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成语对症下药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2022-12-25 07:5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对字【释义】:对,dui,从丵(zhuo)从口从寸。一只手拿着点燃的蜡烛,有“向着”的意思。对,对或从士。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为言,多非诚对,故去其口以从士也。(1) (会意。从口,从“丵”( 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2) 同本义 [answer;reply]
症字【释义】:
下字【释义】:拼音xià。汉字释义,1.位置在低处的,跟“上”相反:~面,山~。2.由高处到低处:~山,~楼。3.方面,方位:两~里都同意。4.减除。5.用:~功夫。6.攻克,攻陷:连~数城。7.退让。8.用在名词后面。9.用在动词后面。10.量词,指动作的次数:打十几~。11.(动物)生产:猫~小猫了。12.少于某次数:不~三百人。
药字【释义】:药,yao,从艸从乐。治疾病之艸緫名。会意:解除疾病,恢复快乐。指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certain chemicals] 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药稍稍化开,此指松脂、腊等)。
对症下药【拼音全拼】:duì zhèng xià yào
对症下药【五笔码】:CUGA
对症下药【拼音码】:DZXY
对症下药【解释】: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对症下药【出处】:《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对症下药【近义词】:有的放矢、因地制宜
对症下药【反义词】:无的放矢、举措失当
对症下药【歇后语】:发疟疾吃奎宁;害什么病开什么方
对症下药【灯谜】:医生开处方
对症下药【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采取有效的措施
对症下药【英语】:suit the remedy to the case
对症下药【故事】:三国时期,倪寻、李延都因头痛发烧去请名医华佗治病,华佗诊断两人病情后,给倪寻开了泻药的处方,给李延开发汗的药,两人感到奇怪。华佗认为倪寻病由内部伤食引起,李延则是外部感冒,两人吃药后立即见效,人们认为华佗是对症下药华陀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医术高明,诊断准确,在我国医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华陀给病人诊疗时,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开出不同的处方。 有一次,州官倪寻和李延一同到华陀那儿看病,两人诉说的病症相同:头痛发热。华陀分别给两人诊了脉后,给倪寻开了泻药,给李延开了发汗的药。 两人看了药方,感到非常奇怪,问:我们两人的症状相同,病情一样,为什么吃的药却不一样呢? 华陀解释说:你俩相同的,只是病症的表象,倪寻的病因是由内部伤食引起的,而李延的病却是由于外感风寒,着了凉引起的。两人的病因不同,我当然得对症下药,给你们用不同的药治疗了。 倪寻和李延服药后,没过多久,病就全好了。 后来,对症下药这一成语,就用来比喻要善于区别不同的情况,正确地处理各种问题。
对症下药【成语接龙】:
对症下药--药笼中需--需沙出穴--穴处野居--居利思义--义海恩山--山珍海味--味如鸡肋
对症下药【造句】:
0、原创和收集优质句子使您在造句的同时还能学到有用的知识
1、该男子父亲当众表示立即带儿子到脑科医院检查治疗并请专家做进一步的技术鉴定再对症下药避免他再做出出格的事。
2、要解决专科生就业难的状况,需全社会多方努力,对症下药。
3、好比一个人生病了不是说什么最名贵的药就能治好反而一些适合的药材哪怕很便宜只要对症下药就能治愈疾病两者之间只大同小异而已。
4、丘区扶贫“两头为难”对此代表委员们却不建议照搬套用山区扶贫政策而提出要对症下药。
5、对症下药,提高公益广告效果的策略有三:真实再现指向明确和对比联想。
6、等我望闻问切之后,再对症下药。
7、文学图书出版的病象日益凸显,探讨病因以求对症下药自成共识。
8、经你对症下药,我的电脑果然恢复正常。
9、遇到困难,只要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就一定可以将它解决。
10、对症下药,很有效。
11、探本溯源对症下药要最大限度的杜绝食品安全问题还消费信心与安全感于民就需要采取“监管自律两手抓”且“两手都要硬”做法。
12、“对于风湿性关节炎,不存在一个包治百病的药物,”他说,“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病人的关节炎发生机制对症下药。”
13、若不作出正确诊断,就无法对症下药。
14、你所说的症状可能跟长跑有关,但是你仍然需要一名专业医师帮助你找出准确的病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对【相关成语】:
0、对薄公堂:在法庭上受审问。
1、对不起:表示抱歉的客套话。
2、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3、对床风雨: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同“对床夜雨”。
4、对床听语:两人夜间对床共语。
5、对床夜雨: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
6、对床夜语:两人夜间对床共语。
7、对答如流:对答:回答。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8、对号入座:比喻有些人沉不住气,对于未点名的批评自己跳出来认账或把人或物放到应该放的位置上去。
9、对景挂画:比喻本身的举动恰恰和客观情形相应。
10、对景伤情:对景:对着眼前的景物。看见眼前熟悉的景物,因而联想到一些人和事,引起伤感。
11、对酒当歌:对着酒应该放声高唱。原意是人生时间有限,应该有所作为。后也用来指及时行乐。
12、对客挥毫:比喻文思敏捷。毫,毛笔。
13、对面不识:面对面也不认识。比喻彼此没有缘分。
14、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的是什么。也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15、对牛鼓簧: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同“对牛弹琴”。
16、对泣新亭:泣:小声哭;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17、对天发誓:誓:誓言。对着苍天发出誓言。
18、对头冤家:对头:冤家、仇人。指仇人。
19、对屠门而大嚼:屠门:肉铺。比喻心里羡慕而不能如愿以偿,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症【相关成语】:
0、症结所在:症结:肚子里结块的病。比喻事情或问题的关键所在。

下【相关成语】:
0、下比有余:下:下等,不足。同不足的相比还绰绰有余。
1、下笔便就: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2、下笔不休:原形容动笔写文章思路顺着行文漫延无边,不能紧扣主题适可而止。后多形容文思充沛而敏捷。
3、下笔成篇:形容文思敏捷。同“下笔成章”。
4、下笔成文: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5、下笔成章: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6、下笔风雷:形容书法或绘画运笔迅速,气势浩大。
7、下笔千言:千言:长篇大论。形容文思敏捷,写作迅速。
8、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写了一大篇文章,但没有接触到主题。
9、下笔如神:指写起文章来,文思奔涌,如有神力。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
10、下笔如有神:指写起文章来,文思奔涌,如有神力。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
11、下笔有神:指写起文章来,文思奔涌,如有神力。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
12、下不来台:指在人前受窘。
13、下不了台:指在人前受窘。
14、下不为例:下次不可以再这样做。表示只通融这一次。
15、下车冯妇:冯妇下车来,重新干捉虎的事。比喻重操旧业的人。
16、下车泣罪:罪:指罪犯。下车向遇见的罪犯流泪。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
17、下车未几:下车:旧时指新官到任。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18、下车伊始:伊:文言助词;始:开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19、下车之初:下车:旧时指新官到任。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药【相关成语】:
0、药到病除:药一服下病就好了。形容用药效果非常好。
1、药店飞龙:飞龙:指中药龙骨。药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2、药店龙:药店中的龙骨。喻身体消瘦。语本《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读曲歌三五》:“自从别郎后,卧宿头不举,飞龙落药店,骨出只为汝。”唐 李商隐《垂柳》诗:“旧作 琴臺 凤,今为药店龙。”
3、药笼中物:药笼中备用的药材。比喻备用的人才。
4、药笼中需:药笼:放药材的用具。药笼中需要储备的东西。比喻储备人才的需要。
5、药石无功: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石针,泛指药物;功:功用,效验。药物已经起不到作用。形容人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6、药石无效: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石针,泛指药物。药物已经起不到作用。形容人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7、药石之言: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砭石,泛指药物。比喻劝人改过的话。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95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