋反事多次为自己辩护,不禁流泪感慨:“我虽没杀他,但他由我而死。”
伯仁由我而死【成语接龙】:
伯仁由我而死--死不甘心--心口不一--一寸丹心--心口如一--一字见心--心小志大--大得人心--心粗胆大--大快人心--心高于天--天下第一--一体同心--心比天高--高傲自大--大夜弥天--天下为一--一片冰心--心腹之言--言行不一--一片丹心--心贯白日--日月经天--天大地大--大言欺人--人小鬼大--大辩不言--言行若一--一德一心--心如止水--水广鱼大--大酺三日--日月丽天--天下归心--心同止水--水宽鱼大--大天白日--日试万言--言行抱一--一身五心--心到神知--知行合一--一片赤心--心神不安--安安心心--心开目明--明月清风--风急浪高--高自骄大--大禹治水--水光接天
伯【相关成语】:
0、伯道无儿: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1、伯歌季舞:伯:大哥;季:小弟。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
2、伯劳飞燕:借指离别的亲人或朋友。
3、伯乐相马: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4、伯乐一顾:比喻受人知遇赏识。
5、伯虑愁眠:伯虑:国名;愁:忧愁。伯虑国的人忧虑睡眠。形容太过忧虑。
6、伯牛之疾:伯牛:人名,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伯牛不幸生了癞疮,那里是不治之症。因此用以指人患的不治的恶疾。
7、伯仁由我而死:伯仁:晋周颙的字。表示对别人的死亡负有某种责任。
8、伯牙绝弦:牙:伯牙。钟子期死后,伯牙从此不弹琴。比喻知音的难遇。
9、伯俞泣杖:指孝顺父母。
10、伯玉知非: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11、伯仲叔季: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12、伯仲之间: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13、伯埙仲篪: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仁【相关成语】:
0、仁浆义粟:指施舍给人的钱米。
1、仁民爱物:仁:仁爱。对人亲善,进而对生物爱护。旧指官吏仁爱贤能。
2、仁人君子:仁:仁爱。旧称好心肠的正派人。亦用作反语讽刺伪君子。
3、仁人义士:有德行并信守节义的人。
4、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5、仁柔寡断:谓柔弱而缺乏主见。
6、仁同一视:犹言一视同仁。
7、仁心仁术:心地仁慈,医术高明。
8、仁心仁闻:闻:出名,有声望。有仁慈的心肠,有仁爱的声誉。
9、仁言利博:博:多,广。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
10、仁言利溥:指有德行的人说的话益处很大。
11、仁义道德: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12、仁义君子: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
13、仁义礼智:仁:仁爱;义:忠义;礼:礼仪;智:见识。遵守仁爱、忠信、礼仪并勤学以增见识等伦理规范。是儒家的伦理思想。
14、仁义之兵: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15、仁义之师: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16、仁者必寿:寿:长寿。仁德的人一定会长寿。
17、仁者不杀:杀:杀生。有仁爱之心的人爱万物而不杀生。
1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19、仁者乐山:具有仁义之心的人安于义理,不为功名利禄所动摇,象山一样稳固不动。
由【相关成语】:
0、由表及里:表:表面;里:本质。从表面现象看到本质。
1、由博返约:指做学问人广博出发,继而务精深,最终达到简约。
2、由此及彼:此:这个;彼:那个。由这一现象联系到那一现象。
3、由近及远:从近处到远处。比喻事物的影响逐渐推广,思想认识不断深入。
4、由来已久:由来:从发生到现在。事情从发生到现在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了。
5、由浅入深:从浅到深。
6、由小见大:从小部分看出大局面;从小事看出大道理。
7、由中之言:出自内心的话。
8、由衷之言:衷:内心。出自内心的话。
9、由窦尚书:比喻没有真才实学,专靠奉承往上爬的人。
我【相关成语】:
0、我辈情钟:比喻自己对人对事感情强烈、专注,不能忘情。
1、我负子戴:指夫妻同安于贫贱。详“我黼子佩”。
2、我见犹怜:犹:尚且;怜:爱。我见了她尚且觉得可爱。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3、我生不辰:生下来没有遇到好时候。旧时指命运不好。
4、我武惟扬:形容威武凌厉,奋发向上的样子。
5、我心如秤:表示自己处理事情极端公平。
6、我行我素:素:平素,向来。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7、我盈彼竭:盈:充满;彼:他,对方;竭:尽。我们的士气正旺盛,他们的勇气已丧失。
8、我醉欲眠:我醉了,想睡觉。指为人真诚直率。
9、我黼子佩:指夫妻同享荣华。
而【相关成语】:
0、而今而后:而:语助词。从今以后。
1、而立之年: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死【相关成语】:
0、死败涂地:指惨败而死伤严重的景象。
1、死搬硬套:指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照抄别人的办法。
2、死标白缠:指极力纠缠。
3、死别生离:永久的离别或难期再见的离别。
4、死病无良医:比喻无法挽救。死病,不治之症。
5、死不闭目:原指人死的时候心里还有放不下的事。现常用来形容极不甘心。同“死不瞑目”。
6、死不改悔:到死也不追悔、改正。形容非常顽固,坚持错误。
7、死不甘心:就是死了也不甘心情愿或满足。
8、死不回头:指到死也不反悔,形容意志坚决。
9、死不悔改:到死也不追悔、改正。形容非常顽固。
10、死不开口: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11、死不死,活不活:陷于困境,不知怎么办才好。
12、死不旋踵:旋踵:旋转足跟,即后退。比喻不畏艰险,坚决向前。亦比喻极短时间内即死去。
13、死不要脸:指没有害羞的意思。
14、死不足惜:足:值得;惜:吝惜或可惜。形容不怕死或死得没有价值。
15、死不瞑目:瞑目:闭眼。死了也不闭眼。原指人死的时候心里还有放不下的事。现常用来形容极不甘心。
16、死缠硬磨:指一味不休的纠缠某人或某事。
17、死到临头:临:面临。快要到了死亡的时刻。
18、死得其所: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19、死地求生:在极危险的境地中求取生存。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31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