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成语父母之邦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2022-12-25 07:5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父字【释义】:父,fu,从又举杖。家长率教者。矩也。(1) 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表字后面 [courtesy name]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诗·大雅》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 眜。——《春秋》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old man]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父知之乎?(父:老先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3) 又如:渔父;田父(4) 通“甫”。开始 [beginning]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老子·四十二章》(5) 又如:教父(教戒的开始)(6) 天。古人以为天地生万物,故称天为“父” [heaven]“父”字非常古老,其意义变化也非常大。在甲骨文中,“父”是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柄石斧,其最初意义便是“斧”,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斧”,“父”字不再有此义。持有石斧是力量与勇敢的象征,所以“父”字意思引申为持斧之人,也就是值得敬重的人,这个意义后来与“甫”字通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
母字【释义】:母,mu,(1) 象形。甲骨文字形,女字加上两乳,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2) 同本义 [mother]母亲,同今。也有特指乳母。动词有哺育,抚养的意思。也指本源,根本。雌性的:多指动物,同今。相比较的事物中的重者,大者,粗者。反之,小者,轻者,细者也可称为“子”。
之字【释义】:《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止而切。”段《注》:“引申之义为往,《释诂》:‘之往是也。’按:之有训为‘此’者。
邦字【释义】:多指古代封国或者领域。此外还有同名专辑。
父母之邦【拼音全拼】:fù mǔ zhī bāng
父母之邦【五笔码】:WXPD
父母之邦【拼音码】:FMZB
父母之邦【解释】:邦:国家。指祖国。
父母之邦【出处】:《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父母之邦【近义词】:父母之国、父母国
父母之邦【灯谜】:祖国
父母之邦【用法】:作宾语;指祖国
父母之邦【英语】:mother country
父母之邦【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在冉求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父母之邦鲁国,主事的季康子嫌他太老,没有重用他。他认为与季康子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闲居起来,专心著述,编辑整理《诗》《书》《礼》《乐》《春秋》等
父母之邦【成语接龙】:
父母之邦--邦家之光--光明正大--大得人心--心口不一--一寸丹心--心口如一--一字见心--心小志大--大快人心--心粗胆大--大夜弥天--天下第一--一体同心--心高于天--天下为一--一片冰心--心比天高--高傲自大--大言欺人--人小鬼大--大辩不言--言行不一--一片丹心--心腹之言--言行若一--一德一心--心贯白日--日月经天--天大地大--大酺三日--日月丽天--天下归心--心如止水--水广鱼大--大天白日--日试万言--言行抱一--一身五心--心同止水--水宽鱼大--大禹治水--水光接天--天地良心--心到神知--知行合一--一片赤心--心神不安--安安心心--心开目明--明月清风
父【相关成语】:
0、父慈子孝: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1、父母恩勤: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2、父母官:旧时对州县官的称呼。
3、父母国:指祖国。
4、父母遗体:人是父母所生,指自己的身体。
5、父母之邦:邦:国家。指祖国。
6、父母之国:指祖国。
7、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妁:婚姻介绍者。旧指儿女婚姻须由父母作主,并经媒人介绍。
8、父为子隐: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
9、父析子荷:父劈柴,子担柴。比喻子孙继承父辈的未竟之业。
10、父严子孝: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11、父债子还:父亲生前的债务,由子女负责偿还。也指父辈的过错累及子女。
12、父紫儿朱:紫、朱:旧时指官服。唐朝,三品以上官员穿紫有,五品以上者着朱服。指父子都做了大官。
13、父子兵:指上下亲如一家的军队。
14、父子无隔宿之仇:宿:夜。父子间没有隔夜解不开的仇怨。指仇怨容易消除。

母【相关成语】:
0、母慈子孝: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1、母老虎:雌性虎。借指泼妇或刁妇。
2、母难之日:指自己的生日。
3、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只:助词。我的妈呀,我的天哪!不体谅人家的心哪。原指少女因爱情得不到支持而发出的概叹。后泛指得不到尊长的体谅。
4、母夜叉:比喻凶悍的妇女。
5、母仪之德:母仪:作为母亲的典范。母亲的品德。泛指妇女的品德。
6、母以子贵: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

之【相关成语】:
0、之乎也者: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1、之乎者也: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2、之死不渝: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3、之死靡二: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4、之死靡他: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5、之死靡它: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6、之子于归:之子:这个女人;于归:到丈夫家。指女子出嫁。

邦【相关成语】:
0、邦国殄瘁: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1、邦家之光:邦:诸侯国;家:大夫的封地。指国家的光荣。
2、邦以民为本: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31486.html