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竖起脊梁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竖字【释义】:竖
起字【释义】:起(读音:qǐ) 词性:动词,介词,副词等,词义丰富。作动词时有起来等意思。
脊字【释义】:脊,发音jǐ ,人和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相关词语有脊背、脊肋、脊骨、脊梁等。
梁字【释义】:在机械,建筑等工程中存在大量受弯曲的杆件,如起重机大梁,火车轮轴等,我们从广义上把这种一般承受的外力以横向力为主,且杆件变形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杆件称为梁。姓氏;
竖起脊梁【拼音全拼】:shù qǐ jí liáng
竖起脊梁【五笔码】:JFII
竖起脊梁【拼音码】:SQJL
竖起脊梁【解释】:比喻振作精神。
竖起脊梁【出处】:宋·陈亮《癸卯秋答朱元晦秘书书》:“伯恭钦夫敏妙固未易及,然正大之体,挺特之气,竖起脊梁,当时轻重有无,独于门下归心而已。”
竖起脊梁【近义词】:挺直腰板
竖起脊梁【用法】:作谓语;用于劝诫人
竖起脊梁【英语】:pull oneself together
竖起脊梁【成语接龙】:
竖起脊梁--梁木其坏--坏法乱纪--纪纲人论--论千论万--万里之望--望屋以食--食不充口--口呆目钝--钝口拙腮
竖【相关成语】:
0、竖起脊梁:比喻振作精神。
1、竖子不足与谋:竖子:小子,对人的蔑称;不足:不值得;与:相与;谋:商量。这小子不足以同谋大事。表示对人极大的轻蔑。
2、竖子成名:指无能者侥幸得以成名。
起【相关成语】:
0、起兵动众: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1、起承转合:起:开头;承: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转折;合:结束。泛指文章的做法。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形式。
2、起凤腾蛟: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3、起根发由:比喻指出事物的根源。
4、起居万福:问安祝福的意思。晚辈致书尊长时多用此语。
5、起居无时:起居:作息,日常生活。形容日常生活没有规律。
6、起例发凡:发凡:提示全书的通例。指说明全书要旨,拟定编写体例。
7、起模画样:形容装模作样。
8、起师动众: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9、起死回骸:使死人或死东西复活。形容医术高明。比喻挽救了看来没有希望的事情。
10、起死回生: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
11、起死人,肉白骨: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极大的恩德。
12、起死人而肉白骨: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以再造之恩。也比喻言词委婉动听,将死的也说活了。
13、起死人肉白骨: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极大的恩德。
14、起早挂晚:起得早,睡得晚。形容人很勤劳。
15、起早摸黑:起早睡晚,指辛勤劳动。
16、起早睡晚:起得早,睡得晚。早晨起床,晚上睡觉,指日常生活起居。
17、起早贪黑:起得早,睡得晚。形容辛勤劳动。
18、起偃为竖:偃:卧躺。竖:立,站着。使躺着的人站起来。比喻给予减轻刑罚的恩惠。
脊【相关成语】:
梁【相关成语】:
0、梁孟相敬:原指东汉时期梁鸿与妻子孟光相互敬爱。后泛指夫妇相敬。
1、梁木其坏:原指孔子把自己的死比作像栋梁的损坏。后用为对众人所敬仰的人之死的哀悼之辞。
2、梁上君子:梁:房梁。躲在梁上的君子。窃贼的代称。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3、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梁园:汉梁孝王修建的一座名园。指一切繁华快乐的场所,都不如自己的家乡那样值得留恋。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94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