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竭尽全力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竭字【释义】:竭 (形声。字从立,从曷,曷亦声。“曷”意为“胸部”、“胸部起伏”。“立”指“站起来”。“立”与“曷”联合起来表示“身负重物站立起来”。本义:举重、负重。引申义:用力到达极限。说明:本字用同“极”、“尽”。)
尽字【释义】:“尽”,繁体字为尽,也是多音字,读音为jìn和 jǐn。可做动词,副词和介词。
全字【释义】:全,汉字,读音quán 。1.完备、齐备、完整、不缺少:齐~。完~。智勇双~。求~责备。2.整个,遍:~部。~国。~民。~神贯注。~心~意。3.都:代表~来了。4.使不受损伤:保~。5.姓。
力字【释义】:“力”是个象形字。“力”字在甲骨文中的形体:① 有学者认为:力颇像古代的犁形,上部为犁把,下部为耕地的犁头,古代称为“耒耜(lěisì)”。耕田要用力,所以“力”字就用为“力量”之“力”。② 有学者认为:力是手连臂的象形,手和臂加起来表示有力量。③ 有学者认为:力像“人筋之形”。《说文》:“力、筋也。象人筋之形。”筋下曰:肉之力也。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是个象形字。“力”字在甲骨文中的形体:
竭尽全力【拼音全拼】:jié jìn quán lì
竭尽全力【五笔码】:UNWL
竭尽全力【拼音码】:JJQL
竭尽全力【解释】: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竭尽全力【出处】:《宋书·宗越传》:“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
竭尽全力【近义词】:声嘶力竭、尽心竭力
竭尽全力【反义词】:养精蓄锐
竭尽全力【用法】:作谓语、状语;形容做出最大的努力
竭尽全力【英语】:break ones back
竭尽全力【故事】:东汉末年,新郑长杨沛资助曹操军粮受到曹操的任用,升为长社令。他不畏权势,秉公执法,受到曹操的赞许。将他提拔为京兆尹。他上任前向曹操保证要竭尽全力大力宣扬法治。地方的豪强地主和皇亲国戚听说杨沛要来邺城,纷纷收敛自己这句成语原作竭尽心力,见于《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 东汉末年,有一个叫杨沛的人,字孔渠,当过新郑长。曹操路过新郑的时候,部队缺粮,杨沛帮助过曹操,因此深得曹操喜爱。曹操辅政以后,杨沛升为长社令。他不畏豪强,不管谁犯了法,都依法惩办,得到曹操的称许。 当时,曹操出征在外,听说国都邺城治安太乱,便发诏选一个邺城令,其入选标准是要有杨沛那样的胆略和水平。选来选去,没有合适的,于是将杨沛提拔为邺城令(当时叫京兆尹)。杨沛上任之前,曹操召见了他,并问他如何治邺。杨沛回答:我一定竭尽心力,大力宣传法纪,使人人遵纪守法。曹操听后十分高兴,对左右的人说:你们听见了没有,这才是使人敬服的人。杨沛还没正式上任,一些豪强地主和皇亲国戚听说杨沛要来邺城了,都纷纷告诫自己的子弟检点一些。这句成语原作竭尽心力,见于《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 东汉末年,有一个叫杨沛的人,字孔渠,当过新郑长。曹操路过新郑的时候,部队缺粮,杨沛帮助过曹操,因此深得曹操喜爱。曹操辅政以后,杨沛升为长社令。他不畏豪强,不管谁犯了法,都依法惩办,得到曹操的称许。 当时,曹操出征在外,听说国都邺城治安太乱,便发诏选一个邺城令,其入选标准是要有杨沛那样的胆略和水平。选来选去,没有合适的,于是将杨沛提拔为邺城令(当时叫京兆尹)。杨沛上任之前,曹操召见了他,并问他如何治邺。杨沛回答:我一定竭尽心力,大力宣传法纪,使人人遵纪守法。曹操听后十分高兴,对左右的人说:你们听见了没有,这才是使人敬服的人。杨沛还没正式上任,一些豪强地主和皇亲国戚听说杨沛要来邺城了,都纷纷告诫自己的子弟检点一些。
竭尽全力【成语接龙】:
竭尽全力--力不能及--及宾有鱼--鱼升龙门--门庭若市--市骏之资--资怨助祸--祸国殃民--民脂民膏--膏唇拭舌--舌敝唇焦--焦唇干舌--舌敝唇焦--焦心劳思--思不出位--位不期骄--骄兵之计--计无由出--出世离群--群雌粥粥--粥粥无能--能伸能屈--屈心抑志--志趣不凡--凡才浅识--识多才广--广阔天地--地坼天崩
竭尽全力【造句】:
0、.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浪费人力,等于犯罪。
1、.灵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挥着手,而是如犍牛能竭尽全力工作时的心理状态。
2、.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3、.我必须竭尽全力把学习搞上去。
4、.情人在做丈夫之前,会竭尽全力保护你的纯洁之身的。
5、.灵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挥着手,而是如健牛般竭尽全力工作的心理状态。柴可夫斯基
6、在跑步比赛时,我的脚扭伤了,可我还是竭尽全力地跑向终点。
7、.在艰难时期,企业要想获得生存下去的机会,唯一的办法就是保持一种始终面向外界的姿态。若想长期生存,仅有的途径就是要使人人竭尽全力,千方百计让下一代产品进入用户家中。
8、看得出来,小猫正在竭尽全力的捉到那只小老鼠。
9、.男子汉的责任就竭尽全力去做能够做到的事。爱默生
10、.开始比赛了,枪声一响,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冲了出去,争先恐后,不分上下。在同学们的助威声中,他们竭尽全力,冲向终点。一场比赛下来,他们累得起喘吁吁,但脸上仍然洋溢着骄傲和自豪的笑容,因为他们挑战了自我。
11、我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却不一定是自谋私利。
12、.我不以为我是天才,只是竭尽全力去做而已。
13、午后慵懒无力的阳光从南面的窗户照进来,映在那个我竭尽全力想打倒的沙包上。
14、.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竞争。你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强。
竭【相关成语】:
0、竭诚尽节:诚:忠诚;节:气节。竭尽忠诚和气节。
1、竭诚相待:竭诚:竭尽诚意;待:对待。竭尽诚意地对待别人。
2、竭诚以待:竭诚:竭尽诚意;待:对待。竭尽诚意地对待别人。
3、竭尽全力: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4、竭尽心力: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5、竭力尽能:竭:尽;力:力量;能:能力。使出全部力气与能耐。
6、竭力虔心:诚心诚意地用全力做某件事情。
7、竭心尽意:竭:尽。尽心尽意。
8、竭泽而渔:泽:池、湖。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9、竭泽焚薮:竭:排水;薮:指草野。排干池水捕鱼,烧光草野捉兽。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
10、竭智尽力:用尽智慧和力量。
11、竭智尽忠:竭:尽。用尽智力,竭尽忠诚。
12、竭忠尽节:竭尽忠诚和气节。
13、竭忠尽智:毫无保留地献出一片忠诚和所有才智。
尽【相关成语】:
0、尽诚竭节: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1、尽辞而死:尽辞:把要说的话说完。指在死亡之前把自己的心愿说出来,死无遗憾。
2、尽瘁鞠躬:瘁:劳累;尽瘁:竭尽劳苦;鞠躬:恭敬、谨慎。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3、尽瘁事国:瘁:劳累。竭尽劳苦,报效国家。
4、尽地主之谊:地主:当地的主人;谊:通“义”。尽本地主人应尽的义务,指招待外地来客。
5、尽多尽少:指尽其所有。
6、尽付东流:比喻完全丧失或前功尽弃。
7、尽欢而散:尽情欢乐之后,才分别离开。多指聚会、宴饮或游乐。
8、尽欢竭忠:指朋友对自己竭尽友爱和忠心。
9、尽节竭诚:节:节操;竭:完。指竭尽忠诚和节义。
10、尽节死敌:尽:竭尽;节:节操。竭尽节义,捐躯杀敌。指为正义而牺牲。
11、尽力而为:尽:全部用出。用全部的力量去做。
12、尽美尽善:尽:极。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无缺。同“尽善尽美”。
13、尽盘将军:盘:食盘。比喻非常贪吃的人。
14、尽其所长:尽:全部用出;长:特长,擅长。把所擅长的东西全部发挥出来。
15、尽其所能:能:能力。把所有本事都用上。
16、尽其在我:竭尽自己的力量做好应做的事情。
17、尽情尽理:完全符合情理。
18、尽人皆知:尽:全部,所有。人人都知道。
19、尽人事,听天命:人事:人情事理;天命:上天的意志。宿命论者认为,尽心尽力去做事,能否成功,还得听上天的。
全【相关成语】:
0、全福远祸:远:避开。旧时做官得意时,为免除官场勾心斗角的祸患而及时引退,以保全既得利益。比喻保全已得的幸福,避开祸患。
1、全功尽弃:功:功效,功绩;弃:丢掉。全部功效都丧失干净。
2、全国一盘棋:指全国各部门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全面安排,互相协作。
3、全家福:全家人的合影或指荤的杂烩。形容全部聚集。
4、全局在胸:对于全盘棋的走法心中有数。比喻对整个形势非常了解。
5、全军覆没:整个军队全部被消灭。比喻事情彻底失败。
6、全军覆灭:整个军队全部被消灭。比喻事情彻底失败。
7、全科人儿:指父母、配偶、子女都健在的人。
8、全力赴之: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9、全力以赴: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10、全民皆兵:指把能参加战斗的人民全都武装起来,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
11、全能全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同“全智全能”。
12、全盘托出:连盘子也端出来了。比喻全都讲出来,毫不保留。
13、全其首领:保住脑袋与性命。
14、全躯保妻子:比喻只顾保全自己的身躯和保护家属的平安。
15、全身远害:促使自身,远离祸害。
16、全身远祸:保全自身,远离祸害。
17、全神关注:指一心注意。
18、全神灌注: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同“全神贯注”。
19、全神贯注: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力【相关成语】:
0、力薄才疏:力量和才能都很有限。多用于谦词。
1、力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2、力不从心: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3、力不从愿:从:依从、顺从。心里想做,但是力量够不上。
4、力不副心:副:符合。心里想做,但是力量够不上。
5、力不能及:力量达不到。
6、力不能支:力量不能支撑。
7、力不胜任:胜任:能担当得起。能力担当不了。
8、力不同科:科:等第。力量的大小不一样。
9、力不自胜:胜:经得住。由于力量不够而使得自己经受不起。
10、力大无比:形容力量巨大。
11、力大无穷:形容力量很大。
12、力敌千钧:敌:抵挡;钧:古代重量单位,合当时三斤。形容力气大,能抵挡住几万斤。
13、力敌势均: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同“力均势敌”。
14、力敌万夫:形容勇力超人。
15、力分势弱:分:分开。力量分散势力就减弱。
16、力疾从公:力疾:带病坚持;从公:从事公务。形容克服病痛,坚持工作。
17、力疾从事:力疾:带病坚持。形容克服病痛,坚持工作。
18、力济九区:济:帮助;九区:指全国。凭自己的力量周济全国民众。
19、力竭声嘶:嗓子喊哑了,力气用尽了。形容拼命地叫喊。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93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