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蹴而就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一字【释义】:一是阿拉伯数字中最小的正整数。它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比如在计算机技术中1与0是计算机储存的基本单位;在音乐领域1代表音阶中的1个基本音级一,汉字的基本笔画,也可单独成为汉字,基本释义是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蹴字【释义】:蹴是一个汉字,基本意思是踢:蹴鞠(踢球)。踏:蹴踏。一蹴而就。
而字【释义】:作名词时表示颊毛,作动词时表示能够。一般是做定词后助词或连词。《说文》:“而,颊毛也。象毛之形。《周礼》曰:‘作其鳞之而。’”
就字【释义】:日常的“就”字,有很多个不同的含义:(1)关联词:一……就……;(2)动词(接近文言):高不成低不就;(3)介词:就理(讲理);(4)副词:我就要吃糖;(5)连词:就算他做的这件事情有可原,但是……
一蹴而就【拼音全拼】:yī cù ér jiù
一蹴而就【五笔码】:GKDY
一蹴而就【拼音码】:YCEJ
一蹴而就【解释】: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一蹴而就【出处】:宋·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一蹴而就【近义词】:一蹴即至、一举成功、迎刃而解
一蹴而就【反义词】:一事无成、一蹶不振、欲速不达
一蹴而就【歇后语】:足球运动员踢中
一蹴而就【灯谜】:射门成功
一蹴而就【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一下子就成功
一蹴而就【英语】:expect results overnight
一蹴而就【成语接龙】:
一蹴而就--就职视事--事与原违--违乡负俗--俗谚口碑
一蹴而就【造句】:
0、这无法一蹴而就,但奥巴马的政策要想有所斩获,或迟或早,必须做到这一点并能够经得起公众质询。
1、现在兴起的IPTV对三网融合虽然是有力地推动,但是同时也指出三网融合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2、学好一门学问;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无数的汗水和心血才能获得。
3、一来二去俩人干柴烈火勾勾搭搭也就一蹴而就了。
4、做学问不能一蹴而就,只有积少成多,才能厚积而薄发。
5、在接到队友发出的任意球后,他回传托马西,并由后者一蹴而就,攻入全场比赛唯一入球。
6、他不假思索,提起笔来,一蹴而就。
7、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听证制度可以一蹴而就
8、学习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9、而创收工作又不可能一蹴而就
10、吴若权沟通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11、.在接到队友发出的任意球后,他回传托马西,并由后者一蹴而就,攻入全场比赛唯一入球。
12、进化是逐步发生的不是一蹴而就
13、这件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从长计议。
14、也不是单凭意志一蹴而就的事。
一的【成语接龙】,一【相关成语】:
0、一嚬一笑:指不高兴或喜悦的表情。嚬,皱眉。
1、一壸千金:比喻物虽微贱,关键时得其所用,便十分宝贵。
2、一抔黄土: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3、一抔土: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
4、一抔之土: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
5、一鞍一马:比喻一夫一妻。
6、一把手:在某一方面才干出众的人或单位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
7、一把死拿:比喻因循守旧,不肯变通。
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用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比喻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9、一百二十行:犹三百六十行。指各种行业。
10、一百五日: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指寒食日。
11、一败如水: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像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
12、一败涂地:一旦失败就肝脑涂地。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13、一斑半点:比喻极小部分。
14、一斑窥豹: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5、一班半点:犹言一点半点,常暗指男女关系。班,通“斑”。
16、一班一辈:指同等,不相上下。
17、一班一级:犹言一官半职。泛指官职。
18、一般见识:平常的见识。表示不要跟知识低、修养差的人争论,说“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19、一般无二:完全一样,没有不同的地方。
蹴的【成语接龙】,蹴【相关成语】:
而的【成语接龙】,而【相关成语】:
0、而今而后:而:语助词。从今以后。
1、而立之年: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就的【成语接龙】,就【相关成语】:
0、就地取材:就:随。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发挥本单位的潜力。
1、就地正法:正法:执行死刑。在犯罪的当地执行死刑。
2、就棍打腿:比喻趁机行事。
3、就楼磨刀:就:迁就。比喻用力多,得益少。
4、就日望云:原指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万民。后多比喻得近天子。
5、就日瞻云:原指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尤民。后多比喻得近天子。
6、就深就浅:比喻做事善于因地制宜,能够变通。
7、就石磨刀:就:迁就。比喻用力多,得益少。
8、就实论虚:实:指具体工作。就实际工作或具体事情来看政治、方向、路线、人的立场和人生观。
9、就事论事: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现常指仅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孤立、静止、片面地议论。
10、就汤下面:比喻顺势或趁机行事。
11、就虚避实: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12、就正有道:向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请求指正。
13、就职视事:视事:旧指办公。指官吏到职工作。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86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