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面虚词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一字【释义】:一是阿拉伯数字中最小的正整数。它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比如在计算机技术中1与0是计算机储存的基本单位;在音乐领域1代表音阶中的1个基本音级一,汉字的基本笔画,也可单独成为汉字,基本释义是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面字【释义】:(1)面,读作:miàn。面字从“一 + 自”,从囗(wéi)。“一 + 自”表示“鼻子及其附近”。“囗”指“外围”。“一 + 自”与“囗”联合起来表示“人脸”。本义是人脸。转义是妇人以谷粉擦脸。(2)麺,读作:miàn。形声。从麦,丏或面声。本义:麦子磨的面粉。
虚字【释义】:虚,虗,xu ,从虍( hū)从丘(qiu,从北从一)。虚本谓大丘。大则空旷。故引伸之为空虚。虚是“墟”的古字,形声。丘的小篆是从北从一,后虚讹变为从虍从业(北)。大丘也。崐崘丘谓之崐崘虚。古者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谓之虚。【基本解释】1. 古同“墟”,大丘。2. 空:~无。~实。~度。~名。~左(尊敬地空出左边的座位,古代以左为尊)。空~。乘~而入。3. 不真实的:~伪。~假(jiǎ)。~妄。~惊。~夸。~构。~传。~张声势。4. 内心怯懦:做贼心~。5. 不自满:~心。谦~。~怀若谷(喻对人十分谦虚)。6. 抽象的:~词。7. 衰弱:~弱。~胖。~汗。~脱。气~。血~。8.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9. 古同“圩”,集市。
词字【释义】: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同时,词也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声调上都有规定。
一面虚词【拼音全拼】:yī miàn xū cí
一面虚词【五笔码】:GDHY
一面虚词【拼音码】:YMXC
一面虚词【解释】:单方面所说的假话。
一面虚词【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五回:“明公休听外人一面虚词,欲杀某也。”
一面虚词【近义词】:一面之词
一面虚词【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说话等
一面虚词【英语】:One-side function word
一面虚词【成语接龙】:
一面虚词--词穷理尽--尽诚竭节--节衣素食--食少事烦--烦心倦目--目成心授--授人口实--实偪处此--此呼彼应--应天从人--人欢马叫--叫叫嚷嚷
一的【成语接龙】,一【相关成语】:
0、一嚬一笑:指不高兴或喜悦的表情。嚬,皱眉。
1、一壸千金:比喻物虽微贱,关键时得其所用,便十分宝贵。
2、一抔黄土: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3、一抔土: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
4、一抔之土: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
5、一鞍一马:比喻一夫一妻。
6、一把手:在某一方面才干出众的人或单位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
7、一把死拿:比喻因循守旧,不肯变通。
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用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比喻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9、一百二十行:犹三百六十行。指各种行业。
10、一百五日: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指寒食日。
11、一败如水: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像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
12、一败涂地:一旦失败就肝脑涂地。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13、一斑半点:比喻极小部分。
14、一斑窥豹: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5、一班半点:犹言一点半点,常暗指男女关系。班,通“斑”。
16、一班一辈:指同等,不相上下。
17、一班一级:犹言一官半职。泛指官职。
18、一般见识:平常的见识。表示不要跟知识低、修养差的人争论,说“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19、一般无二:完全一样,没有不同的地方。
面的【成语接龙】,面【相关成语】:
0、面北眉南:指脸面相背,互不理睬。形容相处不合,各不照面。
1、面壁而已:面壁:面向墙壁;而已:罢了。面向墙壁呆坐罢了。比喻无所事事。
2、面壁功深: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和尚面壁静修,道行很深。比喻某人在某一方面造诣很深。
3、面壁九年: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原指中国佛教禅宗始祖达摩在少林寺面壁静修了九年。后比喻在学习上下得功夫极深。
4、面壁磨砖:比喻事不能成功。
5、面壁虚构:对着墙壁凭空造出来的。比喻凭空捏造。
6、面不改容:指脸色不改变。形容遇到危难时,镇定自若。
7、面不改色:脸色不变。形容从容镇静的样子。
8、面长面短:指没见过面,不知对方是长脸还是方脸。
9、面从背违:面:当面;从:顺从;背:背后。当面顺从,背后有意见,说坏话。
10、面从背言:从:听从,顺从。当面顺从,背后乱说。
11、面从腹非:从:听从,顺从。表面顺从,心里反对。
12、面从腹诽:诽:毁谤。表面顺从,心里不以为然。
13、面从后言:从:听从,顺从。当面顺从,背后乱说。
14、面从心违:表面顺从,心里不以为然。
15、面额焦烂:因受炮烙之刑或烧伤,脸颊和额头被烧得焦糊的样子。
16、面方如田:脸形方正,象田字一样。旧时迷信星相的人认为方脸是富贵相。
17、面缚衔璧: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
18、面缚舆榇:面缚:反绑着手面向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舆榇:把棺材装在车上。表示不再抵抗,自请受刑。这是古代君主战败投降的仪式。
19、面和心不和:表面上很和气,心里却有矛盾。
虚的【成语接龙】,虚【相关成语】:
0、虚比浮词:虚比:虚拟的比方。泛泛地讲空话。
1、虚船触舟:没有载人的空船碰撞了别人的船,虽是气量小的人也不会生气。比喻虚心可以远祸。
2、虚词诡说:虚:虚假;诡:欺诈。虚假不实的话。
3、虚度光阴:时光白白地度过。指没有好好地利用时间。
4、虚度年华:虚:没有收获、成就。白白地度过年岁。
5、虚而不淈:淈:穷竭。原比喻天地为风箱,愈空虚愈不穷竭,愈推拉愈多排风。多比喻愈虚心求知,知识就越丰富。
6、虚废词说:空费精神白说话。指说话不起作用。
7、虚费词说:空费精神白说话。指说话不起作用。
8、虚怀若谷: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9、虚晃一枪:形容佯作进攻,以便退却。
10、虚己受人: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
11、虚己以听:形容接受意见的态度诚恳。
12、虚骄恃气:虚骄:虚浮而骄矜;恃气:凭着意气。虚浮骄矜,意气用事。
13、虚惊一场:指事后才知道是不必要的惊慌。
14、虚枯吹生:虚:同“嘘”,呼气。把枯的吹活,活的吹枯。形容口才极好。
15、虚论浮谈:虚饰的言论,浮夸的语言。指大话、空话。
16、虚论高议:不切实际,高妙空洞的议论。亦作“高谈虚论”。
17、虚美薰心:虚:虚假;薰心:迷了心窍。指被表面上的美好假象所迷惑。
18、虚名薄利:虚浮的名声,微薄的利益。指不看重世俗名利。
19、虚名在外:虚名: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名声。在外界有一个虚而不实的名声。
词的【成语接龙】,词【相关成语】:
0、词不达意:词:言词;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1、词不逮理: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2、词不逮意: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3、词不悉心:悉:尽,全。言词不能完全表达心意。
4、词钝意虚:形容由于心虚而说话吞吞吐吐。
5、词华典赡:文词华丽,用典周备。
6、词华典瞻:赡:充裕。文章遣词华丽,用典充裕。
7、词清讼简:词讼清简。指狱讼稀少,政事清闲。
8、词穷理极:穷:完,尽;极:终,到头。把话说完,把理讲透。
9、词穷理尽:指再也找不到理由,无话可说。
10、词穷理绝:指再也找不到理由,无话可说。同“词穷理尽”。
11、词穷理屈:指理由亏屈,无话可说。
12、词人才子:词人:善于文辞的人。旧指有才华的文人墨客。
13、词人墨客:墨客:文人。泛指风雅的文人。
14、词少理畅:词:言词;畅:通行无阻。虽然言辞不多,但说理畅达。
15、词无枝叶:词:言词,词句。形容文字简炼,无枝蔓之辞。
16、词严义密:措词严谨,道理周密。
17、词严义正: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指言辞严厉,道理纯正。
18、词言义正: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19、词约指明:言词简洁,旨意明确。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87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